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年之际,一家共发行了4期信托产品、据称管理资产规模达15亿元的知名私募,竟宣布将旗下所有产品清盘。
2009年12月31日,华润信托公告称,四只以深圳市三羊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三羊资产)为投资顾问的证券投资集合资金计划全部清盘。华润信托在公告中称,三羊资产已向该公司提交了辞任申请,为维护投资者利益,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信托文件的约定,终止“三羊”系列信托计划。
据知情人士透露,三羊资产旗下产品实为被华润信托主动清盘,而三羊资产的管理人林少立也已经涉案。
学习赵丹阳
让人感到蹊跷的是,在华润信托挂出相关清盘公告后,三羊资产的网站昨日上午挂出“一封给投资者的信”。当中用冗长的篇幅表示,清盘的主要原因是“不看好明年市场”。
该信称,在“面对经济复苏和股市楼市的狂欢,市场又恢复了乐观的情绪,而我们却又多了一些思考:股市是否透支了经济复苏的预期?通胀的压力有多大?楼市泡沫什么时候会破裂?而我们是否有能力在这不确定的市场中获取正收益?股市是否依然出现价值低估的投资机会?当我们深入思考这些问题之后,我们认为在大的投资机会出现之前暂时终止旗下信托计划的运作是最负责任的选择。”
以上种种,似乎显示三羊资产掌门人林少立已经铁了心想做“赵丹阳第二”。
众所周知,同样缘于“股市无股可投”,赵丹阳在2008年初将旗下与华润信托、平安信托联合发行的5只投资A股的私募信托产品主动清盘,仅仅保留了“赤子之心香港基金”。而林少立却是将公司旗下所有产品清盘,这一做法比当年赵丹阳的举动更加彻底。
此前,林少立对其理想中的资产管理的描述是:“根据不同的市场机会推出不同的产品”,更不排斥在熊市中配置大量的“固定收益类产品”。 即使在2008年三季度A股市场一片凄风苦雨时,林少立仍强调在单边下跌的熊市中,正是部署长期投资的战略时机。
因此,业内人士指出,以“股市无股可投”为清盘理由,显然不符合林少立以往投资风格和投资理想,也无法令外界完全信服。
不过,昨日下午,上述“一封给投资者的信”已经在三羊资产网站上悄然撤下。而对撤文一事,三羊资产的工作人员在接受证券时报采访时,表示并不清楚。
林少立“涉案”
与此同时,市场关于林少立本人的传言四起。深圳有私募人士告诉记者,已经有不少人向其打听林少立的动向。
在刚过去的2009年12月末,深圳证监局根据投资者举报、投诉及相关调查情况,曝光了第二批不具有合法证券经营业务资质机构及网站名单,三羊资产就赫然在列。
对此,广东某私募人士就一度颇感怪异。据其所知,目前市场上的阳光私募机构大多数都没有获得中国证监会核发的经营证券业务许可证或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证书。因为在2005年以后,监管层就没有再批复过相关许可,而市场上的阳光私募大多都是在2007年后才陆续成立。事实上,在中国证券业协会网站上,同样也没有如从容投资、尚雅投资等和三羊资产一样在2008年才崛起的阳光私募的名号。
而另一方面,根据深圳工商局资料显示,三羊资产也已经通过2008年年检,2009年度年检工作则尚未开展。因此三羊资产也并非未经工商注册登记,并不属于无固定办公场所、无固定联系电话的“皮包公司”。
对此问题,三羊资产曾对外公开表示:“并不清楚”。但有消息灵通人士对记者表示,“三羊资产”之所以会被录入”黑名单“,是因为林少立已经“涉案”。而对于所涉何种“案件”,记者虽多方打探,但相关人士与华润信托都表示尚未收到监管部门正式的文本文件。
事发与PE投资有关
据接近林少立的人士所透露的一个版本是,此次清盘实为华润信托主动清盘,事发于由林少立领衔运作的PE投资惨遭“滑铁卢”,致使其本身的资金链有可能断裂,并由此引发了林少立与其PE合伙人的纠纷。
据上述人士透露,林少立曾对外进行杠杆融资,并以其产品投资顾问的未来数年所得投资收益和管理费作为还款保证,将所得资金主要用于运作Pre-ipo的投资。可未知何故,林少立所投的公司迟迟未能上市,想进行股权转让也未能找到他人接盘,一时间找不到退出渠道,所融的资金等于是被“套牢”。
上述人士认为,华润信托应该是考虑到投资顾问本身已经存在财务上的风险,为投资人利益考虑,所以才主动将相关产品清盘。
对于上述说法,华润信托有关人士予以否认。同时,上述说法也并未得到林少立本人的证实。事实上,据上述人士表示,目前连他和信托公司等各方人士都已经无法与林少立取得联系。记者也曾多次试图直接联系林少立,但其手机中却传来了“该号码暂停使用”的声音。而在其他私募人士眼中,身为客户大额资产的管理者,忽然与外界长时间断绝联系,这是“无法接受”的。
另外,有金融信托领域的法律人士认为,由于华润信托才是信托产品的发行主体,拥有信托的全部处置权利,因此在“三羊”系列产品清盘后,投资人利益已经率先获得保障。而因投资顾问本身引发的纠纷,即使涉及到相关的信托产品,也将由投资顾问自行承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