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络上一则卡塔尔和巴林近期已经准许中国以人民币结算石油交易的消息,在市场激起千层浪,“石油人民币”时代即将到来的呼声渐高。但是,我们必须对此有清醒认识,实现“石油人民币”需要迈过定价市场、石油人民币资产规模和地区安全公共产品等三大门槛。
建立透明完善的国内外石油定价市场
“石油美元”是基于石油这一大宗商品而产生的,它是用美元作为石油贸易的标价和结算货币,并以石油兑换的美元回流至美国国债市场。30年来, NYMEX和ICE两个交易中心、三种基准原油构筑了当今国际石油体系的基础,同时也决定国际石油的结算货币——美元成为国际轴心货币的一个重要基础。
反观国内情况,油气定价机制仍然没有实现完全市场化,受制于公众的承受能力和支付意愿,能源价格改革长期处于缓慢滞后的被动状态,一些领域存在着严重的价格扭曲,而且能源领域生产、销售环节普遍存在垄断。看看上海期货交易所燃料油期货接近零的成交水平,就可以看出国内投资者对于原油交易市场的真实态度。缺乏公开透明的交易机制,难以实现人民币结算的国际原油定价。
针对于此,国务院已经在近日召开专门会议讨论,部署加快推进价格改革,并将能源划定为改革重点。同时,中国已经宣布将定期发布石油库存数据,而且上海自贸区内上海能源交易中心的原油期货合约设计已经完成,这对于国际石油交易和定价的意义不言而喻。
脱钩美元 做大人民币资产
有了人民币的贸易结算,石油人民币才有实现的可能。同时,脱钩美元,做大人民币资产池,让境外人民币实现良性循环。
从2009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开始试点至今,中国已经与26个国家或地区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总额度达2.9万亿元。今年前三季度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超过4.8万亿元,人民币成为中国第二大跨境支付货币,但距离人民币自由兑换仍有距离,人民币仍然没有形成公开竞价的汇率形成机制。在中国没有脱钩美元的情况下,即使中、俄、卡塔尔等油气能源贸易选用了人民币、卢布或卡塔尔里亚尔作为结算货币,也仅是降低了贸易结算时的换汇风险。同时,历史上日元国际化的教训也提醒,一边挂钩美元一边谈国际化纯属痴人说梦。
有鉴于此,中国正在加快降低对美国国债的依赖性,扩大人民币资产规模,以对接未来的“石油人民币”。最新的沪港通就是一例,RQFII的规模在不足3年内由100亿元增加到近3000亿元,特别是在2014年里不到12个月额度就翻了一番。同时,人民币债券市场扩围也在加速进行。财政部近日发布了关键国债收益率曲线,设定了金融市场最低风险收益基准,使人民币持有者未来拥有最大宗的人民币投资品。
为印度洋地区提供更多公共安全产品
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和沙特阿拉伯签订了一系列秘密协议,史称“不可动摇的协议”。基于此,沙特等欧佩克国家同意继续将美元作为出口石油惟一的定价货币。如今,中国能和沙特签订“不可动摇的协议”吗?没有人知道答案。但对于中国来说,包括中东在内的印度洋是重要的海域,对于中东地区石油的依赖程度日益提高的中国,更与中国的经济利益息息相关。中国作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必要“代价”就是要成为区域秩序、安全、制度等公共产品的提供者,不仅要与印度洋沿岸国家一起在拥有共同利益的方面追求互利共赢,更要在拥有共同威胁的领域加强合作,在共享利益和共担风险中实现共赢,努力营造一个“和谐印度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