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A:降本增效新战略新起点_热股推荐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热股推荐 >> 文章正文

中国石化A:降本增效新战略新起点

加入日期:2013-12-11 16:41:11 【顶尖财经网】



分享到:



  瑞银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分析师(严蓓娜)12月11日发布中国石化(600028)的研究报告

  新战略:降本增效

  做大盘子公司将在今年加大力度,提高效率,并且投资长期的利润增长点,具体目标如下:(1)涪陵页岩气项目2015年产量达到33亿方(2)5大煤化工项目,1个煤制气项目,与美国天然气法化工差异化竞争(3)海外油气资产注入,在资源上减少对胜利油田的依赖(4)降低营销资本开支提高效益。由于这些项目大多不依赖于政府政策,对公司的执行力分析师比较有信心。

  环保压力推升油品升级

  业绩有超预期空间由于入冬以来雾霾天气严峻,成品油将逐步达标。分析师预计油品升级至国四汽柴油之后,可分别提升0.8美元/桶及1.0美元/桶的炼油EBIT。在Brent为110美元/桶,炼油$2.25/桶的假设下,2014年EPS可以达到0.75元/股。

  分析师对公司净利润预测基本与之前持平。

  13-15年业绩基本维持分析师预计13E-15E完全稀释EPS为0.59/0.60/0.64元/股,小幅调整-1.7/-3.2/-4.5%,若布伦特价格维持110美元/桶,2014E-2015EEPS估算至少可提升10-15%。

  估值:采用PE估值法上调目标价至5.93元/股分析师采用PE估值法,得出新目标价5.93元/股,对应2014年未稀释PE9.6倍。为了更准确地测算公司价值,分析师对上游资产采用了分区块NAV估值法,与UBS的一体化石油公司估值法一致,且更准确反映资源价值,分析师采用WoodMackenzie2P估算,假设长期布伦特价格92美元/桶,贴现率为10%,估值折价25.3%。下游业务以2013-14年均值的6.8XEV/EBITDA估算,不包含煤制气项目价值。

  公司简介

  中国石化是中国领先的一体化能源和石油公司,在东部及沿海地区居于主导地位,占中国石油总需求的74%。公司的上游石油资产和生产规模小于其下游炼油和石化业务。中国石化的盈利对国际油价、国内炼油业务利润率以及全球石化周期反应敏感。

  行业展望分析师预计由于非OPEC供应逐步增加,美国的能源效率提高,原油的长期价格将长期下降到92美元/桶。

  若成品油定价机制维持稳定,油品升级有望逐步提升炼油盈利;低价的天然气原料可能持续对大石化的盈利能力造成压力。投资理由公司的战略将逐步转移至提高效益;已经并将持续投资于更高利润的产业。公司目前有如下计划:(1)涪陵页岩气项目2015年产量达到33亿方(2)5大煤化工项目,1个煤制气项目(3)海外油气资产注入,减少对胜利油田的依赖(4)降低营销资本开支提高效益。由于这些项目大多不依赖于政策,公司的执行力分析师比较有信心。

  同时明年来看,环保压力加大各地推进国四汽油升级的速度将逐步加快,分析师预计油品升级至国四汽柴油之后,可分别提升0.8美元/桶及1.0美元/桶的炼油EBIT,将成为明年的利润增长点;同时随着成本降低,分析师预计公司的业绩也有增长空间。

  乐观情景

  在Brent为110美元/桶,炼油盈利为2.25美元/桶的假设下,2014年EPS可以达到0.75元/股;估值可达到7.1元/股。

  悲观情景

  在Brent价格为90美元/桶,炼油盈利为0.25美元/桶的假设下,2014年的EPS将下降到0.45元/股,估值下行到4.3元/股。

  近期催化剂

  公司延迟发行A股二期可转换公司债券或将获得证监会批准。

  上调目标价格

  采用新估值法分析师将目标价格由5.5元/股上调至5.93元/股,并采用新的PE估值方法(之前为分部估值法)。新目标价对应未稀释2014年PE9.6倍,接近2012年高位。原因在于:

