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扩容仍处于饥渴状态
前期我们提到,以目前的估值状况, 2800点应是非常安全的。沪深300指数的今年PE在15倍左右,这样的数据已接近2008年1800点和去年2500点的水平。但紧缩的流动性和加速的扩容压力依然使市场不死不活。
据统计,截至5月17日,包括IPO、增发以及配股在内,今年以来上市公司从A股市场 “抽血”的金额已高达3380.35亿元。其中, IPO募集资金达1329.414亿元,增发募集资金1824.649亿元,配股融资226.2845亿元。
“今年银行信贷收紧使得社会融资需求大量转向债市和股市,潜在的融资需求对未来市场资金面产生很大的压力。”同时,本周证监会办公厅王建军提出: “国际板推出条件要成熟了”,似乎新一轮融资又要展开。
此外,上市公司高管减持力度仍在上升, “逢高减持”迹象明显。今年前4个月,上市公司减持净额分别为27亿元、 67亿元和90亿元,其中上市公司高管减持净额分别为 2.2亿元、 5亿元、 7.3亿元、 6.8亿元。值得注意的是, 5月第一周,上市公司的减持变为了净增持,金额为1.9亿元,但公司高管却依然加速减持,五月第一周净减持额达到3.2亿元。其中,中小板和创业板仍为减持主力,减持家数 22家,占全部高管减持家数比 70.97%。
以上数据我们只想表明,中国股市对融资和扩容的需求有多饥渴,供求关系明显的处于失衡状态。以前新股破发往往成为一个融资暂停的信号,届时市场休身养息,投资者往往也能有一段 “蜜月期”。但如今新股发行制度改了多次,价格没见下来,破发成为常态,融资速度加快,唯独投资者成为了持续 “献血者”。
前期人民日报发文, “市场偏重于融资期待股市重回报”,希望这样的声音真正代表管理层的心声。此时判断指数的过程再度成为了一个对政策期待的过程,这样的反复本身就是一个 “杯具”。若一个市场只为了融资而存在,那么总有一天股民会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