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极致瘦身:三人苦守一公司(图)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基金频道 >> 基金动态 >> 文章正文

私募极致瘦身:三人苦守一公司(图)

加入日期:2012-10-12 11:13:54

本报记者
本报记者 支玉香 深圳报道
  9月的一天,记者造访私募大佬东方港湾掌舵人但斌,他告诉记者,刚有一个私募朋友来办公室抱怨,日子一天天地熬颇为难过,不知要多久。

  事实上,正在承受这种煎熬的私募并不少。昔日一时风光的私募基金经理,如今白发渐现。今年以来的持续大跌,私募界是冷暖自知,私募人士不得不面临的是收缩战线、裁员减薪,在净值频繁触及清盘线时,合伙人之间的理念分歧加重,矛盾公开化也成为常态。

  但是此刻对于大规模私募而言,则是树立行业标杆不可多得的时机,但领跑者毕竟是少数,大多数私募机构都在挣扎着和大盘对抗。

  极致瘦身

  市场跌跌不休,浸润于资本市场的私募机构频繁受“寒流”袭击:机构裁人、精简机构,开源节流成为重点。就连规模相对较大的私募也悄然裁人,更有甚者,记者采访中了解到,某公司除了股东外,能减的员工基本都已减掉,精练得仅剩下三人。

  该公司总部在广州,目前管理一只阳光私募产品,规模大约3000万元,公司为了降低运营成本采取了非常简单的人员配备模式,整个公司上上下下共计三人,每人身兼数职:总经理兼任基金经理、研究员、交易员,外加一位负责公司财务,最后配置一位行政人员。研究员、交易员、市场运营人士、风控合规人员等均已不复存在。

  深圳某资深私募人士告诉记者,这并不罕见。他解释道,目前大约规模在5000万左右的私募,都可以视为规模较小的私募公司,不少内部部门设置已经精练到无可挑剔的地步,到最后最精练的就是三人组合,这种人员配置已经成为多家机构瘦身后的模式。

  记者了解到,广东斯达克投资公司,目前管理两只产品,规模大致5000万元,目前团队亦是散兵游勇仅剩下五人,分别为总经理、副总经理、基金经理、交易员、基金经理助理,此前,公司团队一度扩张至20人左右。

  不仅小型私募公司上演极致瘦身,就连规模较大的私募也裁员减薪储粮过冬。广州新价值为2009年私募冠军,前期也陷入裁员漩涡。上个月新价值投资总经理张玉玲向记者坦言,这是很多私募的过冬计划,不少机构已在去年年底或今年年初已经裁过一波员工。同时,她告诉记者,广州新价值投资人员配备并不少,大约有二三十人,在私募公司中属于队伍相对庞大的公司,虽然裁人不过也仅限于一两个员工而已。

  精简机构并不是一家私募机构所为,而是整个行业集体打出的过冬牌。记者了解到,北京某私募曾经业绩靠前,一年前公司的研究员有6名,目前研究员仅剩下2名。

  一位已经挥别上述私募加盟券商的研究员告诉记者,目前行情已经不支持继续在老东家待下去,感觉以前公司行业地位可以,平台好福利好薪水丰厚,后来这一切“如浮云般飘散”,无论是平台、待遇都留不住人了。曾经一度该公司管理资金规模大约五六亿元,目前该公司管理规模缩水至2亿左右,净值表现随波逐流,业绩提成可望不可及,如今其掌舵者更是满腹辛酸,唯一的信念就是熬过去。

  一位私募人士给记者分析,现在的行情下根本不敢奢望获取业绩提成,管理费成为公司唯一的经济支柱,目前市场上通行的管理费是1%,假如一家公司管理资产规模5000万元,即一年进账50万,算上公司办公室租金、员工薪酬费用,管理费收入根本难以为继,只能熬过去,节约过冬。

  广州一位资深私募人士告诉记者,清盘的私募产品数不胜数,有的私募公司关门谢客,已经没有能力继续经营,或者股东已经看不到希望撤资撒手不干,“曾经有私募的团队负责人来找我们谈过,想把整个投研团队转手,找我们接盘,但我们没接。”

  亦有私募人员向记者透露,如今出差调研都受到限制,要经过层层审批才能“出山”。对比过往,出差调研基本没有限制,应酬、礼品等费用均宽松,如今,大多数私募机构都已经不允许如此大手笔花钱。出差之前要先提交深度研究报告,有投资价值的才能申请调研。

  私募频现分手

  如今,市场在跌破2000点后,反弹至2100点上下筑底徘徊,对于私募来说,距离业绩创新高仍是遥不可及,而对私募来说,只有业绩创新高才能获得业绩报酬,此时,单纯依靠管理费收入,私募日子相对拮据。

  公司股东天生对利润有要求,市场无行情,私募机构盈利水平自然跟不上,股东和职业经理人之间、股东之间分歧显露;投研内部矛盾也开始激发私募赚钱之时,这一切都被掩盖,而大跌之下,这一切矛盾都浮出水面。

