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尾大不掉
ST股系列报道之①对ST股在A股市场交易资金虚耗进行了统计分析,引起了主流媒体如
人民网、新华网及
东方财富等专业网站的积极关注。本版今日将对目前ST公司占有社会资源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显示,目前的163只ST股自上市以来,IPO募资330.78亿元;增发与配股募资452.51亿元;关联交易金额2449.41亿元;政府补贴达3.8亿元,合计达3236.5亿元。截止目前今年以来发行的68家新股平均募资7.33亿元,以此计算足可发行441只A股。社会资源的错配给A股市场带来了巨大而又不必要的浪费。而目前证监会力推的退市制度正是解决这一历史包袱的最好良药。
70家再融资索取452.51亿元 足以发行62只A股据《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和
WIND资讯统计显示,目前沪深两市共有163只ST股,其中有70只ST股在不同时段进行了再融资,占ST股总数的42.94%,其再融资额累计达452.51亿元,是其首发募集资金152.67亿的2.96倍,其中增发筹资额为278.87亿元,配股融资额为173.64亿元。按今年以来平均每股IPO募资7.33亿元计算,足以发行62只A股。
30家ST公司增发融资278.87亿元统计显示,自1998年实施特别处理制度以来,截至今年5月4日,两市目前的163只T族公司有30家发生了32起增发融资,融资额达到278.87亿元,平均每家公司增发融资额达9.30亿元。这32起增发融资发生在2001、2002、2003、2004、2006、2007、2009、2010、2011和2012年这十个年份里,分别筹集资金额为20.40亿元、33.04亿元、3.74亿元、4.57亿元、7.40亿元、49.79亿元、23.51亿元、21.08亿元、86.39亿元和28.94亿元。统计进一步显示,2002年T族公司增发融资的家数最多,达到7家,而2011年增发募资的金额最大,达到86.39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当年增发的两家公司ST盛达和ST申龙分别增发募资高达27.49亿元和23.35亿元,夺得ST股增发募资额冠亚军。公开资料显示,从1996年上市以来,ST盛达的业绩一直是微利两年、大亏一年,维持着上市的资格,成为较典型的保壳代表。另外还有两家公司各实施了两次增发融资,它们是*ST中基和*ST长油,累计增发融资额分别高达9.94亿元和30.47亿元。
52家ST公司配股融资173.64亿元统计显示,截至5月4日,两市目前的163只T族公司有52家发生了64起配股融资,融资额达到173.64亿元,平均每家公司配股融资额达3.34亿元。这64起配股融资主要发生在1998年至2003年的六年间,募资额分别为35.93亿元、47.59亿元、72.65亿元、9.83亿元、1.69亿元和5.96亿元,从中可看出2000年配股募资额最大,而当年实施配股募资的ST股家数也最多,达到23家。同时,本报市场研究中心通过仔细筛选发现,这52家实施配股融资的T族股中有12家连续进行了两次配股融资,占配股公司数的23.08%,这12家公司是
*ST金果、ST
沪科、ST
厦华、ST
鲁北、S*ST
天发、
*ST南风、*ST朝华、*ST吉纤、*
ST园城、*ST海龙、ST思达和ST
梅雁。尤其需要注意的是
ST梅雁,该公司不仅频繁通过配股筹资,而且单次配股筹资额也冠绝T族股,公司于2000年通过配股筹资8.95亿元,是52家T族股配股融资额中唯一超过8亿元的,而在1998年,
ST梅雁就已通过配股筹集到了5.06亿元的金额。该股于1994年上市,当年共发行1610万股,募集资金9660万元,4年后的1998年公司就通过配股募集资金达到5.06亿元,同时通过该次配股股本也扩张了5620万股,是IPO发行股数的3.49倍,是IPO募集资金数的5.24倍,经过两年,该公司再度祭起配股募资大旗,当年向公众投资者配股数放大到1.49亿股,募集资金也高达8.95亿元。与此同时,统计发现,163只ST股中,同时通过增发和配股筹资的个股高达12只,分别为,*ST
中达、*ST长油、*ST创智、*ST海龙、
*ST金果、*ST炼石、*ST商务、*ST漳电、S*ST
北亚、ST
春兰、ST
明科和ST
中葡,占增发家数的40%,占配股家数的23%。分析人士表示,虽然ST股通过各种手法获得了大量的社会资源,但由于各种原因结果还是难以摆脱戴帽的窘境,形成了对大量社会资源的浪费。
2011年11家T族公司获财政补贴3.8亿元据《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统计,2011年11家ST公司获财政补贴合计37650万元,其中,*ST
昌九、ST廊发展、
*ST中达、*ST
松辽、ST
天宏和*ST朝华等公司获补贴金融较大,超1000万元。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共有ST廊发展(去年曾用
*ST建通)、*ST
太化、
*ST昌九、
*ST松辽、
*ST中达、*ST朝华和
