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2月20日专电(记者潘清)作为中国内地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监管模式的一次重要改革,沪市上市公司将率先迎来信披“直通车”时代。而随着相关业务7月1日起正式实施,上海证券交易所信披监管也将由“事前把关”转向“事后监管”。
《上海证券交易所直通车业务指引》19日正式发布。所谓“上证直通车”,是指上市公司通过上交所信披电子化系统自行登记和上传信披文件,并直接提交至上交所网站及其他指定媒体披露。
上交所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也意味着上交所将调整目前的信披监管模式,减少事前形式审核,将工作重点转向集中并整合现有监管资源,对违规行为进行事后重点监管。
据了解,上证直通车原则上适用于上交所所有上市公司,但上交所可根据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规范运作程度调整业务适用主体范围。
19日同期发布的《上海证券交易所信息披露公告索引》对实施上证直通车的公告类别进行了明确。约有66%的公告类别将实施直通车,上市公司可以自行登记直接披露。从投资者利益角度考虑,上交所目前对涉及业务操作和并购重组、破产重整、退市、再融资等重大事项仍保留事前形式审核,暂不予实施直通车。
对于直通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信披违规行为,上交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区分上市公司的工作失误与恶意违规行为予以及时处理。对于多次失误、违法违规或造成影响较大的行为,上交所将根据具体情节对其采取监管措施或者纪律处分。
对于广大投资者和其他市场参与者而言,相较于传统的信息披露方式,直通车获取上市公司公告信息的方式没有变化,但获取公告信息的时间将较以往有明显的提前。为更充分发挥直通车的机制优势,提高信披及时性和市场效率,上交所还将考虑推进早、中、晚乃至交易时段的实时披露。另外,将推进直通车的适用范围逐步扩大至所有公告类别。
上市公司信披研究专家、招商证券(600999,股吧)张晓凌博士评价说,在网络已成为股票市场信息传播首要途径的背景下,大力发展电子化信息披露系统,并将电子化信息披露系统向直通式模式转型,将成为提高信息披露有效性的保障基础。
此外,电子化、直通式信息披露可以节约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成本和投资者获取高质量信息的交易成本。对于交易所而言,则最大限度降低了对市场主体信息披露的事前干预,在促进信息市场化披露的同时也节约了监管资源成本。
业界评价认为,上证直通车是顺应全球交易所信披发展趋势,对现有信披监管模式的一次改革。上证直通车推出将强化市场对上市公司的责任约束,进一步促进上市公司等市场参与者归位尽责,推动市场化改革进程。在进一步提升信披效率和资本市场整体运行效率的同时,此举也有利于推动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前瞻性、预测性信息,有助于上市公司内控治理、公司治理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