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弹戛然而止?至少部分喜欢做趋势的机构们已锁定收益,悄然离场。
9月17日,沪指再次击穿2100点,报收于2078.50点,跌幅达2.14%;深成指下跌256.36点至8483.69点,跌幅为2.93%。两市无一板块上涨。刚刚昂起头的牛角尖再次低下。
突然的暴跌似乎在证明机构的英明,不少基金、私募以及险资早在上周就出了货。今年大部分时候,不同类型的机构间的操作并不一致,但上周,机构集体吹起撤军集结号。
我们的风格就是做波段
“我们虽然仓位较轻,但还是继续调低了仓位。”深圳一家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表示:“9月7日的上涨提供了较好的出货机会。”上周,众基金没有因为此前沪指大涨3.7%而改变对市场的判断,而是沿着之前减仓的线路继续执行,甚至力度在加大。
海通证券(8.73,-0.08,-0.91%)测算,上周股混型基金股票仓位的简单平均由上期的74.33%进一步缩减至71.96%,降至2006年以来的中低水平。规模排名前十的基金公司更是九减一增,仅华夏一家仓位小幅提升0.81个百分点。
从历史来看,基金研究机构在仓位测算上经常打架,但判断一致的时候,往往更加符合事实。就在上周,不止海通证券,多家基金研究机构均测算出基金在减仓。众禄基金研究部测算,上周纯股票型基金较前期下降1.21%;国都证券测算,上周开放式偏股型基金平均仓位为70.12%,相对前一周下降了0.92%;德圣基金研究中心的仓位测算股票型基金的加权平均仓位主动下降了3.51%。
博时基金王雪峰认为,刺激市场反弹的要素淡化了,市场难以继续上涨。他说:“此次反弹,主要三个因素,分别是超跌、政策维稳和QE3的推出。但前两个因素影响已在弱化。后市更多偏谨慎。”
8月底明显加仓的一些私募也在上周撤出战场。“我们的风格就是做波段。”深圳一家私募投资公司董事长表示,上周该公司旗下多只基金已获利,“在弱市情况下就要见好就收”。沪上私募大鳄泽熙在8月底9月初有明显加仓,但该公司对后市并不乐观。“我们维持谨慎乐观的观点,但认为反弹高度有限。近一万亿的基建投资对经济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观察。”长期以来做趋势的险资更喜欢在反弹时减仓。
机构不恋战沪指再跌破2100点
北京某险企账户投资经理在9月初就申购了几只股票型基金,等待9月底至10月初可能开启的“特殊”行情。9月7日,幸福提前来到,但上周五,美国QE3出台后,他指令清掉基金。“我们的判断就是反弹。”
还有不少迹象表明机构在上周减仓。上周机构席位先后21次出现在异动个股的主力买入名录中,买入总金额约1.45亿元。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机构席位本周的减持操作却多达60次,减持总金额更达8.76亿元。
另一个数据则显示,上周资金净流出202亿元。当然,机构的行为也并不统一。比如说北京一家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认为,市场反弹还会继续,反弹过程中大跌是买入机会。在9月17日,他继续加仓。
深圳明耀投资董事长曾昭雄也认为,跌也不会跌到哪里,他能承受市场继续下跌风险,但跟风险相比,将来获得的收益可能更大。深圳金中和投资的董事长曾军也表示:“我们注重长期收益,不做短线操作,因此上周没有减仓。”“需要新的刺激因素。”广州一家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称,无论是发改委政策,还是QE3都不能短期让中国经济企稳。“尽管超跌反弹可能仍将持续,但在经济下行预期下,指数难有大空间。”
他表示,原有经济模式不会因稳增长政策而迅速逆转,稳增长也不等于经济的拐点。因此反弹行情仅是阶段性行情,操作仍需保持谨慎。事实上,随着研究的深入,许多基金认为QE3未来的负面因素加大。
鹏华基金环球发现基金经理张钶认为,短期内,QE3会提升国内出口和A股风险偏好。但QE3对中国市场是短多长空(平),整体偏弱,其有效性不会太长。
上海一家一直轻仓的私募公司董事长甚至直陈,A股市场在未解决自身造血能力之前,难言大牛市。
21世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