中新社香港1月31日电(记者 江家岱)国家发改委30日正式公布《“十二五”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规划》(简称《规划》)指出,力争到2015年基本确立上海的全球性人民币产品创新、交易、定价和清算中心地位。消息一出,沪港竞争再次成为焦点。专家解读称香港作为未来最大的人民币离岸中心将承担大部份海外客户的交易及结算,良性竞争亦可助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香港交易所主席夏佳理31日回应称,类似伦敦成为最大的美元离岸中心,中央发展上海成为全球人民币中心不会对香港造成危险。他强调香港可配合内地发展,利用越来越开放的金融环境发展离岸人民币业务。
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师马骏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指出,人民币离岸中心有别于在岸中心具备不可取代的作用,即使未来人民币实现自由兑换,香港作为离岸中心也不会被边缘化。
他解释称,境外居民持有人民币资产更倾向于在境外储值、投资并交易;以美元为例,离岸市场上70%的美元资产均存放在美国以外,一旦将人民币业务限制在境内,会延缓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因此,上海发展全球人民币定价中心并不会冲击香港的离岸中心地位。
另一方面,香港具备成熟庞大的国际客户群,其税率、法制及监管要求也更贴近于国际市场。马骏强调香港将主要承担人民币离岸市场中的“批发功能”,而包括上海、新加坡、伦敦、纽约在内的离岸业务则主要担当“零售”的功能。
据悉,香港目前的人民币存款相当于境外全部人民币总存款的75%。香港事实上已经成为了境外的人民币资金中心。另外,由于离岸人民币交易商几乎全部位于香港,人民币离岸汇率和债券亦在香港完成定价。
中信银行国际中国业务首席经济策略师廖群论及沪港竞争时表示,中央打造上海成为全球人民币定价中心是人民币国际化的自然产物。至于离岸业务,资本账目的逐渐开放意味着可同时容纳多个离岸中心,金融中心之间的良性竞争将助推人民币境外资产规模的扩大,创造“共赢”的协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