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今年一季度私募业绩逐步浮出水面,2014年股市交易也已行过四分之一。不过,让不少私募投资人颇感困惑的是,不仅自去年以来的结构性行情未能延续,而市场期待的“二八转换”也几度落空。
“今年相比去年赚钱难度要大许多,尽管从长期来看2000点左右可以买股票,但可能会有各方面风险的发生。”谈及今年的市场走势及业绩展望,深圳一家知名私募负责人感慨,今年到年底能赚到正收益已经算不错了。
在多位受访私募人士看来,在面临IPO重启、美国QE退出、经济下行等诸多不利因素下,今年股市的赚钱效应并不乐观。如何在不确定的混沌时期寻找确定性的赚钱机会,则考验着当下所有私募管理人的智慧。
近半私募一季度“未开张”
回顾今年一季度的市场行情,可谓一波三折。上证指数走出“W”走势,最终下跌3.91%,而深成指则一路下跌11.48%,并创造了自2008年以来的近五年新低,而去年风光无限的创业板、中小板指则冲高回落,分别收涨1.79%和跌7.73%。
来自东方财富网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3月31日,在纳入统计的725只私募产品中,近三月跑赢大盘的有560只占77.24%,但实现正收益的仅有381只,占52.55%。这意味着,今年一季度近半私募业绩仍“未开张”。
具体来看,收益率10%以上和-10%以下的产品只数分别为57只和45只。其中,收益率最高的为徐翔管理的“泽熙4期”,近三月收益率为32.66%。收益率排行倒数第一的为陈家琳管理的“世诚扬子三号”,近三月收益为-36.69%,私募业绩收尾相差69.35%。
单从上证指数来看,一季度围绕2100点上下不足150点的波动,相比以往并不算大,但从部分私募产品的业绩看,其波动之大却令其管理人颇感困惑。
“我前几天受伤很大,本人有一个结构化的产品产品,1月份赚了50%多,2月份以前69%,但最近回撤相当厉害,因为小盘股一下来,我不知所措了。”近日,深圳大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彭树祥就坦言“净值回撤之苦”。
来自数据显示,彭树祥管理的“中融信托-湘军彭大帅1号”,今年1月3日其净值为0.9295元,到了2月28日净值为1.576元,累计大涨65%。不过,随着3月市场的急转直下,3月21日其净值又跌至1.4031元。
与净值回撤相比,让彭树祥更为困惑的是,今年一季度他几次试图把握“二八转化”的尝试,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为什么银行股到了3月份5倍市盈率,而没人买,我回答不了这个问题。本人困惑在不知道下一步买什么股?”
事实上,尽管一季度市场乏善可陈,但如果能在创业板再创新高时落袋,而在市场再度跌破2000点之际加仓蓝筹股,实现盈利仍是大概率事件。不过,这非常考验私募管理人的操盘节奏和投资智慧。
2月10日,北京神农投资总经理陈宇在微博上发出“明天,创业板一股不留”,提示创业板整体上呈现相当清晰的见顶趋势。随后创业板在创历史新高1571.40后开始暴跌,他也从而侥幸逃过了净值大幅回撤的风险。
在陈宇看来,2014股市剧本分为四集:第一集,卖主板,拉创业板;第二集,卖创业板,抬主板;第三集,双顶再卖创业板,稳主板;第四集,双杀。现在正演第二集。他在高调宣布清仓创业板,逢低买入部分低估值蓝筹股。
“二八”转换时机隐现?