  三季度和四季度的业绩总体较上半年明显改善,化工趋势改善。

  公司正在逐步以“提高效率”为中心的战略,降低部分地回报的资本支出,提高回报率。

  明年的业绩有改善的空间:炼油有望受益于优质优价;化工或将略有改善。

  长期增长来自于:页岩气开发、煤化工和煤制气管道建设。

  该目标水平与用分部估值法的估值一致,为了更准确地测算公司价值,分析师对上游资产采用分区块自下而上的NAV估值法(原为DCF),假设如下:

  分项目为上游油气资产估值,采用WoodMackenzie2P估算,假设长期布伦特价格为92美元/桶,以及10%贴现率;

  下游业务估值采用EV/EBITDA倍数,基于同行业平均估值,目标价对应2014年EV/EBITDA7.3倍(之前为6.8倍);

  其他投资资产采用历史账面价值;

  估值不包含公司煤制气和天然气管线项目价值。

  盈利预测调整分析师小幅下调2013E-2015E每股收益预测至0.59/0.60/0.64元/股,下调幅度分别为1.7/3.2/4.5%,分析师对公司净利润预测基本与之前持平。调整后的EPS为完全稀释后结果,13E-15E基本EPS为0.62/0.63/0.67元/股,同时,分析师下调了利息支出预测。

  新每股盈利预测低于市场一致预期(13E-14E)3-6%。主要是因为分析师的油价预测较低,若布伦特价格维持110美元/桶,2014E-2015EEPS估算可提升10-15%。

  市场预期:没有成长的企业PE估值下降

  市场普遍预期,中石化是一家没有成长的公司。对于一家没有成长的公司,市场的PE估值水平是逐步下降的,从原先的15倍下降到现在的7-8倍左右。分析师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因素在于:

  市场无风险收益率逐步上升。分析师看到的是公司信用债的利率已经达到了6.1%-7.3%;十年期国债的回购利率达到了4.52%。因此对于一家以股息收益率为卖点的公司,其收益率如果不达到5%以上,对于投资人来说是毫无吸引力的。这点也可以从中石化的A-H股的价差看的到,从2009年A/H股溢价61%,到现在折价5%。

  炼油改善空间不大。回顾2012年市场普遍认为炼油的EBIT有可能从1美元/桶,恢复到2-3美元/桶。因此给予公司较高的估值,内涵了对炼油预期的改善。而现在一切尘埃落定,基本没有改善空间。

  化工从香饽饽变成了垃圾资产。单季度中石化的化工盈利曾经创造出了125.7亿的EBIT利润;但是回顾过去的7个季度,化工的单季度盈利均值是10.59亿元。并且未来没有增长。

  公司的核心资产回报率太低,过去几年公司的资本开支不断增长,2013年前三季度的资本开支达到了869.5亿元,但是公司的净利润却长期维持在600-700亿元。可见投资资本回报率在下降。

  中石化发展战略:降本增效,做大盘子

  分析师认为从傅成玉成为中石化董事长开始已经过去了接近了3年,上市公司和集团公司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中石化的部分主要发展战略分析师在之前的报告中作出总结。除了炼化升级(脱硫)以及页岩气项目,政府政策对大多数其他项目影响不大。

  因此,分析师认为公司大部分项目能否取得成功将主要依靠公司执行能力,而不是政策支持。若项目执行顺利,分析师认为回报将颇为可观。

  对于不受政策影响,分析师认为稳定的油价及温和通胀将提供有利政策环境,将对新项目稳定运行和盈利产生积极影响。

  油品升级,业绩弹性较大

  为达环保标准,目前国内炼化企业正进行转型升级,这意味着降低汽柴油含硫量。预计2014年1月1日全国将实施汽油欧四标准,2015年1月1日柴油升级至欧四,2018年1月1日汽柴油均达欧五标准。

