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胶囊事件发展至今余波仍在,对于涉及该事件的九家药企中唯一的上市公司——通化金马(000766.SZ)来说此事可谓是雪上加霜。
有业内人士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毒胶囊事件的发生正值通化金马准备迁址。此时,企业面临药品召回,胶囊生产线停产压力,不但短期内难以恢复元气,而且资金链堪忧。
毒胶囊影响难以估算
通化市江南路100—1号,是通化金马总部的所在地,再过一段时间,通化金马就将搬离此地,前往该市的二道江区。不过因为毒胶囊事件,这次的搬迁有可能要暂时推迟。
不过相对于迁址的影响,召回药品的损失还在进一步扩大。
4月16日,通化金马在官网上发布通知,决定全部召回2011年生产的20111007批号的清热通淋胶囊产品,并称召回后将统一给予更换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质量标准的新批号合格产品。
据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共检测出通化金马的清热通淋胶囊和断血流胶囊共4批次产品存在胶囊铬超标情况,涉及的48288盒药品均已销售出去,共计100万粒。
通化金马董秘贾伟林曾对媒体表示,目前已经成立了27个工作小组,抽调70余人到各地进行召回工作,其中各地工作小组一天就要花去3万多元,预计召回费用高达90多万元,但总共召回费用仍然无法预计。至于召回产品的销毁工作也无法估计损失。
通化金马还要面临不小的处罚。据公开资料显示,4批次问题胶囊总销售收入为99.7万元。按照《药品管理法》规定,对生产、销售劣药的,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生产、销售药品(包括已售出和未售出的药品)货值金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因此,通化金马很有可能面临约100万~300万元的罚款。
此外,通化金马的胶囊生产车间已经全部被查封停产。据通化金马2011年年报显示,其生产的胶囊品种有19个,去年销售收入为8108万元,占去年销售收入的44.68%。而这些生产线什么时候开工还是一个未知数。
相对这些尚可计算的损失来说,消费者对通化金马的信任危机更是无法估量。
目前,消费者对胶囊已经产生了抵制情绪,而更多的是投资者指责作为上市公司的通化金马对这次毒胶囊事件反应太慢。
“相对来说,上市公司反而反应不是很快,因为这涉及到当地政府、药监局和证监会的部门。”一位业内人士对《投资者报》记者说道。
创新研发不足且缓慢
“通化金马与修正药业的情况差不多,企业本身没有什么知名的产品,都是靠销售和广告来拉动。”上述业内人士对《投资者报》记者这样说道:“上市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募集资金,扩大再生产,加大科技投入嘛,但是通化金马加大科技投入看不见在哪里,反而出了毒胶囊事件,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实在说不过去。”
在2011年年报中,通化金马在发展前景中阐述要加大科研力度,目前出台了《新药品开发纲要》。按照这一纲要,通化金马的目标是加大研发力度,加快研发步伐,完成化学原料药合成车间的建设,争取尽快将新产品推向市场。但是其中并没对已有的科研投入和项目进行阐述。
据公开资料显示,其他药企都是比较注重科技研发。比如,康缘药业2011年研发费用为1.6亿元,九芝堂为1800万元,通化东宝投资4.03亿元的基因重组人胰岛素注射剂三期工程已奠基。
去年5月份,通化金马董事长刘立成在2010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目前正在开发三个新药,新药科研投入占公司销售收入的3%。而去年的销售收入也是不到2亿元,其研发投入也就是不到600万元。与其他企业相比,显得颇少。
不过,通化金马对外表示自己一直在默默搞科研。目前已完成米铬列奈、匹伐它汀、比阿培南的临床,还在与科研机构联手研发国家一类新药和二类新药。
“通化金马承认自己公司的产能空间不是很大,对自己去年1.8亿元的营业收入并不满意。如今他们三个厂区加起来也只有10万平方米。所以他们早就计划于明年陆续搬到通化市二道江区一块30万平方米的厂区内,届时会将所有车间的设备全部更新,并新增加三个车间。每年实现5亿~10亿元产值才是理想状态。”熟悉通化金马的媒体人士田小蕾对《投资者报》记者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