尽管一季度市场走势波澜不惊,但以中国石化为代表的国企改革股和以万科、浦发银行等高派息价值股却走出了迥异大势的独立行情,与期间高台跳水的“伪成长”概念股形成鲜明的对比。
“二八”市场风格转换最集中体现在3月21日,当日上证指数在银行、地产、煤炭等蓝筹股的带领下放量大涨2.72%,当天创业板在前日暴跌后仅微涨0.15%,很快这一涨幅就被随后的几根阴线所吞没。
“主要原因是两个板块之间的估值差过大,目前沪深300与创业板两者的估值达到了悬殊的1:7,高估值的创业板可能已经达到估值的阶段性顶部。”北京星石投资总裁杨玲认为,但这并非意味着市场风格将开始转换。
杨玲认为,优先股试点利好大盘蓝筹股,不过,2014年整体而言A股仍然是震荡市,将是新兴产业估值逃顶的一年,从长期来看,又是布局展开的一年。他们看好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转型变革两类机会。
在私募业内人士看来,相对于沪深300成分股不到10倍的市盈率,创业板估值高得十分离谱,创业板盈利前景过度透支,加上新上市创业板股票的定位预期,这些存量股票蕴藏的风险也已巨大,估值回归大势所趋。
“理性只会来迟,永远不会缺席!”对于市场“二八”风格转化的可能性,一向以投资稳健、偏好蓝筹股著称的重阳投资董事长裘国根坚信,蓝筹股 2014年有望得到估值修复,2014年和2015年将是A股迈向成熟的弯道。
在裘国根看来,影响2014年A股市场的风险偏好主要来自一正一负两个因素,提升风险偏好的因素是改革,降低风险偏好因素的是注册制预期的发酵,发行制度的改革势必对高估值的“小新差”公司股价形成调整压力,而以银行、地产为代表的大盘蓝筹股有望得到估值修复。
不过,对于2014年宏观因素能否支持市场就此实现“二八”风格转化,仍有部分私募管理人持不同意见。他们认为,大蓝筹行情需要非常苛刻的条件:一是QE已退出,二是地产已见底,三是改革已做活。现在这三件事都没发生,只能抓住热点,集中攻击。
“白酒、房地产、银行,都是一条线上的蚂蚱,趁着短期风险暂时被托顶政策对冲,假装玩玩估值修复,但是可别假戏真做。”上述私募管理人认为,创业板逻辑对,但估值贵。主板估值看着不贵,但逻辑不对,潜在风险大。
捕捉混乱期的个股机会
面对IPO重启、美国QE退出、经济下行等诸多不确定因素下,多位受访私募管理人坦言,今年股市的赚钱效应并不乐观。为防患于未然,不少私募在近期主动降低了仓位。
来自数据中心统计,私募基金3月平均仓位为54.53%,相比2月大幅下降了10.78%。其中,26.32%私募仓位低于30%,31.58%私募仓位为30-50%,26.32%私募仓位则介于50-80%,仅有15.79%私募仓位高于80%。
在仓位降低的同时,私募也对持仓结构进行了调整,将此前炒概念的小股票向二线低估值蓝筹转移。调查显示,15.79%私募看好国企改革和消费股的机会,10.53%私募看好新能源、金融、医药和周期股的机会。
如果说2013年投资逻辑是成长股,2014年的投资逻辑能否顺利切换至价值投资仍是未知数。如何在不确定的混沌时期捕捉确定性的个股机会,则考验着当下所有私募管理人的智慧。
“今年至少有两大机会,一是以上证综指、沪深300为代表的大盘蓝筹股过去5年不断往下走,今年可能会有几次脉冲上涨机会,要做提前布局,而不是追涨;二是国资国企改革有很大的机会。”上海世诚投资执行董事陈家琳表示。
在捕捉市场机会的同时,估值过高的成长股回落风险也需高度关注。陈家琳称,目前这些股票的估值大部分接近山顶或过了半山腰,要对成长股谨慎对待。不过,一些市值更小的或者正好处于转型的股票机会更大。
“如今主板和创业板,一半是风险,一半是泡沫,所以是空空格局。等风险释放、泡沫挤掉,就转化为多多格局。”对于未来的市场机会,陈宇认为今年股市赚钱靠“等”——等待好公司出现好价格,或者低价格对应低风险然后出手。
陈宇认为,在结构分化行情中两类投资人容易损失较大:一是固守僵化老套的所谓价值投资理念,低估传统行业的风险,无视新兴行业的崛起的;二是在新兴行业投资上得手后,把假故事也当成真理,把泡沫当成现实的。
理成资产基金经理田晓军则表示,不能笼统地谈价值股或成长股的风险,自下而上挖掘一些有特色的因素支撑的股更加可行。为此,他们的整体策略首先是降低仓位,然后在受益政策的国企改革、军工板块中寻找相对机会较大的个股。
而作为2013年股票型阳光私募冠军,广州市创势翔投资公司投资总监黄平近日就表示,今年创势翔将进行战略调整,从战略新兴产业转移到重组盛宴,将找大量低价又有重组预期的公司。
“国企改革不亚于当年股改,这意味着一场大的资本改革盛宴即将上演。当年王亚伟利用股改契机取得冠军成绩,模式就是买入低价有重组预期的公司。”黄平透露,他们正在对一些有并购重组可能性的公司进行调研,然后放在股票池里提前潜伏,潜伏对象包括国企改革和军工两大领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目前,私募机构已开始四处调研上市公司。上周,宁波浪石投资、上海易正朗投资和浙江思考投资等私募机构调研了双环传动,另有30多家机构调研了利欧股份,其中就有私募大佬泽熙投资的身影。
“2000点这个位置应该少谈风险,多谈机会,只有这时候买入才有可能人弃我取,未来才有可能人取我予。”一家参与调查的私募机构负责人称,当前系统性风险并不大,现在正是精选个股的最佳时机。
(责任编辑:DF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