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革带来正能量,经济弱复苏确认
2013年改革的希望带来巨大的正能量,使得政策的不确定性减小,其所带来的红利给人以极大的想象,从而可能影响经济运行的趋势。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中,城镇化应该是一个重点,城镇化大致可以分两条线,一是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二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2013年应当是政府促进政策出台的时间,投资机会很可能集中在“诱饵”部分,而不是预期的结果。以提高城镇土地利用效率为目标的基础设施投资,以及基本医疗服务的扩张,可能是最先受益的板块。当城镇化的投资热潮过去后,信息化有可能成为接力棒。
从基本面上看,经济弱复苏得以确立。从短期来看,企业主动型的库存回补使得量、价、利齐升,企业成本占收入的比重在2013年有可能从高位回落。预计非金融上市公司13年盈利回到微弱正增长,金融企业盈利增速持平,而上市公司整体盈利增速或在10%上下。至于经济弱复苏能否催发产能扩张以至于消费繁荣,我们认为,2013年中国经济在周期上的特征,是基础设施投资加速与直接融资扩张带来的弱复苏,出口贡献有限,该复苏尚不足以催发产能再扩张和消费繁荣,也不足以将通胀迅速推高。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政府可能会加强对直接融资的监管,这会导致市场流动性收紧、信用利差扩大,影响经济增长。此外,从2012年5月开始,“稳增长”的调控政策目标就在于消除经济过快下滑的尾部风险,而非制造繁荣。2013年在弱复苏的经济背景下,政府面临可能的通胀和资产泡沫化风险,仍会将宽松政策控制在一定力度内。
从资金面上看,2013年中国资产可能相对有吸引力,资金流入中国的概率较高。这一方面是因为海外资本认为变革显著地改变了中国市场的风险溢价,另一方面是发达国家皆实行继续宽松的货币政策,而其国内的实业已然吸纳不了这么多的资金。但受海外央行持续宽松、一二线城市房价攀升压力加大的制约,国内货币政策总体上难以进一步宽松。
二、上半年看好股市,下半年应关注风险
从配置上来看,股市自2012年12月开始的积极态势短期可能不会结束,上半年增长回升快于通胀,改革预期显著改变了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企业主动补库存促使盈利上升,股票可能会显著好于债券。下半年受去产能与去杠杆的约束,增长或将开始回落,通胀预期回升政策可能将会偏紧,债券与股票可能都会偏弱。改革不达预期的局面可能会使债券重新优于股票。此外,无认是股票还是债券,影子银行的治理都是定时炸弹,市场应对此高度重视。
具体在债券方面,2013年,经济增长短期企稳,货币政策或将保持稳健,这决定了市场利率的波幅将进一步缩窄,但下行空间有限。在利率债一季度难有机会,二季度以后或有小幅的上涨空间;信用债表现或继续好于利率债,须注意的是,影子银行的治理力度或某些信用事件的曝光,可能使信用债估值面临变数,谨慎者可以考虑将配置逐渐转换为高等级信用品种。
股票的配置方面,我们倾向于在一季度对周期更加积极一些,同时增加对价值和蓝筹行业的配置。到一季度中后期至二季度初,目前判断可能需要转为相对谨慎,但同时可以考虑开始积极布局新兴和成长类型的行业和公司。
三、创新驱动和内需导向,重点关注优秀个体
从18大报告与之后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即将于2013年3月召开的两会中,我们可以梳理出政府对行业的态度,目前政府对行业的政策原则可以概括为:(1)以虚补实,金融业向实业让利;(2)压缩政府一般性消费,鼓励大众消费;(3)鼓励以新型城镇化为依托的基建、信息业、农业、节能环保产业;(4)继续对房地产进行管制,并通过房产税优化存量;(5)加大对战略、安防、社会保障和文化娱乐的投入。
2012年资金青睐成长股,背后是中国经济在自我调整的几年中已经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首先,国家走向创新驱动,这更依赖经济个体的积极性,民营公司、以及上下游为民营企业的公司,在少受不恰当的管制和“鼓励”政策影响的市场中,更有可能迸发出创新的动力。其次,目前经济以内需导向为主,国内产能扩张的步伐可能持续缓慢,企业面向最终消费者的研发、营销和品牌建设将越来越重要。未来我们认为新兴产业仍有机会,而企业的盈利能力是核心,那些需求稳定、成本控制能力强、具有业绩持续性的公司值得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