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期货投资 >> 文章正文
 

宏微观无法共振 聚烯烃后市谨慎悲观
时间:2019-12-28 15:28:51
  2020年聚烯烃产业链供应端将维持高增速,而工业品大概率进入新一轮再库存周期,配合聚烯烃下游利润情况良好,宏观很可能将影响聚烯烃需求端也进入再库存周期,整体看宏观影响下的需求端至少保持平稳不悲观的判断,在宏观平稳的背景下,价格大概率按照微观产业链逻辑演绎,但宏微观无法共振,也将难以出现大的趋势性行情,且上游多项工艺已达盈亏平衡点附近或出现亏损,后市建议以谨慎悲观对待,做空首选供应压力更大且主流工艺利润仍存压缩空间的PP,可搭配多L空PP滚动操作对冲。

  微观产业链供应端维持高增速

  2020年聚乙烯国内产能增速达到20.2%,产量增速达到13.7%,聚丙烯国内产能增速达到15.6%,产量增速达到15.4%,聚烯烃国内供应压力均有显著提升,处于近几年的高位,且PP供应端恐再次复制2015年的情形。2020年,聚乙烯海外新增装置较2019 年有明显下降,但2019年大部分新增装置集中在下半年尤其四季度,所以这部分装置更多将影响2020年的进口量,根据测算,2020年由新增装置以及上一年装置滞后效应带来的进口增量在213万吨附近;2020年,聚丙烯海外新增装置也较2019 年有所下降,同样考虑到2019年装置滞后效应及本年度新增装置的影响,预计2020年聚丙烯进口增量在99万吨。2019年聚乙烯表观供应量3471万吨,表观供应同比增速13.51%,2020年聚乙烯表观供应量3933万吨,表观供应同比增速13.31%,增速虽较去年相差不大,但仍处于近年来的高位;2019年聚丙烯表观供应量2954万吨,表观供应同比增速6.87%,2020年聚丙烯表观供应量3435万吨,表观供应同比增速16.28%,相较2019年增长明显,供应端情形与2015年较为相似。

  宏观影响下的需求端至少保持平稳不悲观

  PE非耐消费品占比73%,PP非耐消费品占比66%,一次性消费需求使得聚烯烃下游有别于其他工业品,需求相对刚性。据中石油统计,在2012年结束高速增长后,2016至2021年国内聚烯烃市场需求的平均增速仍可达到6%左右,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状况。可能需求端对行情影响更大的应该是整个下游需求的再库存节奏。于2016年开始的工业品再库存周期目前已经处在主动去库的末尾,截止10月的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累计同比值为0.4,进一步去库空间有限,因此明年工业品有可能进入新一轮再库存周期,那工业企业是否有动力补库,很大程度取决于企业整体盈利情况,那么从橡塑制品业利润总额累计同比值上看,盈利情况良好,后市存在一定补库动力。具体到聚烯烃的下游利润情况,可以看到2019年聚烯烃下游利润情况基本处于近年来的一个高位,而进入2020年,原料端维持弱势的背景下,下游利润大概率仍将维持高位,为企业补库提供一定动力。也就是说,宏观影响下的需求端至少将保持平稳不悲观的判断。

  L-PP价差有望再度走强

  L-PP价差与二者表观供应同比增速差存在高度一致性。2016年之前国内PP曾经迎来一波投产高潮,导致L-PP价差来到2000+,随着2016年开始至今,PE国内外均进入产能扩张周期,L-PP价差走弱至-1000附近,但从2019年以及2020年开始PP也进入产能扩张周期,考虑到装置滞后效应,预计产能扩张效应将在2020年开始集中显现,从长周期来看,2020年L-PP价差将再度走强。 期货频道声明:期货频道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作者: chengtianhao 来源:中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