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身工银安盛之前的金盛人寿:2011退保金同增74.84%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转身工银安盛之前的金盛人寿:2011退保金同增74.84%

加入日期:2012-6-7 6:38:00

  净亏损同增154.32%

  2011年,金盛人寿保险业务收入为16亿元,同比增长111.35%;投资收益为8705.8万元,同比增长31%

  6月5日,保监会公布了关于工行控股金盛人寿的批复,金盛人寿股权转让一事终于尘埃落定。此事缘起于2010年,已经运作将近20个月,可谓是好事多磨。

  好事多磨

  相比起国外的一些金融帝国集团来说,中国的金融机构与之最大的不同则在于分散化,融合力度不够,保险业、银行业各行其道,综合性的金融集团成为金融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2008年1月16日,银监会和保监会签署的《关于加强银保深层次合作和跨业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下简称《备忘录》),国内金融机构向着“金融综合超市”的目标前进的大门被真正的打开了。《备忘录》规定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有效隔离风险的前提下,按市场化和平等互利原则,可开展相互投资试点”。

  据保监会资料显示,早在2006年9月21日,保监会出台《关于保险机构投资商业银行股权的通知》,允许保险机构投资境内国有、股份制和城市商业等未上市银行股权。虽然作为单方面的“通行证”,但无疑是金融机构融合的一线曙光。

  截止到目前,保险公司参股银行已经有较多案例,作为典型的自然是平安全额认购深发展非公开发行股份,平深两大金融机构进行资产重组。其次国寿持有广发银行20%股权;太保斥资约48亿元溢价1.7-1.8倍收购上海农商行,并持有浙江杭州银行1亿股的股份;此外还有泰康持有湖北天门农商行20%股份,中再集团持有光大银行(601818)147万股股份,占比3.72%。

  而在2008年初正式允许出现银行和保险公司相互投资试点之前,国务院批准的银监会和保监会的联合请示文件,即“160号”文件成为先行者,文件同意银行投资入股保险公司,试点范围最后圈定为工行、建行、交行和北京银行(601169)。在此原则和基础上,《备忘录》的出台,则使得金融业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2012年6月5日,保监会批准了工商银行(601398)收购金盛人寿60%的股权申请,批准中国五矿集团公司和安盛中国公司将其持有的金盛人寿公司36.5%和23.5%的股权转让给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同时金盛人寿公司名称变更为工银安盛人寿保险有限公司。

  转让完成后,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持有金盛人寿公司60%股权,安盛中国公司持有公司27.5%股权,中国五矿集团公司持有公司12.5%股权。

  偿付能力降5个百分点

  资本市场的利益之争,使得银行参股保险公司虽然有政策支持,却也并非一帆风顺,之前便有中国银行(601988)参股恒安标准人寿告吹的前车之鉴。

  工行这次股权参控早在2010年就开始布局。2010年10月28日,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与AXA安盛、中国五矿集团公司就金盛人寿保险有限公司股权买卖交易达成协议。正可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但一直等到2012年6月份方才获批,中间经历了几多波折。从传与太保集团价格分歧导致参股搁浅,到计划“联姻”上海国泰人寿最终不了了之之后,工行最终情定金盛人寿。金盛人寿的什么“魅力”吸引工行最终投来了橄榄枝?《证券日报》保险周刊记者特地翻阅了金盛人寿近两年的年报,对金盛人寿的“家底”进行了盘点。

  2011年,金盛人寿保险业务收入为16亿元,相比较于上一年度的7.58亿元,增长111.35%。

  投资收益为8705.8万元,相比较于上一年度的6646.38万元,增长31%。投资收益中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收益为4797.89万元,为投资收益的主要部分,而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组成部分来看,主要为债券,其中包括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另外还有部分证券投资基金。

  退保金支出为6628.15万元,较之上期的3790.94万元,增长 74.84%。

  净亏损为1.96亿元,较之上一报告期的7689.16万元同比增加154.32%。

  2011年金盛人寿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55%,在2010年同比下降5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再次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其中2010年公司股东增资4亿元,2011年公司股东再度增资5亿元。

  因为规划时间已久,业内早对此有心理准备,因而一旦批复,市场反馈利好,分析普遍认为银行入股保险公司,一方面将运用自己实力进行更深层次的保险产品开发,使其更适应市场需求,将有利于产品销售渠道的拓展,另一方面保险公司稳定的资金流也将近一步强大银行的综合实力,实现互补双赢。然而正如上述《备忘录》所表述的风险管控问题一样,也有观点认为,银行和保险公司毕竟分属于不同的金融机构,不同的运作模式所产生的风险将对其形成新的考验。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