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黄金资讯 >> 文章正文 |
|
拨康视云赴港“补血”:两年半亏损12亿,黄金赛道“无黄金”? |
|||||||
时间:2024-1-16 22:00:05 | ||||||||
近年来,随着患有眼科疾病人数持续增加,眼科赛道被外界视为“黄金赛道”也不足为奇。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披露,目前全球眼科药物市场快速增长,市场规模由2018年324亿美元增加至2022年的387亿美元,预计2027年达到570亿美元,于2032年将达到85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来看,这也算千亿赛道了。 而伴随着眼科赛道的高景气,又一眼科企业开始冲刺IPO,想要成为港股市场“眼科大军”的一员。 不久前,港交所官网披露,眼科生物科技公司拨康视云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UBS瑞银集团、建银国际、华泰国际为联席保荐人。 该公司是一间以创新驱动的临床阶段眼科生物科技公司,致力于开发新型及差异化疗法,同时,该公司致力于内部发现、开发及商业化同类首创及同类最佳眼科疗法,以满足全球未满足的医疗需要。 然而,虽然身处黄金赛道,但拨康视云依旧面临创新医药们的共同发展困境——即目前还未有产品商业化,也没有营收和利润。那么,在扯下“盈利难”的薄纱之后,拨康视云的投资价值究竟如何呢? 产品尚未商业化,两年半亏损12亿 APP了解到,拨康视云历史最早可追溯到2015年9月,彼时NI Jinsong(以下简称“Ni博士”)连同其他联合创始人Dinh及Li JunZhi(以下简称“Li博士”)于美国创建拨康视云附属公司Cloudbreak USA。 或许由于身处眼科这一黄金赛道,自面世以来拨康视云便受资本青睐,股东阵容十分豪华。 据招股书披露,该公司在发起IPO前共获得A轮、B-1轮、B-2轮、C轮四轮融资,背后不乏高特佳、建银国际、鼎晖投资、远大医药等在内的知名投资方。其中,2021年11月24日的C轮融资规模最大,拨康视云获得了1.27亿美元融资。C轮融资过后,拨康视云估值达到4.69亿美元。 然而,虽然备受资本看好,但由于公司产品均还未实现商品化,因此拨康视云也一直处于“自我造血为0”的阶段。 据悉,目前拨康视云已经建立一个由七种候选药物组成的广泛而创新的管线,覆盖眼睛前部及后部的主要疾病,其中有四款处于临床阶段的候选药物(即CBT-001、CBT-009、CBT-006和CBT-004)及三款处于临床前阶段的候选药物(即CBT-007、CBT-145和CBT-011)。 由于上述产品均为实现商品化,因此即便是处于大有潜力的黄金赛道,拨康视云的日子也越过越“拮据”。 收入方面,由于暂无产品实现商业化,拨康视云成立至今仍未录得收益。 利润方面,2021年至2023年上半年,该公司录得经营亏损分别为936.9万美元(约合人民币6661.55万元)、2301.3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64亿元)、1574.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12亿元);同期分别录得全面亏损总额为3723.1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65亿元)、7295.3万美元(约合人民币5.19亿元)、5930.8万美元(约合人民币4.22亿元),两年半时间累计亏损12.06亿元。 常年累月的亏损下,拨康视云的现金流也变得愈发紧张:截至2023年上半年,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604.4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27亿元),短期银行存款仅有23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64亿元)。 与此同时,自C轮融资之后再没有获得新融资的拨康视云,“外债”也越来越高。 招股书披露,2021年、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拨康视云的流动负债净额为3624.8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58亿元)、9431.2万美元(约合人民币6.71亿元)、1.2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17亿元),负债总额分别为1.8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37亿元)、2.2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14亿元)和2.7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9.41亿元)。 