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赢基金于航:找准赛道 坚定做成长股投资_基金投资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基金频道 >> 基金看市 >> 文章正文

永赢基金于航:找准赛道 坚定做成长股投资

加入日期:2020-11-12 7:10:20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0-11-12 7:10:20讯:

永赢基金于航:找准赛道 坚定做成长股投资_中证网

返回首页
oldsrc=W020180705414514225989.jpg
首页>基金>基金视点

永赢基金于航:找准赛道 坚定做成长股投资

徐金忠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当下,我国正在迎来崛起的历史机遇。从经济角度来看,世界范围内的产业转移仍然在向中国涌来,得益于国内疫情的及时有效控制,这一进程进一步加快;随着国内制造业的发展,自主可控的国产替代加快推进,对产业链企业形成了强力支撑。总的来说,中国正在经历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时代不可辜负。”永赢成长领航混合基金拟任基金经理于航日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于航认为,要把握住这个时代的机遇,就要从成长股投资下手,通过抓取成长机遇,与时代的脉搏一起律动。具体到行业上,于航表示,包括计算机和电子在内的TMT行业、包括新能源汽车在内的大新能源产业、医药行业和高端制造业四大领域是自己重点聚焦的领域。

  聚焦四大领域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全世界的生产生活节奏。不过,得益于国内及时有效的防控措施,疫情很快得到控制,社会生产生活逐步恢复。“这样的情况,强化了近年来持续进行中的产业转移过程,中国作为举足轻重的经济体,继续承接世界范围的产业转移,在疫情大背景下,中国是少有的可以实现正常生产的地方,产业的活力得以延续,这从PMI等经济数据上可以明显地观察到。”于航表示。

  于航进一步指出,疫情深刻影响了全球产业链格局,对有进取心的国内企业来说是一次难得获取全球市场份额的机会。“全球产业链进一步向已经实现正常生产的中国企业打开大门,而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我们的企业面对全球产业链打开的机会,需要做的是尽快通过产品和服务在产业链内站稳脚跟,这样就能成功切入全球产业赛道。”于航指出。

  另外,于航提到,因为国际环境的复杂多变以及国内产业链的创新升级,国产替代的过程显著加快,在自主可控的主基调下,国内相关企业迎来了快速成长的机会,也迎来了更加确定的成长空间。

  在于航看来,与其去追寻那些需要宏观经济配合的“顺周期”机会,不如布局这样的中长期确定性较高的机会。在于航的投资中,他聚焦在了四大领域:包括计算机和电子在内的TMT行业、包括新能源汽车在内的大新能源产业、医药行业和高端制造业。“这四个领域的机会,我都比较看好。资产配置主要就是在这四个领域的战略新兴产业上进行,我会给自己规定一定的配置比例,就是给自己划定几个赛道,然后去其中寻找机会。”于航介绍称。

  “我们要做的,就是不要辜负这个时代”。于航信心十足。

  聚焦成长机会

  观察于航给自己选定的赛道,以及在赛道中精选的机会,可以发现,他将投资聚焦在成长机会的把握上。于航在采访中也直言不讳地说:“时代是不能辜负的,当下时代就是要做成长股投资。”

  尽管在永赢基金管理基金产品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其一贯的投资风格已经显露端倪:鲜明成长风格,注重行业成长空间和企业护城河;更聚焦公司大局。

  在这样的风格之下,于航对于投资机会的“猎取”形成了自己的方式方法。“选股方面,在财务指标上,我主要看研发费用投入,以研发为驱动的公司一定需要有相应规模的研发费用支出。除此之外,我还要观察公司在历史上的收入增长趋势、毛利率趋势等。只有向好的趋势,才意味着这家公司拥有广阔的未来空间。另外,就是需要有较好的现金流,摸清企业真实的生存状况。”于航表示。

  对于成长的极致追求,是不是意味着于航对于价值投资的方法,弃之如敝履?答案是否定的。在于航看来,对成长机会的追求并不会妨碍对价值投资的追寻,甚至两者在很多时候只是同一事物的不同侧面。“我的理念就是买到好的股票,买股票最终还是因为看好未来的成长性。在低估的时候买入、高估的时候卖出的价值投资方法,并不妨碍对于成长机会的把握。”于航认为。

  据悉,即将发行的永赢成长领航混合基金将延续于航在成长投资上的鲜明风格,并将持续聚焦上述四大领域。对于其中的细分行业,于航有着自己的专业研判。例如新能源汽车领域,于航表示,主要看好产业链中的四大方面:一是锂电龙头,因为锂电赛道宽、空间大,不仅有电动车,未来还有储能的需求,龙头企业壁垒极高,且与竞争者的差距会越拉越大,非常符合好行业、好格局、好公司的选股标准;二是上游锂资源和锂加工企业,由于现在电动车的渗透率极低,未来成长又非常确定,所以必然会有快速发展的阶段,上游资源品会供不应求,价格会大幅上涨;三是一些能够改善电池性能的新材料,比如碳纳米管;四是整车,国内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优势必将转化为品牌价值,分工会越来越细,车企的核心是输出品牌和技术,尤其看好造车新势力。

编辑: 来源:徐金忠中国证券报·中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