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港股与内地A股都经历了强势上行后显著回调的走势,用于衡量A股与H股价格比的恒生沪深港通AH股溢价指数也走出了明显的抛物线走势,自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持续上行达到高点138.96后,出现了持续走低的现象。上周二该指数一度跌至115.58的年内新低,并创2017年3月24日以来逾16个月新低,其中,占该指数较大比重的金融股A股与H股之间走势出现持续的分化,尤其是银行股H股表现强于A股。
溢价指数创16个月新低
恒生沪深港通AH股溢价指数是一项简明的指标以量度A股及H股的价差比,该指数数值越高,则证明A股的溢价越高,A股相对H股越贵。该指数中金融股占绝大部分的比重,因此其成分股中金融股的价格比走势很大程度上左右该指数的走势。
AH股溢价指数自去年3月至今,出现了一个明显的抛物线走势。该指数自2017年3月21日的阶段低点113.19持续上行,至2018年2月6日触及138.96的逾27个月高点后,转而下行,上周二盘中一度刷新逾16个月新低,跌至115.58点。截至上周五该指数略有回升,收于120.03。
目前AH股溢价指数追踪的99只成分股中,包括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招商银行、建设银行、国泰君安、中国平安等多只权重金融股AH比价低于指数均值,尤其是大型银行股近期A股对H股溢价大幅收窄。其中,中国银行AH比价为1.16;工商银行、农业银行、招商银行比价为1.13;建设银行比价仅为1.07。此外,中国平安股价出现倒挂,AH比价为0.97。
市场分析人士表示,两地银行股走势出现明显的分化,是恒生沪深港通AH股溢价指数持续走低的直接原因。去年牛市以来,虽然港股市场涨幅大于A股市场,但是由于两地市场风格差异,港股市场以地产、科技、汽车等龙头板块领涨,而A股市场以白马板块领涨,因此A股市场银行板块走势强于港股市场,溢价指数出现持续的攀升。而2月以后当市场进入下行通道,忧虑情绪升温,港股市场上机构投资者以结构性布局为多,持仓更为稳定,H股股价受情绪左右相对较小;而A股市场上个人投资者较多,风险偏好下降迅速。此外,港股市场估值偏低、港元贬值、与美元挂钩资产的特殊属性等因素,使H股成为内外资抢筹的重点标的,H股银行股表现明显强于A股,因此溢价指数出现了明显的下跌。
南下资金抢筹银行股
值得注意的是,历史上AH股比价的大起大落,与南下资金的流动有明显的关系。在2008年年初,AH股溢价指数曾达到历史高点的213.47;一方面是因为当时两地尚未开展互联互通,资金无法自由流动购买相对便宜的资产从而起到调节价格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因为港股市场当时更多走势与美国市场趋同,银行板块受金融危机的直接冲击更大。此后AH溢价指数急速下跌,2009年维持大幅波动,此后一直在110至90之间箱体震荡。直至2014年,港股通开通以后,南下资金越来越多的参与到香港市场的交易中去。AH股溢价指数出现了明显的上行,2015年高点达到了154,此后维持在120至130左右,直到2017年3月前夕A股市场出现白马股领涨,溢价指数出现明显上行。
市场分析人士表示,恒生沪深港通AH股溢价指数对港股通资金起到了风向标的作用,当溢价指数走高,证明港股价格相对偏低,资金自然流向港股;而当溢价指数走低、甚至倒挂,则证明A股投资价值强于港股。
今年以来,港股通资金南下的热情大幅消退,一方面因为港股市场走势偏弱,外围不确定因素导致避险情绪升温;另一方面是资金偏好发生改变,北上热情明显大于南下热情。近3个月港股通(沪)出现南向净流出人民币374.12亿元,港股通(深)南向净流入人民币仅176.74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而就在南下资金投资热情明显降温的当下,仍然出现了资金抢筹大型中资银行股。据数据统计,最近7个交易日,港股通南向资金净买入前十的个股中,工商银行以人民币3.4亿元位列第二;中国银行以人民币1.82亿元位列第六;而吉利汽车、舜宇光学科技、瑞声科技等去年遭资金强势买入的行业龙头,纷纷位列港股通资金净卖出前十榜单。
市场人士表示,目前银行板块AH股比价持续走低,一方面显示港股市场银行股投资价值凸显,抗跌性强;另一方面显示A股市场银行板块或已显示超跌迹象,从上周溢价指数触底后连续出现三日反弹来看,A股市场银行板块或有触底回升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