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工作人员向市民介绍最新产品。信息时报记者 马晋飞 摄
2012年江门市金融文化节现场。
由江门市金融工作局主办的金融文化节取得巨大成功。
今年以来,江门市金融工作局按照一企一策、成熟一家上一家的工作思路,积极扶持企业上市。目前,江门市有上市后备资源企业近50家,全市已初步构筑起上市企业、报会企业、辅导企业、股改启动企业到跟踪培训企业的金字塔型上市梯队。
2012年,江门市科恒实业、广东金莱特、地尔汉宇3家企业成功过会,过会率达100%,且科恒实业于7月26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目前江门市在国家证监会还有4家企业申请首次公开发行(IPO),预计2013年~2014年两年会有更多企业上市。
培育后备企业
打造“江门板块”
4月20日,江门市政府与上海证券交易所签订合作备忘,这是江门市金融工作局加强与国家和省级证券监管部门以及相关证券交易所合作的成果。目前,江门市企业上市工作在全省乃至全国排位较前,吸引国内有实力的证券公司、风投公司到江门来发展。目前,已有20多家风投机构在江门参与股权投资,引入资金近30亿元。
今后,上交所将与江门市政府在加强资本市场建设信息交流、加强上市后备企业培育、加强上市公司监管发展等方面展开交流与合作。尤其是在上市后备资源培育方面,将针对江门市经济和资本市场发展的特点、区域性重点行业特征以及企业上市中遇到的共性和差异性问题,开展有针对性地研讨、座谈和培训活动。
促进企业做大做强,上市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据了解,上交所与江门市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为江门市企业加速上市建立了一个新的渠道和平台,有利于促进江门市借助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资源和信息优势,加大后备上市企业的培育力度,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和发展等,在境内资本市场形成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江门板块”。
一对一帮扶措施
支持企业上市
江门市副市长易中强率队赴上海证券交易所考察交流后说,江门企业上市虽然出现较好的势头,但小富则安,上市决心不坚定,甚至畏难,怕露富,担忧公开透明成为困扰企业上市的难题。50家后备上市资源,对于一个有着1830亿元GDP、5300亿元工业总量和330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的城市而言,数量实在是不够的。
易中强表示,政府部门要做的工作还很多,各部门要紧密配合,引导企业善用金融手段,到资本市场搏击;按照“培育一批,辅导一批,改制一批,上市一批”的思路,制定个性化、一对一的帮扶措施,通过培训、培育、辅导、上市的全方位服务,全力支持企业上市;作为企业,则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理念,明确上市目标,坚定信心,积极配合专业机构进行上市辅导,加快上市步伐。
他希望,政府有关部门、重点企业、证券行业及其它相关部门要互相配合,充分利用证券市场这个平台,加强与上交所、深交所的对接合作,加强与证券机构的联系与交流,进一步提升“上市”意识,促进更多的江门优势企业上市融资,实现双赢。
加强合作 解决中小企业难题
如今,中小企业的难题众所周知,其中,资金链紧张是重中之重的问题。江门市金融工作局局长曾锦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都只能逐步缓解,不能解决。”
业内人士表示,现代经济发展需要四个要素:资金、土地、技术和人才。其中,资金这个硬指标往往难倒企业。当中小企业说借款难的时候,其实银行也很难。当银行放贷的时候,也要考虑到收益和风险。站在银行的角度来说,企业进行抵押也是应该的,因为银行放贷有风险,金融机构必须得到一定的资产抵押,保证自己的风险最小化才能放贷。因此,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最难的抵押问题,对银行而言同样是一个难题。
对此,业内人士建议,和全中国同类型企业一样,现在江门的中小微企业要解决的就是信用体系。企业应该树立增强自身诚信意识,建立和不断巩固面向市场的诚信基础,在不断提升支撑经营管理水平、完善和加强战略、财务、运营、质量、风险等基础上,主动提高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的能力。
据了解,如今各大银行均推出了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贷款服务,效果显著,真正为部分中小企业解决了难题,也促进了江门市经济发展,达到双赢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