  分手之事闹得满城风雨的莫过于姜广策叫板从容投资董事长吕俊。今年3月底,姜广策离开从容投资,并呼吁持有人赎回基金,这在市场上引起轩然大波。

  从容投资成立于2007年,前元大证券大中华区医药行业主管姜广策在2010年加入从容投资,并发行了市场上首只投资医疗的阳光私募产品,且收益不菲,受此品牌效应,从容投资旗下医疗基金扩张至6只,不过随后5只基金并未复制第一只产品的表现。

  黎仕禹在2010年颇为风光,“80后”的他,创办并掌舵阳光私募广州斯达克,并发行了首只公募基金产品,然而2011年年底,身为总经理的黎仕禹宣布离职。

  事实上,他掌舵的斯达克成长1期成立于2010年11月,截至10月14日,净值为0.804,在纳入统计的818只阳光私募产品中,斯达克1期今年以来的收益排名为373,位列中等,表现尚可。然而,和股东矛盾公开化后,黎仕禹被股东逼迫出局,他挥别斯达克,如今他已经加盟新的东家。

  私募大佬曾昭雄则是今年2月份告别合赢投资。至于分手原因,曾昭雄则如是回复媒体:“大股东希望把公司定位于集团的内部资产管理平台,我的倾向是做对冲基金。”他对媒体表示,“离开合赢投资的原因在于双方理念分歧,尽管不是很大,从长计议,晚分不如早分。”

  “大跌之下,各种矛盾、戾气随之而生,私募呈现动荡不安之势。私募投研的变动非常大,分手变动原因各不相同,有的是看不到前景回避了私募行业,而有的则为业绩不好,达不到股东要求被炒鱿鱼,也有的是公司节约成本,被裁掉,”深圳一位私募人士解释道。

  停发新品“猫冬”

  正所谓穷则变,变则通。在阳光私募举步维艰之时,中登公司于近期宣布解除了持续3年之久的信托开设证券账户的限制,信托公司可自行开立证券账户参与证券交易。

  国内阳光私募公司基本采用信托产品的形式发行私募产品,即通过信托公司开设证券账户参与证券交易。然而不幸的是,2009年中登公司停止信托开设证券账户参与证券投资,阳光私募只能通过信托公司已有的账户投资A股市场,存量账户供不应求助推账户价格水涨船高,私募发行产品的成本也居高不下。

  市场人士认为,放开信托公司开设账户意味着阳关私募将久旱逢甘露,制约阳光私募行业发展的“账户门槛”将会松绑。此前,阳光私募支付给信托公司的账户管理费一度为公司重要支出,一年的账户费多者高达500万元,而即便便宜下来也有一两百万,未来阳光私募的账户成本将降低,从而促进阳光私募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然而,账户放开以后,私募发新产品的积极性并未提高。广州某私募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并不急于发新产品,旗下只有一只公开发行的产品,计划明年一季度视情况来定,现在的行情没有资金愿意入市,虽然可以不支付账户费用,但是发行新产品并不能给公司带来规模效应。

  记者了解到,大约有14家阳光私募今年以来清盘了旗下所有私募产品,目前市面上已无其产品,这就意味着到下一只新产品成立之前,公司的管理费收入为零。而记者随机致电上述多家公司后发现,即便市场已经跌至2000点,仍暂无新产品发行计划。

  2009年阳光私募经历了一场大繁荣,不少产品赚得盆满钵满,随之而来的是规模效应和行业扩张,不少新的机构于2009年下半年和2010年成立,但是这一批新成立的私募机构中,目前大多数仅有一只产品。

  记者发现深圳某投资公司旗下产品最新净值为7月初更新的,尚不足0.7元,亏损幅度已经超过30%,而第三方的数据显示,目前净值已经折损一半。但是目前尚未清盘。该负责人向记者坦言,净值振幅较大,目前净值跌幅确实大,发行新产品根本不太可能,一是业绩拿不出手,二是行情不买账。

  一位私募掌门人告诉记者,如今即使发行新产品也不发普通投资A股市场的产品,准备包装下概念,比如使用些对冲工具、量化工具等。

  北京一位私募人士则表示,发行私募产品,资金来源一般都是私募自己找来的资金,或者是看到业绩表现后慕名而来的资金,单纯依靠银行、券商不太可能。现在行情,业绩不可能成为吸金的招牌,而且在发行新产品的时候,免不了要给银行、券商好处费。发行新产品需要到处路演、宣传,这本身就是一笔费用支出。总之,算下来,发行一只新产品几乎等于赔了夫人又折兵。

  业内人士表示,虽然信托账户限制已解除,私募发行新产品的成本降低,但市场跌跌不休不知何时到底。投资者无心入市,阳光私募逆势而为扩张并不可取,整个行业也需要继续收缩战线“猫冬”,熬过冬天之后再作打算。

  作者:支玉香


以上信息为博客会员、合作方、加盟会员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04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