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统一”指路债市联通打开公司债万亿空间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五个统一”指路债市联通打开公司债万亿空间

加入日期:2012-1-12 3:17:17

  2011年公司债发行总额达1100亿元,超过2010年全年的两倍

  2011年,在证监会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动下,公司债发行数量和规模均翻番,呈现爆发式增长局面。近期,证监会频频强调要提高公司债融资比重,改善股市价格结构不合理。不仅如此,消息称,12月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后,由中国证监会发行监管部人士带队,前往发改委沟通,商讨债券、尤其是企业债和公司债发行、监管统一事宜。种种迹象显示,证监会将在未来加大推进公司债发展的力度。业内人士表示,公司债未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监管层的着力推动下,预计2012年,公司债在发行数量和规模上将会有新突破。

  去年公司债爆发式增长

  据数据显示,2011年,公司债发行达到75只,发行总额达到1100亿元以上。仅11、12月两月,已经有17家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发行金额达到182亿元。而2010年全年发行的公司债仅为23只,发行总额为511.5亿元。2011年公司债的发行金额超过2010年全年的两倍。

  另据上市公司的公告,还有14家公司的发债计划已获证监会批复。

  业内人士分析称,公司债火爆,政策利好是一个主要的诱因。今年年初,公司债的相关政策就已经悄然调整。尤其是随着绿色通道制度的推出,显著提高了公司债发行审核效率。

  首先,证监会建立了独立于股权融资的债券审核流程,设立债券审核小组,专门从事债券审核;取消见面会、反馈会等,申请文件受理次日五个工作日内出具初审意见。其次,统一审核理念,专门指定一组审委会委员负责审核工作,审核过程中如没有发现重大问题,原则上从申报日起一个月内完成全部审核工作。同时,证监会还积极引入银行在交易所交易。

  2011年3月2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关于上市商业银行租用会员生意单元介入债券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明晰上市银行介入交易所债券市场,应租用交易所会员的交易单元来进行。

  2011年5月,上证所总经理张育军进一步表示,到2011年上半年,预计有一半的上市银行能够进入交易所债市,而2011年年内将力推16家已上市商业银行全部进入交易所债市。截止2011年9月入市上市银行有4家。

  2011年11月,证监会又正式启动创业板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债券的工作,允许创业板上市公司向不超过10家的特定对象发行公司债券。

  在这一系列政策的激励下,2011年(截至11月末)公司债支数比上年增长了170%,市场发行规模和节奏已明显提升。

  债市“互联互通”向前迈步

  实际上,在2007年的第三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就提出大力发展公司债券的目标。但由于种种限制,公司债发展缓慢。

  数据显示,自2007年9月24日长江电力(600900)发行第一只公司债以来,A股上市公司截至2010年底共发行公司债92只,累计发行总规模2082亿元。一级市场发行数量和规模均低于短融、中票、企业债等信用产品。在存量信用债中,公司债占比约5%。而2011年全年就发行规模就达到了1100亿元。

  公司债发展滞后,究其原因,业内分析认为,发行综合成本偏高,审批准入严格等等因素严重制约了上市公司通过公司债融资的热情。而且,我国债券市场主要分为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监管主体、发行主体、投资者、服务商既有交叠,又相对分割。其中监管分割是众多问题的源头,财政部负责国债和地方政府债券的监管;人民银行监管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以及央票;证监会负责上市公司债的发行监管;国家发改委则监管、审批非上市公司(企业)企业债券;保监会负责保险公司债权投资计划。

  相对于国债发行与监管的清晰归口管理,数量更为庞大的企业类债券分属多个中央部委监管。这包括发改委主管的企业债,证监会主管的公司债,人民银行主管的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也称信用债),包括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

  多头监管导致监管套利、市场混乱等种种弊病。正是由于这些限制,公司债难得发展。

  日前,证监会主席郭树清两次明确表示,将按照统一准入条件、统一信息披露标准、统一资信评估要求、统一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统一投资者保护安排的原则,加快实现债券市场的互联互通。

  不仅如此,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的“互联互通”开始向前迈步。2010年10月,在证监会、人民银行、银监会的努力下,上市商业银行正式获准进入交易所债市。目前,证监会仍在与相关部门协商,希望扩大主体范围,丰富交易所债市投资者。

  此次,郭主席的“五个统一”路线图让市场对2012年的公司债充满期待。

  业内人士表示,如果放行更多商业银行进入交易所债市,并允许更多券商试水中票和短融承销,公司债的发展速度将会进一步加快,会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将选择交易所公司债作为直接融资手段。

  公司债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目前,公司债券托管总量为2736亿,远小于银行间市场的信用债券托管总量41243亿元。而且我国公司债规模占GDP的比重仅为0.52%,远低于发达国家的163.11%,也低于新兴国家平均30%的水平。未来公司债的发展潜力巨大。有业内人士预计,按照目前的上市公司规模估算,未来可发行的公司债规模上限大约为1万亿元。

  未来,公司债仍将保持高速发展,一方面监管层对提高直接融资比例的强烈引导,另一方面则在于交易所债市优势的存在。

  相对于各种股权再融资方式,公司债券融资优点不言而喻。

  首先,从宏观来说,直接融资相对于间接融资,可降低货币乘数,抑制通胀,资源配置效率也更高。而且,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也要求扩大直接融资市场。

  具体到公司来说,一方面,不会稀释控股股东的股本,也不会增加大股东向股份公司增资的压力。同时在管理上,不会带来对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上的经营压力。另一方面,我国公司债券3-10年的期限设置,有利于与长期生产经营的节奏相匹配。短期内不会给公司造成偿债压力。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背景下,上市公司增速放缓的趋势开始显露,股东可能面临的摊薄风险有所上升,这必然会推动上市公司谋求债券发行等多元化融资渠道。

  跟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融资相比,优点也很明显。在目前的宏观形势下,国内贷款利率一直在上调,而公司债券利率相对固定,且期限较长,可替代部分银行信贷,把财务成本降下来。

  另外,交易所市场的结算制度比银行间市场更合理。交易所市场的结算制度是中央对手方的净额结算制度,指定时间段内只有一个结算净额,从而降低了市场参与者的流动性需求和结算成本,另外中证登作为交易双方的共同交收对手,降低了信用风险,而银行间市场采用的是逐笔全额结算方式,相比而言交易所市场更具优势。

  此外,交易所市场相对于银行间市场回购利率更低,目前回购的日均成交金额也更高,对放杠杆的投资者来说交易所更具优势。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