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证券时报》上平安信托的一篇评级报告,上面提到目前中国存在两类对冲基金,一类是股指期货对冲,一类是现金对冲。其中现金对冲用的是星石产品做的例子:
“第二类,现金对冲(即基于准确的宏观判断,用仓位控制风险):代表产品为投资顾问星石管理之产品——平安财富*投资精英之星石,2011年度收益为-0.01%。星石早在2010年初即判断房地产泡沫和通胀风险,并预期国家后续将出台的一系列紧缩政策。因此一直坚持以极低的股票仓位对冲系统性风险。与此同时,星石也从未忘记自己投资管理人的角色,在过去两年中不断扩充完善股票研究团队,以模拟组合表现严格评估其绩效水准。随着证券市场的调整,星石团队认为股票资产风险得到一定释放,并从过去5年的战略防御开始走向未来5年的战略进攻。我们相信,作为长期名列平安财富证券类信托产品排行榜榜首的明星基金,星石的业绩表现或将值得期待。”
看了平安的这篇报告,心里暗暗佩服,原来我只知道平安信托的产品部门有上百人,因此研究的面比较广,现在才发现原来其研究的扎实程度也很强。其实这种模式并非主流模式,平安能够看透证明其研究确实很深入。
在国内,以前由于缺乏对冲工具,基金大都用同一种策略进行投资。后来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推出,大家对从未见过的对冲工具产生了憧憬。我们也常常被问到:“你们公司打算如何利用新工具开发新产品?”
但其实不同于海外成熟市场,我们的对冲工具才刚刚推出,各种法律法规还不全面,配套工具也不多,因此运作起来成本非常高。就我们自己的研究成果来看,要想利用新的对冲工具做出理想的收益,还需要相当长时间的摸索。
因此,充分利用现金管理工具来实现对股票仓位的小幅对冲在目前也是可行的。在过去几年里,这种工具以不同面貌出现,比如打新股套利、可分离债套利、定向增发套利,分级基金套利、甚至七天回购等等。这些现金管理工具都有共同的特征,那就是“期限短、风险小、收益尚可”。
如果现金管理的收益达到年化5%,理论上可以对冲掉两成仓位股票20%的波动幅度。从实际效果来看,由于现金管理工具的操作成本非常低,这种模式也确实非常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