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铮
随着我国外汇占款接连出现的下降状态、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度出现贬值状况,市场开始担心资本外流压力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微博)在近日的宏观数据预测报告中表示,在目前资本外流、人民币有贬值压力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币值总体维持基本稳定可能是主要特征。
报告中称,2012年,在贸易顺差收窄、资本流入减缓升值流出和鼓励国内企业对外投资等因素的影响下,人民币升值压力减轻,甚至贬值压力会经常出现,加之物价涨幅逐步回落使升值作为抑制通胀工具的必要性降低,升值速度将有所放缓。
“在欧债危机的背景下,母国资金吃紧导致欧美机构和企业纷纷变现境外资产,市场购汇意愿增强。避险需求大增下的美元走强,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资本较快流出带来货币贬值。而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地方融资平台风险等问题推动境内外市场形成人民币阶段性贬值预期,导致部分资本选择暂离中国市场。”连平表示。
从历史数据来看,我国外汇占款通常上半年流入比较多,下半年流出比较多,尤其是年末正是国内外企业的偿付高峰期,一些资金会在此时回到欧洲和美国。
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微博)也在最新报告中指出,在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中国国际收支顺差保持逐年下降的趋势,中国外汇储备过多的压力也会逐步减小,当几年之后中国有条件基本开放境内人民币市场,即取消额度时,人民币汇率将会基本达到均衡、境内资本市场开放度达到6%(接近其他新兴市场资本项目基本开放时的水平),人民币的国际投资功能也将初具规模。
“推进人民币贸易结算导致中国外汇流动、外汇占款和外汇储备波动幅度明显扩大。”美银美林经济学家陆挺在近期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中表示,“所谓的资本出逃对中国来说不是大问题,因为强劲的经济增长可以留住和吸引资本。”
陆挺认为,近来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扮演了结算货币这一角色,导致央行的外汇头寸数据出现“误导”。
德意志银行去年12月的宏观报告中也表示,尽管出现的一些因素意味着中国可能出现了资本外流,但原因主要在于全球避险情绪加剧。此外,资本外流压力并不会导致人民币出现大幅贬值。
德意志银行认为,2011年末的几个月人民币承受了一定程度的贬值压力,央行也在10月份净卖出国外资产,中国经济和人民币前景将继续受制于围绕全球经济和欧债危机的不确定性,这也可能导致中国GDP减速和企业盈利下降。然而,由于中国经济的出色表现和3.2万亿美元的庞大外汇储备,因此在未来一个时期,出现人民币大幅贬值或一次性贬值的可能性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