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是博时、大成、华安、海富通、华泰柏瑞、嘉实、诺安,2家券商分别是海通和中金。
据悉,第二批非保险机构新管家也将很快出炉。
权威人士评论称,这是保险资金运用首次打破行业壁垒,让非保险金融机构一展身手,也利于提升保险资金运用整体收益和水准。随着保险资金对外投资渠道不断拓展,对外开放力度的不断增加,使得保险业在综合经营大潮中真正迈入开放、创新、改革的市场化运作新阶段。
保险资金运用的市场化也撬动了整个金融业的改革创新。银、证、信、保四大金融行业的渐次打通,将使一直以来各自为政的资产管理行业由分割走向融合。
保监会最新数据显示,保险业资金运用余额6.1万亿元。按照保险资金投资权益资产25%的上限比例,则进行权益投资的保险资金上限可达到1.5万多亿元。
尽管蛋糕很大,但要想真正吃到嘴里也不易。
华创证券分析师牛播坤认为,目前能进入基金和券商专户理财的险资数量不会太多,且多为中小险企,资金实力有限。随着双方不断磨合,会呈现逐步增长态势。
除了公司内设投资部门,或申请设立专业化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外,中小险资将有第三条路运作投资资产委托给非保险资产公司打理。
随着首批9家基金券商等保险新管家的亮相,表明保险新政中《保险资金委托投资管理暂行办法》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面对“秀色可餐”的保险资金,基金券商怎能不动心!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保险资产已达到6万亿元。但掌舵这些资金的,大部分是保险资产管理公司。
中信建投分析师缴文超算了笔账,6万亿资金中,还剩余4753亿元资金是在未成立保险资管的公司手中。也就是说,这些资金最有可能成为新管家的“猎物”。但这些资金按照监管部门规定不可能全部用于权益类投资,最大限度按照25%的权益类投资占比,券商资管和基金公司有望进入潜在规模1250亿。
对于大型险企而言,都有自己的资产管理公司。包括国寿、平安、人保、太保、新华、泰康、
太平洋等在内的“12+1”的大型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通过股权债权,以及另类投资方式,介入资本市场和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在服务社会民生的同时,也取得一定收益,成为驱动保险行业双轮之一。
“我们很难去和人家抢食,毕竟,胳膊肘不能外拐”,一家券商分析师表示。这些大型资产管理公司主要发起股东都属于一个集团公司内部成员,不看僧面看佛面,大部分资金不会轻易挪地。
今年6月,民生人寿、阳光保险和中英人寿3家中型保险公司获批筹建资产管理公司,国内保险资管公司扩容至“15+1”。2011年,保险公司数量达到158家。
“双节临近,但我们还很忙,这种状况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月了。不断有基金和券商到我们这里推介,希望帮我们打理资产”,一家中外合资公司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无论如何,基金和券商投资风格与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有很大不同,相比保险资管,基金和券商更为激进。但保险资金属性与其他资金有很大区别,因此,如何适应资产负债匹配管理为主的保险资金投资特性,将拷问着新管家。
中小保险公司对于新管家抱有极大期望,激烈的竞争或有望带来佣金费率大战,进而降低资金成本支出。
不过,这或许是理想化了。相对一家中小险企,往往只有较小的资产投资规模,很难和基金券商正面交锋,在佣金费率谈判上难占优势。
“相信他们会抱团取暖,众人拾柴火焰高呀”,华创证券分析师牛播坤分析。
今年7月23日,中国保监会下发了《保险资金委托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办法明确符合条件的券商和基金管理公司可以受托保险公司开展委托投资,打破了保险资金只有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独家经营的历史。
按照相关规定,保险公司选择基金管理公司开展委托投资,该公司除符合第六条规定,即公司治理完善,最近三年未发现重大违法违规行为等外,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取得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资格三年以上;最近一年管理非货币类证券投资基金余额不低于100亿元;接受中国保监会涉及保险资金委托投资的质询,并报告有关情况。
来自于中国证券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1年度券商受托资金额超过200亿元的有中信、中金,超过100亿元的有申银万国、国泰君安、海通,另有东方、信达、光大、华融、广发、华泰等多家逼近百亿元。
新管家不会只有9家。记者获悉,第二批新管家也将很快推出。竞争产生效益的同时,也给现有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带来压力。
“我们有自己的特征和优势,保险资金运用渠道的放开,将提升险资整体资金运作能力和可持续性。相互之间,由于投资类别不同,也不存在投资收益大比拼的基础”,一家险资资管人士信心满满。
调查显示,新管家上任过程,是个渐变的融合。无论是投资数量变化还是投资风格,都存在缓慢发生变化可能。(上海证券报 记者 卢晓平)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