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溢融通,首家以典当等类金融为主业的A股上市公司,出生于实业公司,却游走于民间借贷的悲喜剧中。官方说法是,公司正致力于成为中小企业融资平台的类金融业务控股集团,市场则赋予香溢融通一个更通俗的称号“第一放贷股”。
数次更名换主业
如同众多老上市公
司,香溢融通经历多次易名和更改主营业务,从1994年上交所挂牌成立“甬城隍庙”,到2002年5月更名为“大红鹰”,2007年又改到现在的“香溢融通”,最终确定类金融服务公司的发展道路。
伴随着名称的改变,公司经营业务也出现多次变更。其中发展典当业务是香溢融通踏入金融领域的关键一步。2004年和2005年,公司收购两家典当行,此后就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2008年,香溢融通确立了类金融为主的新主业方向,包括典当、担保和保险经纪,并成为公司未来业绩的增长依靠,这在当时是足以令人期待的。然而,一次金融危机,尤其是浙江飞跃集团的“坏账”事件,绝当率陡然增加,资产价格下跌导致浮亏不说,绝当后即使想要通过拍卖形式回收本金也成问题,时至今日,香溢融通的遗留问题依然没有完全解决。
此番典当风险敞口险些吞噬香溢融通,不过公司通过委托贷款业务躲过一劫。香溢融通2007年的委托贷款金额为零,而到2008年末这一余额为1.65亿元。到了2009年,近7亿的贷款类资产中,委托贷款金额已经超过半数。2010年底,公司委托贷款期末余额已达6.7亿元,同比增长超过八成,俨然成为一家以贷款为主业的“影子银行”。
无奈展期
2011年上半年,香溢融通总资产约为21亿元,却用超过10亿元用来放贷,其中仅委托贷款余额超过6亿元。资料显示,从2011年1月份到10月16日,香溢融通共发布了61份公告,涉及金融担保放贷的达到27份,占总公告数量的44.26%。
香溢融通在高利贷的操作中并非顺风顺水,2008年由于金融危机冲击,部门客户未能归还借款,公司坏账由此剧升。香溢融通自诩熟谙风险控制,每项业务的审核都严格把关。然而面对贷款公司的资不抵债,除了延期而后诉讼方式外,香溢融通也无神通。
2010年3月31日,香溢融通将5000万元、3000万元、3000万元分别贷款给宏业建设、台州宏业混凝土、临海宏业混凝土,期限均为1年,利率均为月利率12.5%。2011年3月28日,香溢融通表示,当时借款方无法如期还款,经协商上述委托贷款均展期六个月,利率不变。
2011年8月26日,公司向浙江长兴众旺物资贸易有限公司和长兴县振宇物资贸易有限公司的6000万借款,本应于2011年8月25日还款,因借款方无法如期履约,不得不展期至2012年2月24日,但到期能否收回,尚是未知数。
2011年9月7日,公司于2010年12月10日向大宋集团发放5000万元贷款,借款期限至2011年6月7日,因无法收回又被迫展期至9月7日,借款利息18%年。然而此事件至2011年岁末,伴随大宋集团卷入4起诉讼风波,香溢融通被迫再次上演追债记,风声鹤唳。
诉讼缠身
屡屡被迫展期,只能说明贷款公司的财政症结。为追回到期未还的贷款,香溢融通多次付诸诉讼追讨贷款。
2009年6月26日,公司控股子公司香溢担保与建行吴山支行、现代联合投资签署委托贷款合同,将自有资金7100万元委托银行贷款给现代联合投资,委托期限一年,贷款年利率12%。但现代联合投资到期没有还款,贷款展期半年后依旧没有按期还本付息。
2011年5月3日,为降低风险,香溢担保于今年5月将这笔7100万元本金及利息等债权有条件整体转让给杭州天拓贸易公司。双方约定如杭州天拓于2011年7月底前分三期向香溢担保付清贷款的本金及利息,则可取得全部债权;否则,杭州天拓构成违约,其已支付的款项视为自愿代偿债务,且香溢担保有权按主合同约定要求现代联合投资承担责任。
截至2011年9月5日,现代联合投资公司和杭州天拓总共只归还本金2020万元,另支付保证金400万元。
此事一波三折,2011年9月9日,香溢融通向杭州现代联合投资有限公司、保证人现代联合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章鹏飞提起诉讼。
此外,2011年7月20日,香溢融通因上海星裕置业有限公司(下称上海星裕)未按期向香溢融通支付委托贷款利息而将上海星裕告上法庭,要求上归还委托贷款本金3700万元并支付利息、罚息等。
截止去年年底在香溢融通身上,因为委托贷款纠纷、当金纠纷、租金纠纷等正在进行或尚未执行完毕的官司超过10起。
危机下谋求涅槃
香溢融通是在中国民间资本最活跃的地方,做着最危险的业务,源源不断的贷款展期和诉讼似乎说明这是场人性对于资本的贪欲和风险的博弈,然而一切不是没有没有化解之道。
去年年底大宋集团诉讼风波中,就有香溢融通的员工通过媒体公布表示,香溢融通真正的问题不在于经济形势和市场问题,企业风险治理缺乏监督机制甚至企业领导与某些客户之间有着私下的利益输送,致使人情放贷几乎成为企业信贷业务的全部。其中大宋集团和一些出问题的业务都存在这样的因素。
尽管香溢融通方面对此矢口否认。但作为一家自命“类金融综合服务公司”的上市公司,一年前还引以为傲的委托贷款业务在经过了一年的蓬勃发展之后,却因放贷制度上百出纰漏,监管松懈,风险却如滚雪球般越滚越大,危机又岂是一朝酿成。
委托贷款外借逐利不可厚非,然而面对托付贷款业务风险,实体经济下滑背景下的担保企业欲独善其身又岂可小觑。香溢融通,前些年险些命断典当业务的断当事件,而当下委托贷款业务所出现的种种问题同样需要较长时间的消化,无论是委托贷款还是担保,放贷流程、监管体制上的修炼内功之路恐怕很长。 (来源:21世纪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