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莹莹
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26日开盘后大跌,在跌破6.250后,跌幅一度接近2%,创历史最大跌幅,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已经连续两个交易日大跌。对此,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分析称,就目前来看,人民币贬值压力较大,全年贬值预期难改,保守估计在3%以内。
中国证券报:欧洲央行[微博]推出的量化宽松政策以及全球各大央行相继实施的宽松,让人民币的压力倍增,如何看待后续人民币汇率的走势?
温彬:我认为2015年人民币升值和贬值压力共存,但目前看来贬值压力较大,贬值幅度有限,双向波动特征更加显著。最近两个交易日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的连续大跌,是对过去半年以来贬值预期的综合反映。
从国际因素来看,一是此次欧洲央行推出的量化宽松政策以及全球各大央行相继实施的宽松政策,让人民币的压力倍增;二是美联储的加息预期增强,美元持续走强。另外,从国内因素来看,中国经济减速放缓已是市场共识,实际上去年的经济数据出来以后,市场的贬值预期就在加大,此次的欧洲量化宽松政策导致这种预期变成了市场的交易行为。
今年我国对欧洲出口的压力比较大,近期有不少国内出口商反映欧洲的买家要求降价,这必然影响今年的对欧出口。因此,从贸易项下来看,人民币贬值压力存在。再从资本项下看,随着人民币汇率预期的改变,从去年开始投资者就纷纷增持美元资产,增加购汇比重,2014年平均每月都有三四百亿美元存款的增长。我相信央行还是比较乐于看到人民币贬值,因为贬值可以改善外需,不过目前人民币汇率受美元的压力还是较大,因为我国贸易顺差一半来自于美国。
尽管如此,我认为人民币汇率改革还要继续,其核心是建立市场化的形成机制。包括进一步扩大人民币汇率弹性。从目前人民币兑美元波动区间的2%扩大至3%,有利于反映市场参与主体预期的变化,通过供求变动形成市场均衡价格。把握好资本项目开放的时机和节奏,在继续推进资本项目开放的前提下,加快托宾税、无息存款准备金等临时资本管制政策的研究和制定等。
中国证券报:持续的人民币贬值预期对于未来的货币政策有何影响?
温彬: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肯定是互动的,但考虑到如果美元加息而人民币降息,投资者将更多持有美元,对于人民币贬值压力就更大,所以降息虽然有空间,但是不宜频繁。我觉得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是比较有效的,这样既有利于流动性的稳定,又可以降低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预计全年降准2次、降息1次。
2015年货币政策操作或具有以下特征:一是松紧适度。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变化,采取相机抉择,进行逆周期调控;二是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和新型货币政策工具的结合,利率、存款准备金率、正回购、逆回购与SLF、MLF、PSL择机使用;三是总量和定向的结合,比如全面降准和定向降准,再贷款和定向再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