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在泰国总理府与泰国大米出口商协会主席Ms. Korbsook Iamsuri共同签署了中泰进口大米贸易备忘录,意向五年内从泰国进口100万吨大米。
在大米进口协议签署的当口,中国政府高层向泰国方面推介中国高铁,这两件事被一些人联系起来称为“泰国米换高铁”,这样的假设如果成立,中粮看上去多少有些“跑龙套”的色彩。
中粮进口100万吨大米是“意向”备忘录,最后能不能落实,能落实多少数量,从字面上来看,变数是存在的。当然,在政府高层出席的场合,中粮反悔的可能性也不大。
另外,5年进口100万吨大米,这个数量真的不算多,平均每年20万吨。今年上半年,中粮旗下的中粮控股大米销量就有52.6万吨,中粮控股全国工厂的大米年加工能力接近200万吨,可以说,放在平常年份,中粮也许也要进口20万吨大米,这样说来,中粮进口泰国米颇有点为中国高铁出口搭台唱戏的味道。
抛开场面上的因素,从做生意的角度来说,中粮进口100万吨泰国米的盈利前景还挺难说。
中粮拥有大米进出口资格,也有人说是唯一一家,拥有垄断权利。但是过去两年,中粮的大米业务业绩很难看。今年上半年,中粮控股大米业务亏损5300余万港元,去年同期亏损7300余万港元。
中国从南到北,有各种各样的区域性大米品牌,唯独缺一个全国通吃的大品牌。因此益海嘉里和中粮这些年大把撒钱,打造各自的全国性品牌,益海嘉里主打的是“金龙鱼”大米品牌,中粮主打的是“福临门”大米品牌;从产品开发到营销推广,两家有不少类似的地方,花了很多钱,但是盈利难度大,益海嘉里和中粮都是如此,现在还是打市场、做铺垫的时候。
中粮这次打算进口的100万吨泰国米,主要品种为泰国茉莉香米、糯米、优质白米,那是要打大米的高端市场。这个市场要打开不容易,国内市场各种真假泰国米混杂在一起,价格从天上到地下,对福临门等品牌冲击不小;其次,中粮投入重金打泰国米的牌子,粮源在泰国人那儿,中粮泰国米的牌子打得越响,越有可能给别人做嫁衣。
高端产品,不做营销没戏,大作营销,又可能给别人做嫁衣,真是两难。
中粮如果要进口海外的低端大米,盈利前景倒是可能性更大。这些年,由于国内连年提高稻谷的最低收购价,农民心理预期高,惜售,稻强米弱的局面长时间上演,中国成为国际市场大米的价格高地,在低端籼米市场,国内外大米价差最高的时候一吨达到500元,也许更高。便宜的境外大米吸引力惊人,大米走私在与越南等接壤的边境地区颇为热闹,中粮拥有合法进口东南亚大米的资格,业内热议中粮沾了不少光。不过,中粮更多的资源放在国内市场的开拓上,虽然大米进口赚了钱,整体上还是亏的。国内外大米价格倒挂如果不改观,只进口高端的泰国米,中粮的优势发挥有限;如果中粮真的是为了支援高铁出口的大局,中国南车(行情,问诊)、中国北车(行情,问诊)怕是要多买点福临门的大米才够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