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市场互通互融取得新进展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债券市场互通互融取得新进展

加入日期:2014-1-2 3:04:52

  2013年12月27日,国家开发银行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试点发行政策性金融债120亿元,交通银行行情问诊)等6家金融机构担任此次债券发行的主承销商,债券采取招标方式公开发行。虽然临近年末,依然受到了投资机构的积极认购,承销团由47家金融机构组成,包括15家上市商业银行、3家保险公司和29家证券公司,两年期、5年期品种的中标利率分别为5.80%、5.84%,在年底市场资金紧张、交投清淡的情况下取得了较为合理的定价水平。这标志着银行间市场与交易所市场的进一步融合又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银行间市场与交易所市场的互通互融是债市改革发展的基础性工作。2008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推进上市商业银行进入交易所债券市场试点”。2010年10月,证监会、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发布《关于上市商业银行在证券交易所参与债券交易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意味着时隔13年之后,商业银行重返交易所债券市场成为现实。通知发布后,交通银行率先进入上交所集中竞价系统并完成首笔交易,成为第一家进入交易所债券市场的商业银行。

  2013年6月份,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扩大债券发行,逐步实现债券市场互通互融”。在符合投资者适当性原则的前提下,支持符合条件的债券品种跨市场交易,进一步提高转托管效率已成为市场共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和规范债券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此次国开行到上交所试点发债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债市互通互融的有力举措。而交通银行主承销首笔交易所政策性金融债,对于其承销业务而言亦是一次重大突破。

  2013年1至11月,上交所债券交易量合计55.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63%,在银行间市场资金紧张时成为了债券市场的“稳定器”。与此同时,上交所还采取了包括推出国债预发行交易、扩大中小企业私募债试点区域、调整债券交易单笔申报上限等多项措施,促进了交易所债券市场的发展。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交易所还可以从多个方面进一步加强产品创新,扩大市场规模,推动我国债券市场发展。

  首先,完善基础品种期限结构。目前在交易所发行的公司债券主要是中、长期品种,多为保险公司、投资基金等大中型机构投资者持有。然而,交易所数量巨大的小型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更愿意投资期限较短的债券,应当鼓励发行人发行短期债券品种,从而吸引更多的现金管理类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参与交易所债券市场。完善的短、中、长期债券期限结构,也可以为债券基金、券商资管等只能在交易所市场投资的小规模投资管理账户提供更加丰富的资产配置标的。

  其次,发展债券衍生品。目前,债券市场衍生品种类稀缺,无法满足各类投资者套期保值、规避风险的需求。为进一步提高交易所市场的流动性,可研究借鉴银行间市场的经验,推出利率互换、信用违约互换等基础衍生产品作为风险对冲工具。政策性金融债在债市中占比较大,是利率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考虑在国债衍生品之外发展政金债期货等衍生品,待条件成熟时再推出期权类产品,丰富利率衍生工具的种类,为投资者创造优良的风险规避机制。选择流动性较高的国债、央票、政金债等债券组成指数基金,可以帮助投资者降低费用、分散风险。同时可考虑推出存托凭证等新型产品。

  再次,扩大发行人范围。目前,公司债的发行人仅限于沪深交易所的上市公司及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的境内股份有限公司,而新推出的中小企业私募债的发行主体为未上市的、符合《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规定的中小微企业,这大大限制了发行人的范围,制约了债券的供给。主管机构可尽快推出《公司债券发行管理暂行办法》,将交易所发行主体范围延伸至所有公司制法人,实现交易所市场的扩容。

  此外,可以针对个人投资者发行通胀挂钩债券等创新品种,引入“随卖发行”等发行机制,降低大额债券的发行成本,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交易所债券市场。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