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港通投资逻辑与受益标的分析
在沪港通预期下受益A股的投资逻辑,机构也有了不少类似的报告,而市场的表现也在逐层递进。综合来看,对于沪市的568只和港股266只标的股来说,市场经历了“寻找A+H折价优势——对比行业龙头低估的优势——A股或港股独家特色的优势——全球企业比较模式,具有国际比较优势企业”这样几个理念的阶段。
不过,投资者对此不要简单地机械分析。如AH中A股中理论上受益的折价股并不一定能够明显填补折价空间,这也还需结合行业、市场预期等多方面因素。如4月10日,沪港通消息传出后,AH股中折价最大的海螺水泥涨停,但4月11日股价便冲高回落形成行情高点,4月11日至10月9日反而下跌了6.6%。海螺水泥作为周期股的代表,并不因为理论上的折价空间就有了较大的上涨动力,行业属性仍是更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反之,AH溢价较高的股票对于A股是风险,但对于H股则是机会。如AH中溢价最高的浙江世宝的H股,4月10日因沪港通消息当日大涨64%,其后5月初股价回落到4元,又在7月中旬最高涨到了11.5元。
总体看,正如红周刊上期头条文章总结所言,沪港通将开启全球投资者能够更有效率地在A股中捕捉中国的成长机会。而对比A股与港股的市值与估值结构,平安证券表示,除了直接受益于沪港通制度红利的券商行业外,通过两者对比,沪港通给A股带来了四个方面的机会:一是具备一定稀缺性的医疗健康和优质的TMT类公司,二是估值折价较大的主要大市值公司与金融股,三是外部投资者偏好的优质股息分红公司,如银行、公共事业等行业,四是分享国内经济成长红利的行业,如高铁、部分工程机械与军工资产等高端制造业。
此外,海通证券也分析称,若将A股全加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权重可达13.6%,中国的稳定性强和股市不断开放助推全球资金增配A股。申银万国在策略报告中也指出,资本市场国际化的一个结果就是估值体系从“中国特色”向“全球接轨”切换。“沪港通”更加深远的意义在于,全球资金配置策略发生了“坐标转换”,其着眼点可能突破先“国别比较”后选Alpha的模式,直接过渡到“全球企业比较模式”。中国的部分行业中的部分企业在全球具有领先地位,一旦全球化这扇窗打开,原来苦于没办法配置中国这些企业的资金,将重新启动对于这些公司的配置行为,这有利于国内蓝筹龙头的估值修复。
经过对蓝筹行业龙头与海外公司的综合比较,申银万国建议重点关注以下行业个股:机场(上海机场、厦门空港,国际估值水平远远高于国内)、机械(南北车、中集集团、三一重工)、医药(云南白药、天士力)、白酒(贵州茅台、洋河股份)、食品(伊利股份)、建筑工程(中材国际、中工国际、中国建筑)、汽车(上汽集团)、房地产(万科A)、交通运输(大秦铁路、铁龙物流)、钢铁、石油石化(中国石化、中海油服、万华化学)、珠宝(老凤祥)、家电(美的集团、格力电器)。
点击进入【股友会】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