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新股赔本赚吆喝 机构11亿仅获98万元新股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基金频道 >> 基金重仓 >> 文章正文

打新股赔本赚吆喝 机构11亿仅获98万元新股

加入日期:2014-7-1 9:11:45

  《》 记者 劳佳迪 | 上海报道

  从券商营业厅的“大户室”回到家,费天放哼着小调给外孙做晚饭,心情晴朗。上周三(6月18日),他将100万元资金拆分成四份,抱着碰碰运气的心态打了4只新股。幸运的是,他并没有像多数散户那样颗粒无收,而是出现在了一只深市股票的中签榜单上。

  费天放中签的股票是飞天诚信(300386),机构测算每中1签需要的资金约为304万元,他只投入了25万元就幸运地有所斩获,难怪羡煞旁人。

  不过,在这场堪称史上最难的“打新股”游戏中,《》采访的其他散户都铩羽而归。至于荷包充实的机构“打新军团”,平均0.3%的网下中签率被嘲“大炮轰蚊子”。

  22年“打新史” 今年最难

  “历史上的新股申购政策变过很多次,实际来看,就数这次最难打。”从1992年购买股票认购证开始,资深上海股民费天放已有22年“打新史”。当初毫无证券概念的他接触股票还是受到汽配厂两个技术员的带动。

  “1992年的‘打新’肯定是史上最容易的,30块钱一张的认购证10张起卖,说十买九中并不夸张,1张可以赚1万。”费天放至今还对当年赚到的第一桶金津津乐道。

  从1993年开始,初尝资本市场甜头的他加入了厂里自发组织的民间“打新团”。“厂里有几十个人一起凑了50万,那时还没有网上交易,所以要到股票发行地的各个省营业厅去买新股,每次都会派一个代表,差旅费就由大家一起平摊,”费天放告诉《》,“当时中签率很高,最低能有10%,最高达到20%,基本都能中到,大家再平摊赚到的钱。”

  在他眼里,当时打新股最大的优势是没有限额,只要资金在手就能“畅打无忧”,所以一般每发行一只新股都会抱团去打,绝大多数情况都能稳赚不赔——记忆中的例外,只有1994年1月上市的马钢股份(600808)这只当时很罕见的“破发股”。

  “后来政策变了,也就是按照市值自动配售,你在上交所或者深交所买过多少股票,市值多少,就按照一定比例自动配售多少新股份额给你,在2002年的时候打新股是不需要先投入资金的,只要中签以后把资金打进账户就行了。”这种资金机会成本最大化的新股申购旧政令费天放怀念至今。

  此后,资金摇号和股票摇号两种方式曾交替出现。而今年3月21日证监会再度修改新股发行方案,通过多种手段增加新股在网上发行的比例,利于散户申购。不过,在费天放眼里,却造就了最难的游戏规则。

  “首先需要准备资金,不是市值自动配售的。”为了方便打新股,他不得不将200万资金从银行“活期宝”取出,周三公布中签后,周一资金才得解冻,“同时对每只新股设定了网上申购股数的上限,并且市值申购也有对应限额,综合来看,限制是最多的一次。”根据规则,沪市10000元市值对应一个申购号,一个申购号可申购1000股;深交所5000元市值对应一个申购号,一个申购号可申购500股。

  申购场面火爆 收益奇低

  不过,沉寂许久的IPO开闸还是引得散户们的扎堆涌入。记者统计新股配售结果公告发现,6月首批新股网上初步有效申购倍数最高的联明股份达到515倍,最低的龙大肉食(002726)也有273倍。

  “身边亲戚有闲钱的都在打,有些朋友还想割肉清仓来打。”在一家会计事务所工作的股民祝小姐告诉《》,这是因为收益预期的高涨,“IPO停了这么久,在资金面不宽裕的大前提下,再次开闸机构会倾向热炒新股而不是老股,因为很多老股套住了许多股民,一旦解套大家会把资金都抽走。”

  这次也参与了“打新”的股民吴周雯则对《》表示,市盈率之低,使得一旦中签就近乎“天上掉钱”。截至6月23日,共有6家公司完成新股申购,还有4家尚在发行中,从发行价格看,这10家公司发行定价市盈率平均仅有17.76倍,较年初48家公司平均定价市盈率(29倍)低了近四成,其中有9家公司发行市盈率没有超过同行业市盈率,平均低了近三成。

  但如果考虑到资金成本,新股不败的神话似乎岌岌可危。复旦大学金融与资本研究中心主任谢百三对《》分析,打新股的回报并不比其他投资方式高,“比如低买高卖股票,A、B类分级基金A类的收益也能达到7%~8%,这次新股中签率低,过去100万资金可以打到几千股上万股,现在有些新股连10股也打不到。”

  “虽然认购价到二级市场的差价保证了新股发行价的优势,但中签率下降就代表投入大量资金而中签股票很少,赚的钱对比资金量的相对收益并不高。”谢百三解释道。

  还有股民在微博上晒账,以网上中签率最高的龙大肉食为例,中签率0.833%,每中一签平均需要59万资金,就算新股上市后股价翻倍,收益也只有4895元,收益率仅为0.83%,哪怕散户一年中10次新股,每次股价翻倍,一年收益率也只有8.3%。

  机构喊苦 赔本赚吆喝

  这场被散户视作史上最难的打新股游戏,在机构眼中更是赔本买卖。实际上,在新股申购新政治下,机构网下中签率远比网上中签率更低,打新收益跌到历史冰点,甚至无法覆盖各种资金成本。

  按此前的机构测算,只要网下打新中签率达到0.5%,上市后股价涨幅达30%,就能覆盖年化5%的打新资金融资成本,但6只新股的配售结果令机构投资者大跌眼镜:除公募社保和年金保险等优先配售对象,其余非优先配售对象的获配比例平均值仅为0.14%,其中,联明股份、飞天诚信和龙大肉食3只新股非优先配售对象获配比例更是低于0.1%。

  以海通证券(600837)自营账户为例,已成功获配龙大肉食、雪浪环境(300385)、飞天诚信和联明股份4只新股,根据海通的有效申购数量,需要动用资金近11亿元,但最终获配新股市值仅为98万元。

  据机构测算,若以5%的年化资金成本以及3日资金使用期限计算,海通证券自营账户获配4只新股对应市值需有46%的涨幅才能勉强覆盖融资成本。

  机构人士纷纷感慨:从中证协备案、准备资料,到筹集资金,前后忙了一周多,最后新股收益率未必能覆盖包括资金拆借成本、冻结资金时期的其他机会成本等在内的打新成本。

  而在以往新股发行历史上,机构网下打新的中签率达到百分之几甚至百分之十几却是普遍现象。统计显示,2009年以来到2014年2月发行的935只新股中,有240只网下中签率超过10%,占比超过四分之一;其中43只新股中签率超过30%,而且中小板、创业板占了大多数,大盘股中国交建(601800)的中签率更是达到100%,中小板的金禾实业(002597)中签率也超过九成,只有127只新股网下中签率低于1%,最低的浙江世宝(002703)中签率为0.14%。

  (实习生高天齐对此文亦有贡献)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