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续存期期间主动清盘,其中六成以上属于认亏出局。
据私募排排网数据统计显示,截至10月末,今年以来国内清盘的阳光私募产品达301只,其中提前清算的阳光私募产品为103只,占比34%,其余产品为到期清算。在103只提前清算的产品中有64只私募产品清盘时净值在1以下,占比达到62%。
私募排排网研究员彭晓武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提前清算包括主动清盘和被动清盘,提前清算的原因有很多,例如私募投顾认为股市没有机会、产品净值临近清盘线、产品规模达不到信托合同要求、私募投顾发生重大变动等。
在今年提前清算的103只私募产品中,亏损超过两成的阳光私募产品有29只,其中不乏一些知名私募,例如重阳投资旗下的同福二期,世通资产旗下的世通8期、世通9期、世通之
东方明珠等。亏损最严重的两只产品为华夏聚富赵笑云旗下的风云一号和红山投资李雅非旗下的红山2期,两只产品在清算时净值已跌破0.5元。
近两年是阳光私募大发展阶段,但产品提前清算与产品成立时间和点位不无关系,上证指数自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10月31日下跌幅度为36.87%。在提前清算的103只产品中,成立于2010年和2011年的产品达78只,占提前清算产品量的四分之三以上,其中56只产品清盘时净值在1元以下,占比为72%。
对私募机构而言,当产品业绩接近清盘线时是否清盘是个两难选择,提前清算意味着亏损兑现,尤其此时又是市场相对底部。如果投资者一致同意,可以修改关于私募产品清盘线的信托合同,延缓清盘时间;或进行一些固定收益类品种的低风险投资,等待确定性行情到来。
此外,市场中不乏将清盘资金投向其它领域的案例,如景良投资总经理廖黎辉主动清盘旗下阳光私募产品,将资金转战一级市场。另有私募人士告诉记者,二级市场长期低迷,私募产品净值做到1元以上并且创新高才有业绩提成,一些亏损严重的私募投顾已没有信心将产品净值做回到1元以上,因此会选择清盘,等待时机再发新产品。
作者:吴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