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大面积“下架”_基金投资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基金频道 >> 私募基金 >> 文章正文

突然,大面积“下架”

加入日期:2024-8-5 0:04:36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4-8-5 0:04:36讯:

  【导读】净值展示大面积“下架”,私募新规重塑行业生态  备受市场关注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以下简称《运作指引》)8月1日正式施行。  据记者了解,自《运作指引》4月30日发布以来,私募管理人、代销渠道、托管等诸多主体围绕新规做了一系列工作,在基金最低存续规模、申赎开放频率及份额锁定期、规范投资运作行为、信息披露等方面都有很大变化。最直观的变化是,在第三方销售平台上,私募产品净值展示大面积“下架”,在展示的代销产品信息更加全面规范,新增了产品历史规模等信息。  受访机构认为,新规对私募证券基金的募集、投资、运作等各环节给出具体指引,将重塑私募行业生态。  新规实施:  重塑私募行业生态  《运作指引》内容覆盖私募证券基金的募集、投资、运作等各环节。据记者了解,近期私募行业围绕新规要求积极开展多项工作。  “过去一段时间,我们在积极学习新规,对照指引要求梳理业务流程,有小部分信息披露等的微调,也对内部相关系统进行升级,确保符合新规要求。”某头部私募机构告诉记者,新规对私募证券基金的募集、投资、运作等各环节给出具体指引,将重塑私募行业生态。  鹤禧投资表示,公司对照新规进行了内部核查,一方面,配合托管,按照新规要求对产品合同进行批量整改,确保合同条款合规;另一方面,加强对基金产品的宣传和销售管理,确保合规销售。  北京某百亿元级量化私募说,针对《运作指引》中有关投资策略、交易限制、信息披露等方面的要求,公司严格对照整改,并从整体风控层面进一步优化相应的执行标准。  上海某百亿元级量化私募也称,公司按照《运作指引》要求,对基金合同条款进行修订。在信息披露方面,已与头部数据披露平台推进签署符合新规要求的代销协议,仅披露有代销协议的产品净值。  大道投资表示,近期在业绩展示和信息披露的合规要求上做了大量工作。公司在合格投资者认定和产品数据披露方面做了完善,并针对线上和线下认证、满足信披要求等方面与客户进行交流。同时,与代销机构完善代销协议,涉及历史净值、历史规模、投资策略、投资经理等情况。在风控参数设置和策略迭代上,也做到符合新规要求。  同时,托管机构也围绕《运作指引》,帮助私募开展学习培训工作,针对监管要求上线新的服务模块。例如,近期多家大型券商托管部门给私募管理人发送了《关于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投资层级监督规则的通知》,主要针对私募证券基金嵌套层级事项进行监督,要求私募提供嵌套承诺函。  北京某头部券商表示,托管部门针对新规规定的多个事项开发了系统模块,在线上平台开辟了运作指引服务专区,比如针对基金存续规模提供监测服务,帮助私募管理人做好合规建设。  另外,私募销售渠道也做了多项工作。排排网财富合规总监黄立波称,在引入基金产品上优中选优,如产品研究团队在正式引入产品前,会要求私募管理人提供产品的四级估值表,以防范多层嵌套、产品集中度过高等违反监管要求的产品被引入。  受访机构认为,《运作指引》正在重塑私募行业生态。重阳投资表示,在投资者适当性方面,《运作指引》明确要求私募证券基金投资者风险评级不得低于基金风险等级;在业绩报酬计提方面,强调私募管理人应当与投资者利益保持一致,不得在合同中约定不公平或不合理的业绩报酬相关条款;提出“双25%”的组合投资要求等;另外,对基金总杠杆、债券投资、程序化交易、投资策略一致性等提出了若干细化要求,将进一步促进私募证券基金规范运作,维护证券期货市场秩序。  信披之变:  小规模产品“打榜”行不通了  在本轮私募围绕《运作指引》完善运作的行动中,私募证券基金的净值披露问题尤其受到关注。  《运作指引》规定,私募管理人不得向不存在私募基金销售委托关系的机构或个人提供净值等业绩相关信息。除私募管理人、签署代销协议的销售机构外,任何人不得展示和传递私募业绩信息。  “以往一些私募为了吸引投资者买产品,在第三方平台上拿自家的旗舰产品展示,看起来业绩非常亮眼,但实则客户压根儿不知道产品规模多大、持仓是什么、有没有加杠杆等。私募标榜自己是月度、季度或年度冠军,但投资者买进产品后,经常会出现业绩大变脸,净值亏到只剩几毛钱。这已然成为私募行业之殇。”一位私募研究人士坦言,新规的出台有利于整治这一顽疾。  根据《运作指引》规定,披露的基金业绩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存续期间完整的历史净值、历史规模、投资策略、投资经理等,披露信息更为全面和规范。  近日,已有第三方销售平台在展示私募产品净值的同时,新增了产品历史规模信息,按月披露私募产品规模,因此,业绩是多大规模的产品做出的等信息也一目了然,而以往存在靠小规模产品“打榜”的情况。据了解,后续会有更多销售平台披露产品历史规模。  