鉴于上,不难看出,即便身处眼科这一黄金赛道和颇受资本青睐,但由于产品暂未实现商品化、盈利能力为负,拨康视云现如今的日子也并未如外界所看到那样“光鲜亮丽”。 已有四款药物进入临床,前景仍可期? 前文已经提到,目前眼科赛道已是具有千亿容量的发展赛道,后续发展潜力十分可期。 而从更远的角度来看,未来更广泛的治疗适应症、创新药研究、不断提高眼科保健服务的普及率的行业发展趋势也或将为该赛道增添更多想象力。 比如说,更广泛的治疗适应症。据了解,眼科疾病是影响角膜、视神经、晶状体、视网膜、脉络膜、角膜或眼表等任何眼部组成部分的病症。公认的眼科疾病有一百多种。目前抗过敏、抗炎、视网膜及干眼疾病分部一直主导全球眼科药物市场,乃由于该等疾病患病率越来越高及治疗药物成功商业化。然而,针对通常不会导致视力损害的眼科疾病(包括翼状胬肉、睑裂斑、干眼症等),仅有对症缓解治疗方案可用。研究表明,该等疾病治疗费用昂贵,可能给患者及整个社会带来庞大经济负担。未来,预期该等未满足的临床需求最终将得到解决。 虽然行业发展潜力可期,但“打铁还需功夫硬”,拨康视云自身的实力又如何呢? 从招股书披露的内容来看,目前拨康视云已有四款处于临床阶段的候选药物,分别为CBT-001、CBT-009、CBT-006和CBT-004。上述产品一旦上市,撬动的成长空间恐怕也不容小觑。 CBT-001: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全球治疗翼状胬肉药物的市场规模预计将于2027年达到273.4百万美元及于2032年达到2,529.4百万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56.0%。目前全球并无获批的药物用来治疗翼状胬肉。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全球有3款适用于翼胬肉及减少结膜充血的临床阶段候选药物,其中2款处于第2期临床试验阶段及其中1款处于第3期临床试验阶段,即CBT-001。 CBT-009:据悉,全球治疗青少年近视药物的市场规模由2018年的72.3百万美元增加至2022年的84.0百万美元,预计于2027年将达到2,930.0百万美元,于2032年将达到6,597.8百万美元。目前,美国和中国并无批准任何阿托品药物用来治疗青少年近视,而中国批准用来治疗青少年近视的药物为非阿托品。截至目前,获得澳洲药品管理局批准的Eikance0.01%滴眼液是唯一适用于4至14岁儿童的处方药,可用于延缓近视发展。而拨康视云的CBT-009是唯一采用非水性制剂的临床阶段候选药物,与水基制剂竞争产品相比,预期该制剂可大幅改善患者耐受性、安全性和产品稳定性。 CBT-006:全球70%至86%的干眼症病例中,睑板腺功能异常是一个促成因素。在全球范围内,2022年睑板腺功能异常相关的干眼症患者人数达到8.356亿人,预计于2027年将达到8.854亿人,于2032年将达到9.388亿人。目前有多种治疗干眼症的方法。其中,MIEBO(全氟己基辛烷滴眼液)适用于治疗干眼症的体征和症状,于2023年5月18日获得美国药管局批准,是目前美国药管局批准的第一种及唯一一种直接针对泪液蒸发的干眼症药物,而泪液蒸发通常由睑板腺功能异常导致,透过泪膜的气液界面形成单层以减少蒸发。此外,目前全球有5款治疗睑板腺功能异常相关的干眼症的临床阶段候选药物,均处于第2/3期临床试验阶段、第2期临床试验阶段或新药申请阶段,包括CBT-006。 CBT-004: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血管化睑裂斑药物的全球市场规模预期将于2032年达到1,779.2百万美元。目前全球并无获批的药物用来治疗血管化睑裂斑。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CBT-004是全球唯一适用于血管化睑裂斑的临床阶段药物。 有意思的是,虽然拨康视云这四款临床药物潜力可期,但该公司的的研发能力却仍被外界质疑。 据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公司研发开支分别为845.7万美元、1529万美元和1194.7万美元。其中,公司研发人员成本分别为171.4万美元、347.1万美元和204万美元,占研发开支比例分别为20.2%、22.7%、17.1%。然而,令人好奇的是,该公司的研发人数竟然还没行政人数多,即截至2023年上半年,拨康视云仅有43名全职员工,其中11名为研发人员(占比为25.58%),14名为行政人员(占比为32.56%),如此奇怪的现象也不禁让人疑惑。 综上来看,即便所处赛道具有较大发展潜力,但尚未盈利、现金流紧张的拨康视云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恐怕还需进一步释放。 |
||||||||
作者: chengtianhao 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