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月16日公布了定向增发预案之后,在短短5个月后的8月11日即获得了证监会和银监会的核准批文,交通银行的再融资补充资本金方案可谓是在无数“关照”之下一路绿灯,实在令其他急待再融资的上市公司看着眼红。当然,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衬出交通银行实在太差钱,如果不马上补充资本金,在资本充足率的约束下几乎就丧失了业务扩张能力,从这个角度来看,盈利颇丰的银行股真的值得长期投资吗?
当然,这并非本文的讨论重点。自从交行定向增发获得银监会批准后,就引发了股市中的一片“意淫”:你瞧,连大股东都在践行价值投资了,交行股票的内在价值还用怀疑吗?进而推广到所有银行股,这可都是今年以来监管部门推崇的价值投资典范啊,此时不买更待何时?的确,交行股价不负众望,自打获得了银监会批准后就一路小步慢牛,从最低时的4.15元上涨到了4.5元一线,接近一个涨停板,尽管股价还是略低于定向增发约定的4.55元。
连财政部和社保基金等一批“国家队”,都不惜以高于二级市场的价格再加上三年的锁定期来认购股票,交行果真是个香饽饽吗?乐观派自然会认为是这样,但我以为,交行大股东财政部认购定增股票,或许只是出于无奈之举。
首先从控股权的角度来看,在实施定向增发之前,大股东财政部持有的股权比例就已经非常低了,只有26.52%或164.13亿股,如果在交行此次增发65.33亿股的过程中,财政部还不出手的话,以增发后交行684.19亿股的总股本计算,财政部的持股比例将降至24%以下,控股权被进一步稀释,这恐怕是大股东所不愿意看到的。
这还不是最关键的问题。此次交行定增价格确定为4.55元,定价的日期还是在3月中旬,而在一季度末时交行的每股净资产就已经高达4.65元了。若考虑到定向增发实际实施时,少说也在半年之后,届时交行的每股净资产将会大大高于4.55元的定向增发价格。如果说大股东财政部不参与此次定向增发,或者哪怕是在增发后持股比例比增发前低,都将给未来“国有资产流失”留下话柄。
或许这才是交行大股东财政部在财政收入增长情况并不乐观的环境下,“大出血”增资交行的根本原因。其实,从此次交行定向增发对象清一色“国家队”的构成中不难看出,其他领域的资本并不乐意趟这潭浑水,这本身就值得二级市场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