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制品行业:行业逐步好转期待浆源资源重新分配_行业研究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研究 >> 文章正文

血液制品行业:行业逐步好转期待浆源资源重新分配

加入日期:2014-1-2 18:13:52 【顶尖财经网】



分享到:



  我国血浆投放量远不能满足需求,行业处于高度景气。2011 年全国采浆量估计为3800 吨左右。2007-2010 年国内采浆量年复合增长率为11.54%,我们假设“十二五”期间我国血浆产量年复合增长率为12%左右,预计2015 年我国血浆产量为6000 吨左右。

  浆站资源决定企业未来。国内浆站资源属性明显,类似“军阀割据”,企业与地方政府博弈很强。国内献浆员信息管理系统近乎空白,无法流动献浆,进一步加剧浆源紧张。目前国内估测投浆量最大的五家企业华兰生物、山东泰邦(中生控股)、成都蓉生(天坛生物控股)、四川蜀阳、上海莱士能够占到全国投浆量的50%以上。 产品线决定企业未来。国内血制品企业生产水平参差不齐,仅有5 家企业拥有7 种以上产品,其中最多的华兰生物也仅有11 种产品,而国外企业通常都有超过20 种产品。企业如能充分利用好宝贵的血浆资源,开发利用其它高附加值的凝血因子类和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类产品,则能取得更大的效益。

  2012年基本确定为行业底部。虽然贵州浆站关停对行业冲击较大,2009年以来仍然陆续有新浆站获批。但是从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来看,贵州事件只是当地政府的个体决定,而没有形成行业性的政策风险,因此基本可以确定2012 年为行业底部。

  血液制品行业的重大收购兼并事件逐步增多。天坛生物收购成都蓉生、云南沃森收购河北大安、中国生物收购贵阳黔峰和西安回天等都使收购方的综合实力得以大幅提升。

  上海莱士不放弃收购邦和股份,我们认为并购将成为血液制品行业普遍现象。 贵州上一期采供血机构设置规划即将到期,2014年面临浆站资源重新分配:2011年7月,贵州省公布了11-14年采供血机构设置规划,关停14个浆站,减少行业采浆量约20%,700吨左右,12年至今血液制品紧张,价格处于高位;2014年即将到来,新的设置规划有望启动,或许浆站有重开机会。

  优势龙头企业胜出。建议关注华兰生物上海莱士天坛生物博雅生物,给予行业“增持”评级。国内企业中华兰生物产品线丰富;上海莱士依靠品牌效应和销售能力而在行业占据一席之地;博雅生物则是在血浆提取上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其免疫球蛋白的层析提取技术较为先进,得率高。天坛生物血液制品、疫苗均有提升潜力。

  主要不确定因素。血浆供应不足的风险,血液制品质量风险。

(责任编辑:DF120)

编辑: 来源:



    郑重声明: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改正!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顶尖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文不作为投资的依据,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发布本文之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顶尖财经网赞同或者否定本文部分以及全部观点或内容。如对本文内容有疑义,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