*ST星美等公司扭亏为盈,避免退市。政府补助对财务报表的支撑是很强大的,而使不少濒临退市的公司避免退市。例如
*ST建通(今年3月27日更名为ST廊发展),ST廊发展2008年-2010年已连续三年亏损,且亏损增幅逐年扩大,2010年更是亏损高达3.38亿元。但是2011年年报公司实现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240.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9037.64万元,主要是由于公司收到廊坊市财政局给予的经营性财政补贴8000万元。事实上,ST廊发展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ST昌九、
*ST松辽、
*ST中达、*ST朝华去年保壳成功同财政补贴不无关系,例如
*ST松辽2009年-2010年已连续两年亏损,且亏损增幅逐年扩大,2010年更是亏损达4991.91万元,但去年全资子公司北京松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收到财政补贴3500万元,使得公司扭亏为盈。此外,财政补贴护壳最明显的是*ST昌久,江西省政府向江西省国资委、江西省财政厅下发的相关抄告单,同意给予
*ST昌九化肥生产补贴、特别困难补贴等经营性财政补贴共1.6亿元,并记入2011年损益。行政性的补贴效率较低,统计数据显示,在资本市场中,被补贴的公司,一部分是ST类濒临破产或者业绩下滑明显的上市公司,这种对社会资源的低效率占用让人感到可惜。 对此,分析人士指出,ST类个股的政府补贴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控股股东想救子公司,如果直接自己出钱,就只能计入资本公积金,不能表现在净利润上,所以它就跟地方政府达成某种协议,把这笔钱给地方政府,透过地方政府的手,以地方政府补贴的名字转给上市公司。如果只是为了不戴帽、不退市,在净利润上做点文章,那么这个补贴就是不合理的,是在吃纳税人的钱,进行利润操纵,对公司没有实质性的帮助,无缘无故给公司一笔钱,为的就是保住壳资源。对于地方政府补贴等一次性收入剔出净利指标,由于涉及相关会计准则,而准则的改动牵涉面大,所以通过准则层面来解决的可能性不大。故此业内人士认为,由于对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解释和执行通常都是在交易所层面,后者可以通过出台相关规则解释的方式来确定净利的认定方式。
163家IPO实际募资330亿元足以发行45只A股数据统计显示,截至5月4日为止,两市共有163家ST股,其中,可统计公司149家IPO实际募集资金330.7838亿元,以今年以来发行A股平均7.33亿元的募资金计算,足以新发45只A股。统计数据显示,截止昨日,沪深两市共有66家公司实行了IPO发行,实际募集资金482.1112亿元。其中,主板市场共有11家公司实行IPO,实际募集资金181.3910亿元,平均募集资金16.4900亿元;
中小板共有25家公司实行IPO,实际募集资金为162.4762亿元,平均募集资金6.4990亿元;
创业板共有30家公司首发上市,实际募集资金138.2395亿元,平均募集资金4.6080亿元。由此可以看出,这163家ST股IPO占有的实际募集资金,足以发行20家主板公司,50家中小板公司,71家创业板公司。同时,这163家ST公司中,IPO实际募集资金在6亿以上的共有7家,分别为:ST
安彩(12.96亿元)、
ST科龙(10.978亿元)、ST
三星(8.175亿元)、*ST川化(8.034亿元)、*ST锌业(6.678亿元)、*ST
波导(6.4亿元)
ST狮头(6.1424亿元)。其中
ST安彩、
ST科龙、
ST三星、*ST锌业、*
ST波导每股净资产低于1元,分别为0.76元,0.69元,0.26元,0.01元,0.91元。而2012年1-4月IPO实际募集资金在6亿元以下的共有39家公司,其中,
荣科科技、
吴通通讯、
万润科技实际募集资金分别仅为1.6258亿元、1.6783亿元、2.1920亿元,每股净资产分别为4.57元,4.72元,5.45元。
ST安彩实际募集资金最多。今年一季度曾出现8000万巨额亏损的
ST安彩公司仅在上市之初2000年时,每股收益曾达到1.2002元,之后每股收益大幅下滑,接连出现亏损。2001-2002年,期间每股收益较上市初大幅下滑,分别为0.334元,0.2207元。2005年受原材料价格、运输费用居高不下,天然气供应紧张和维修设备的影响,公司产能降幅较大,同时受平板显示器件冲击,玻壳产业竞争加剧,且受人民币汇率升值不利影响,导致玻壳价格大幅下降,产品毛利率大幅降低。当年每股收益为-0.4147元。2006年受CRT行业本身供过求的局面仍未有实质性的改变产品价格继续低位运行, 原材料能源动力价格及运输费持续上涨,公司业绩继续恶化。每股收益为-1.9200元。2009年受金融危机和平板显示器件加速冲击的影响,CRT 行业面临新一轮的整合,销售下滑,产能缩减,公司每股收益达-2.4239.2011年公司CRT业务持续亏损巨大,每股收益仅为0.0220元。故此次定向增发,能否帮助公司从泥潭中走出,仍需拭目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