  现在各地基本都已经安排在2014年1月1日完全升级汽油至国四标准,且各地的提价标准大约为0.22-0.23元/升,折合310元/吨左右。

  中石化为国内唯一已具有升级至国五标准能力的炼化企业(技术由中炼化提供)由于升级成本较高,政府正上调升级后的油品价格,以带动企业积极性。中石化预期国四标准汽柴油可分别提升0.8美元/桶及1.0美元/桶的炼油盈利。

  如果最乐观的情况下,在布伦特油价在110美元的情况下,炼油达到了2.25美元/桶,2014年的每股收益可以达到0.73元/股,基本每股收益为0.75元/股。

  上游天然气气产量5年内翻倍

  分析师看好公司上游长期天然气产量增速。公司认为5年内产量可翻倍,因此2013年公司上游资本支出增长较快。分析师预期公司2013-2014年天然气产量增速可达5%-9%,2015-2016年可达20%。

  分析师预期公司天然气新增产量将主要来自常规开采、致密气以及四川和鄂尔多斯盆地的页岩气。2013年7月10日以来,国家发改委将新增天然气合约价提升1元/方,调整幅度较大,这意味着中石化新增天然气井口价将有显著提升,但风险在于公司能否将现有合约价提升至发改委最高限价。

  涪陵页岩气项目

  近期公司涪陵页岩气项目正式升级为国家级示范区,公司上调了页岩气开采目标,2015年建成产能50亿立方米的基地,实现开采量33亿立方米。

  根据国家能源局报道,目前投入试采的水平井平均单井日产量15万方,商品产量累计7300万方,页岩气质量超公司预期。分析师估算了涪陵项目的产量和成本,假设如下:

  单井产量为15万方,开采成功率为2/3,

  按照Marcellus的递减率计算;

  分析师测算中石化开采成本约为1.3元/方(投资6000万,操作成本0.3元/方),销售价格为2.4元/方(不含税,含补贴)。如果按33亿的产量计算,中石化的单位利润为1元/方,对EPS的影响为0.02元/股。

  完成目标可能性

  分析师认为目前单井产量并不低,能否达成产能目标关键在于持续时间。如果按照Marcellus的递减率,10万方的初始产量以及每口井5957万方的总产量来计算,第一年的年均产量1500万方,为达成目标,则需要在2年内打超过200口井。

  制定目标的动因

  分析师认为中石化上调涪陵项目开采目标动因有2方面:1)响应国家“十二五”规划对页岩气2015年产量达到65亿方/年的要求;2)为公司近期股价寻找催化剂。

  煤气化和煤化工项目

  详情请参见分析师Q-Series报告《煤制气是否昙花一现?》(2013年9月24日)以及《煤化工热潮蓄势待发?》(2013年11月1日)公司也正重新整合炼化产能。管理层认识到,石脑油法烯烃正面临来自北美和中东激烈的成本竞争,现正积极寻求多种方式降低生产成本,并拓宽石脑油用途,例如增加汽油收率。

  公司已开始以液化石油气和其他原料代替石脑油生产部分化工产品,将石脑油转用于生产汽油,炼化利润可由此提升2.0美元/桶。

  未来5-7年,中石化计划投入5个总产能为270万吨/年的煤制烯烃项目,2个总产能为80亿方的煤气化项目以及1条年输送量300亿方的煤制气管线。与下游石化项目相比,分析师认为上述项目盈利能力更强,预计IRR可达10-13%。此外,分析师认为多元化战略也有利于公司长期发展。

  虽然项

(责任编辑:DF050)

编辑: 来源:



    郑重声明: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改正!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顶尖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文不作为投资的依据,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发布本文之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顶尖财经网赞同或者否定本文部分以及全部观点或内容。如对本文内容有疑义,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