记者留意到,近期,多家销售渠道找私募管理人补签、更新代销协议,以满足新规对净值、业绩展示的要求。同时,不少销售渠道下架了没有签代销协议的私募产品净值,券商、自媒体等也停更了私募业绩周报。8月1日前后,大量私募管理人陆续在公司官微发布新规后私募产品净值展示说明,规定只有履行特定对象确认程序的合格投资者才能查看净值。  黄立波表示,近期对没有签订代销协议的私募产品的业绩数据进行了下架处理;对于展示产品完整历史规模的数据,要求私募管理人和托管人配合加急提供。同时,做好数据的复核和质检工作,确保展示在官网的数据真实、全面和完整。“《运作指引》规定,无论是私募基金业绩相关数据的传递方还是接收方,都有严格的主体限制要求,只有基金评价机构、合格投资者和基金销售机构,才有权利获取私募业绩相关数据。”  格上基金研究员遇馨认为,未来许多未签署代销协议的私募基金的净值数据在第三方平台上无法查看,这对中小私募机构影响较大。同时,新规规定,私募管理人和销售机构不得使用规模小于1000万元或成立期限少于6个月的基金过往业绩进行宣传、销售、排名,这限制了小规模和新成立私募基金的宣传营销。新规引导投资者关注长期业绩,减少对短期业绩的追捧。  不少受访私募认为,规范私募产品净值展示,避免投资者被误导,有利于私募行业的长期发展。“《运作指引》进一步规范了私募机构的推介行为,包括净值的提供、传递、展示等环节,进一步强调私募姓‘私’。有助于引导管理人加强长期投资能力建设。”某家头部私募称。  大道投资表示,新规限制私募业绩数据的随意展示,有助于打击不规范展示业绩现象,避免投资者被规模较小、业绩较短的“橱窗产品”误导。  前述北京百亿元级私募表示,收紧私募净值披露,有助于部分潜在投资人避免简单通过查看净值排名做出投资决策。  关于未来投资者如何选私募,前述头部私募称,业绩和净值是评价私募管理人很重要的一部分,但其他指标也很重要,包括长期的业绩记录、管理人的公司治理、稳定的投资风格、稳定的团队、完善的机构化建设等。另外,投资人也可以咨询专业的理财顾问,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合适的产品。  星石投资表示,净值披露的规范化,对私募基金行业的评价导向不再以短期业绩为单一衡量标准,可以引导市场对私募基金的评价走向综合化、科学化。业绩稳定、经营和信披规范、品牌声誉良好的大型私募基金将更容易获得投资者的青睐。  黄立波表示,由于私募业绩数据披露渠道骤减,投资者进行产品筛选和比对的难度或增加,可能需要私募管理人和销售机构在宣传推介的过程中,采用可对比性、公允、权威的其他同策略、同类型产品数据,从而协助投资者作出理性的投资决策。  回归本源:  未来更要比拼“硬实力”  在规范披露和运作新规之下,受访机构表示,私募回归“私”的本质,面向合格投资者更为规范,净值等信息展示也更全面,各家私募机构未来更要比拼“硬实力”,进而推动行业更高质量发展。  星石投资表示,《运作指引》的内容覆盖了私募证券基金募集、投资、运作等各个环节,既注重行业的合理诉求,也兼顾了行业规范和行业发展。行业的整体规范化将加快行业出清,优化行业供给,促使私募证券机构实现差异化、规范化发展,强调树立价值投资、长期投资和理性投资理念。《运作指引》要求加强私募证券基金的信息披露,这将更好地保护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有助于增强投资者对于私募行业的信心。  鹤禧投资也认为,新规的实施有助于提高行业的整体质量和规范性,可以筛选出那些真正具有实力和潜力的私募机构,降低市场上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同时,这也将鼓励私募机构更加注重产品的质量和风险管理,提高整个行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性。那些无法适应新规的私募机构可能会面临生存压力,这无疑将加速行业的整合进程,未来行业资源也将进一步向头部集中。私募唯有练好扎实的投研“硬实力”,为投资者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同时规范运作,才能赢得一席之地。  遇馨认为,一方面,新规通过设定最低募集规模、存续规模等要求,提高了行业的准入门槛,有助于减少市场上的“壳基金”数量,推动行业正规化发展;另一方面,新规强化了私募基金的风险管理要求,如“双25%”投资比例限制、衍生品交易的规范等,有助于降低行业系统性风险,促进行业的稳健发展。  此外,新规通过限制短期业绩展示等措施,鼓励投资者和基金管理人关注长期投资价值。新规还要求更加规范和透明的信息披露,有助于提高整个行业的透明度,减少信息不对称。总体来看,新规将推动证券私募行业朝着更加规范、透明、专业的方向发展。  对于行业内可能的分化,遇馨认为,大私募本身相对比较有优势,可以加强合规性和品牌建设,中小私募可能需要差异化竞争和成本控制来提高市场竞争力。渠道作为连接私募基金和投资者的重要环节,需要确保合规性,同时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和信息,帮助投资者做出更好的投资选择。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