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rc=http://i.ssimg.cn/img/other/upload/2010/12/2010122495315-6568.jpg]()
今年的行情即将收官,排名居前的基金还在奋力一搏,券商营业部成交额龙虎榜基本尘埃落定。截至今年11月份,股票成交额三甲全部花落国信证券,去年排名第二的中金上海淮海中路营业部仅排名第四。昨日接受南都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这与中金近一段时间来的人才流失和策略有关。在近期海外投行进军国内以及如中信、华泰联合等后起之秀的夹击下,其实力不如以前。
国信垄断三甲
据统计,今年1-11月券商营业部排名前三名的是国信深圳泰然九路营业部,交易总额达6168多亿元,股票交易额6043亿元,国信上海北京东路营业部4190亿,股票交易额4015亿,国信广州东风中路营业部交易总额达3621亿,股票交易额3510亿。中金公司上海淮海中路营业部交易总额6105亿,股票交易额近3300亿。
而去年中金淮海中路营业部排名第二,总成交额和股票成交额分别为8236亿和4487亿,今年的第二和第三名比去年分别提高一个名次。
国信深圳泰然九路营业部,名号早为投资者熟知,其凶悍的风格也让人叹为观止,观察其它三个营业部今年上榜的股票可以发现,国信广州东风中路营业部上半年在操作上偏好炒作能源、重组、地产和农业股,交易频繁,下半年喜好炒作新股。国信上海北京东路营业部则更喜欢炒作新股。其与国信泰然九路营业部、国信证券广州东风中路营业部并称为"国信帮"。他们经常一起出现在异动股的买卖席位,体现出联合作战、交替掩护的特点。
风格保守,佣金较高
而中金公司淮海中路营业部位于上海最繁华的商圈之一淮海中路,与敢死队的风格相比,中金公司淮海中路营业部资金的操作风格更为稳健。其今年买入金额较大的股票是8月23日买入1000万元的科新机电,如一直持有,目前获利76%,1月11日买入的泰山石油,如一直持有的话获利50%。2月23日,动用3.6亿元买入中国平安,如一直持有获利50%,而其它很多股票并未获利,如今年5月买入的7500多万元的中信证券,至目前的区间最高价也仅在其成本价附近。
与此对应的是,中金公司的产品在2007年是行业的领头羊,此后表现并不理想。在2010年,除了中金策略2号,中金精选、中金策略、中金配置都出现了亏损,排名靠后,中金策略2号以年内亏损14.4%成为亏损最大的券商集合理财产品。
昨日接受记者采访的深圳一私募人士认为,在2010年没有太大的单边行情,而个股、行业的轮动又颇为快速,这为投资机构获取超额收益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剩下的就只是精选个股了。
深圳本地某大型券商人士则认为,中金公司营业部退出三甲另有原因,其称,中金公司的佣金率较高,中金走的是高端路线,对中小客户的针对性服务不够。在目前高端客户争夺激烈的情况下,客户选择范围扩大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据记者了解,中金营业部对大客户的佣金一般为,200万元以上佣金率为千分之二,200万元之下佣金率为千分之二点五。其深圳一营业部员工认为,维持高佣金的理由是好的服务。
而国信的门槛相对较低,据其广州东风中路营业部的员工称,10万元以上就可以成为其高端客户,佣金千分之三,有分析师跟踪服务和短信荐股,200万元以上的客户佣金也在千分之二。而广州有券商营业部将V IP客户资金量定在5万元以上,虽然其质量有所打折扣,但营业部对中低端客户的争夺激烈可见一斑。
首席被挖,研发受质疑
上述不愿具名的私募人士称,中金的研究报告主要覆盖大股票,小股票覆盖较小,与今年的行情有些背离。
查询中金的报告,也可以发现其报告中的内容有时也与趋势相背离。4月12日,中金发布名为《一季度经济数据将为市场提供支持》的投资策略周报,维持其二季度看多市场的观点。而此后4月16日,紧随股指期货上市,A股从3164.97点一路暴跌,至7月2日累计下跌达26.7%。
9月30日,中金公司的一篇市场策略报告提到,"新一轮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将在短期内挫伤市场人气,国庆长假还可能面临着海外经济形势走坏等不确定因素,建议投资者在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降低仓位以提供防御性"。节后却以跳空高开展开阶段性牛市,让人大跌眼镜。
上述私募人士称,中金研发水平的下滑,主要原因是其前期出现了部分人才流失。
查阅近3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排行榜可以发现,今年入选最佳分析师的中金公司分析师无论从数量还是从质量上都大幅下滑,在业界最看重的宏观和策略最佳分析师中,2008年中金公司均为第三名,2009年分别为第二和第五名,2010年前五名均未出现中金的身影。
曾经获奖的宏观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策略首席分析师高挺都已经投入外资机构怀抱,而贝多广、陆垠两位投行部董事总经理的离开更加让人担忧中金公司的投研能力是否仍然存在。而策略分析师王汉峰转也投高盛。王汉峰在2008年11月,在内地券商一片悲观声中,其写出了"走出熊市第一步"的策略报告,市场也在这个时间段弹出1664的大底。
内外投行夹击
上述私募人士称,在几大营业部经纪业务成交量角逐的背后,实际上是内地投行抢城略地的升级。
今年以来,各大合资券商纷纷高调挖角,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打造好自己的投研团队,从内资券商口中分一杯羹,以瑞银证券挖角活动最为突出。
在研发方面,申万和华泰联合也在崛起;在投行业务方面,中信有后来居上的趋势;在市场占有额方面,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国信证券咄咄逼人。在薪酬方面,原来以高薪著称的中金也被中信紧追不舍。
不过,中金也注意到对手的动作并开始反击,近期中金已从国信、海通、招商、国泰君安、安信等各大券商以及大成、汇添富等基金公司挖角,为明年的大战奋力一搏。
| |
|
|
编辑: 博客:qingliyang 来源:
|
|
【打印
】【关闭】
|
|
|
|
|
|
郑重声明: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华顶尖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文不作为投资的依据,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发布本文之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中华顶尖财经网赞同或者否定本文部分以及全部观点或内容。如对本文内容有疑义,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