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领域复苏。公司常州分公司有三条光伏背膜生产线,每条300万平米的年产能。前期只开了一条生产线,由于光伏国内外政策环境的好转,增强了公司向下游销售和回款的信心,9-10月份两个月差不多有90万平米的销量,环比改善明显,未来光伏背膜业务开工率有望进一步提升,光伏领域的复苏主要是在量上为公司的业绩提供弹性。此外,公司在关键材料上的自主研发突破,比如氟膜,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外购的成本,提升公司利润率。 有机硅胶成本依旧处于低位,积极扩张下游应用领域。有机硅胶是公司的传统优势领域,特别是在汽车维修市场,与此同时,公司积极扩张下游应用领域,在汽车配套领域与轿车厂商神龙合作铺垫了4-5年,去年还只有100-200万的收入,今年预计300-400万的收入,翻倍的变化,有较大的象征意义。另外公司开始涉足建筑用胶领域,预计13年下半年开始有1000多万的收入。由于上游有机硅单体的产能大幅过剩,调整仍未看到结束的迹象,公司的原材料成本处于低位,过去两年有机硅胶的毛利率在42%-44%的水平窄幅波动,考虑到原料价格的变化趋势和公司产品的价格弹性、附加值水平,2014年我们认为这一盈利水平仍将持续。 高铁用胶复苏,电子用胶积极开拓。高铁销售大概占到整个收入的10%。比12年还是有明显改善的,自主研发的嵌缝胶使用量较大,获得的订单情况较好。广州分公司主要发展电子电器用胶,以前公司的产品基本集中在大电子领域如家用电器、LED、微波炉、显示屏等,公司通过引进技术、人才,加大对微电子、半导体及封装用胶的投入。 公司治理为经营提供保障。限售股解禁的窗口期已经过去,2012年底以来,公司经历了较多次的人事调整,目前公司的团队逐渐趋于稳定并进取性十足。今年的收入增长了20%,净利润增速在4%,主要是管理费用这块的支出。在沉淀下来的团队中引入竞争机制和与业绩相匹配的激励机制,将有利于激发企业的活力。 投资建议:预计2013-2014年公司的每股收益为0.50元、0.68元,给予18.36-20.4元的目标价,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复苏低于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责任编辑:DF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