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开年全球资本市场连环杀跌,港股创下43个月新低。Wind数据显示,截至2月24日,恒生指数的静态市盈率为7.81倍,仅高于1998年8月的7.34倍。港股估值不到10倍PE,其全球价值洼地的吸引力增加,资金连续百日南下抄底。自2015年10月28日起至2月23日收盘,港股通一直保持净流入态势,累计流入566.23亿元。
对此,广发全球精选股票基金经理丁靓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估值角度看,目前港股估值水平非常具有吸引力。但根据多年的市场经验来看,他认为,港股进入射程范围之内,但还没到扣动扳机的时刻。
估值10年最低 港股进入射程范围
《基金周刊》:现在港股的估值水平是否跌到了十年最低?
丁靓:港股的估值已经回到10年来的历史低谷。1998年东南亚金融时期,中国香港市场直接受到对冲基金索罗斯的冲击。彼时,港股主要指数跌幅为60%,恒生指数PB跌到0.98倍。根据彭博2月3日的数据,恒生指数静态市盈率约为8.3倍,为10年来最低,恒生国企指数的PB更低。从市盈率角度看,恒生指数的PE不到8倍,恒生国企指数的PE只有6倍。与全球其他股票市场相比,恒生指数市盈率正处于绝对低位。而且,恒生指数当前股息率水平为4.6%,接近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的4.9%。对于长线价值投资而言,目前港股估值水平非常具有吸引力。
《基金周刊》:目前恒生指数和国企指数的PE、PB回到金融危机时期的水平,现在是否可以开始抄底港股?
丁靓:目前港股估值水平非常具有吸引力,但投资者会受短期市场波动和风险影响而忽略估值水平。首先,企业盈利仍处于下降通道,当前尚未看到盈利的拐点。以PE估值为例,PE=每股价格/每股盈利。其中,研究机构对企业盈利的预测数据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从中观视角看,目前中国经济增速整体下行,企业盈利大幅下降,港股近期表现不好,正是对这一基本面反映。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目前企业盈利仍处于下降阶段,通常只有等到基本面最坏的阶段过去,才会逐渐吸引人气参与。也许再过几个季度,企业的盈利可以见到拐点的迹象。
其次,从流动性水平和市场情绪看,当前港股的风险释放逐渐接近极限位置,但也许离真正见底还有最后一波下跌。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港股市场的一家中资企业股价从十几元跌至两元,PB只有0.3倍。彼时,有机构入场抄底,但两三天时间内股价跌到1元,跌幅达到50%。这说明情绪极度恐慌时,原本为黄金价格的企业会被投资者以白菜价格抛弃,同时给左侧抄底的投资者带来致命打击。因此,综合当前港股市场的基本面、流动性和估值来看,我们判断港股估值现在进入射程范围之内,但是还没到扣动扳机的时刻。
瞄准市场贝塔 等待扣动扳机的时刻
《基金周刊》:根据你过去的经验,有哪些迹象可以提前预判扣动扳机的时刻来临?
丁靓:究竟什么时候适合扣动扳机,这是一门艺术。根据过去二十年的经验判断,港股市场在金融危机时期见底前会出现一些征兆。第一,每次金融危机的发生,通常伴随着某些企业破产。如1998年,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倒闭。2008年,雷曼兄弟倒闭、贝尔斯登濒临破产。过去一年,石油价格大幅下跌,炼油企业股价暴跌,近期市场传闻经营困难。第二,市场弥漫的全是人人皆知的坏消息,没有新的利空消息出现。市场总是提前反应各种预期,当所有的坏消息都反应在股价上,市场自然慢慢见底。第三,市场濒临底部时,几乎都会出现恐慌性下跌,其表现为很多股票在一两天内莫名其妙下跌20%-30%,几乎没有买盘承接。一旦港股市场出现这种盘面,表明市场风险释放非常彻底,底部真正来临。
《基金周刊》:总体来看,你对港股2016年趋势如何判断?基金采取什么投资策略?
丁靓:我们认为,港股市场上半年风险释放,下半年有可能存在修复的机会,但全年市场的波动会比较大。站在当前的时点,港股市场估值非常便宜,我们不敢说现在就是底部区域,但可以肯定的是,现在离底部极限位置已经越来越近。因此,当前我们的策略是先防御,保持好我们的购买力,耐心地等待市场的风险释放状况。但同时,我们不能让市场悲观的情绪及氛围影响自己对市场整体的判断,要积极寻找标的、并做好跟踪、找到时间点主动出击。
《基金周刊》:如果港股出现反弹,第一波的策略是抓住贝塔,还是捕捉阿尔法?
丁靓:就策略而言,第一波是分享市场的贝塔,这是因为一旦修复行情来临,港股市场会全面反弹。正如下跌时期的弹性,港股在市场向上修复阶段的弹性同样很大。例如,2015年“清明节”后,很多港股股票在两天之内的涨幅达到40%-50%。过去十几年,港股的修复行情大多数不会持续超过10个交易日,经常是一周时间股价就修复到位。当前,港股正逐渐逼近底部,到了某个阶段,我们需要提前在左侧布局,忍受一段时间的底部波动,等待未来向上的弹性收益。
等市场整体修复以后,行业和个股的表现会分化,第二波就得精选标的,捕捉阿尔法机会。我们会在行业增速超过GDP增速的中寻找业内口碑较好、具有一定市场地位的公司。目前我们比较看好的是代表中国未来发展方向的行业和企业,如软件开发、TMT、医疗保健等,还有一些细分的消费领域,如体育、教育,细分行业增速比GDP高的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