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周四(1月23日)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人民币连续第二个月留在10大支付货币排行榜,三年来已经超越22国货币,逐步迈向成为国际货币之路。
根据SWIFT最新报告,2013年12月人民币占全球支付货币的市场份额达到1.12%,全球排名为第8位,去年年初尚在第15位,而此较2012年1月时的第20位也明显进步。不过,人民币支付使用仍集中在香港地区,占比达74%。
12月全球前五大支付货币中美元居首,市场份额39.52%,其次是欧元,占比为33.21%,其他为:英镑9.13%,日元2.56%,加元1.90%。
中国过去五年已经放宽相关管制,以打造人民币成为国际贸易货币,并降低其对其他货币的依赖。人民币料将成为所谓的主要储备货币,意味着其将被其他国家央行所持有,且料将在2015年可以完全自由转换。
SWIF此前报告,去年10月人民币在贸易融资使用达到8.66%,超越欧元成为使用第二高的货币。
中国人民银行(PBOC)1月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累计为4.63万亿元,较上年的2.94万亿元同比大增57%,反映出人民币国际化持续推进下,货币使用度飞速增长。
央行同时公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为5,337亿元,较上年的2,802亿元同比增90%。
以人民币结算的跨境贸易中,货物贸易2013年同比增46.6%至3.02万亿元,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全年按年增约84%,至1.61万亿元,上年为8,752亿元。
除了人民币跨境使用进一步扩大,去年中国还与包括欧洲央行(ECB)、英国央行(BOE)等境外央行新签或续签了多份人民币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改革正在逐步推进。国内媒体报道援引央行研究局的官员表示,下一步中国的汇改思路是进一步减少对外汇市场的干预,扩大浮动区间,增加汇率弹性。
从2005年我国汇改开始,2006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经历了历史性的“破8”,2008年则迈进了“7时代”。而市场主流观点认为,2014年内“破六进五”是大概率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