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港交所总裁李小加看来,沪港通是一种可称为“转换器”或“翻译机”的交易机制。即以上海和香港两个证券交易所及背后的结算公司为对手方,尽量把两个市场“区别”里边90%的东西,在两个交易所和结算公司之间加以消化,剩下“实在不能改变”的东西,再交由双方“互相适应”,有了这套机制,进出境的投资者虽然实际上只有两个—沪港两地的证交所及背后的结算公司,却把中国千万个投资者带到了全球市场,也把世界各地的投资者引入了中国。
李小加详细介绍了沪港通的几大特点:第一,只设置一个撮合器,一个价格发现中心,本地市场的订单全部电子路由到上证所,撮合全在上海,这样不会造成A股市场出现两个中心。
第二,每天闭市后,由双方结算公司先进行结算,买的多了结算钱,卖的多了结算券,因为一个市场的买卖量基本是相等的,这样每天跨境的清算结算量将非常小,“有可能一分钱都不过境,却实现了市场的国际化。”
第三,投资于沪港通的资金是封闭运行的,不能洗钱也不能出境。中国内地投港股的钱只能以港股的形式存在;外国人投资A股的钱,只能以A股形式存在,不能进其他市场,包括房地产。这对于中国的监管来说至关重要,也是它能获批的重要原因。
第四,沪港通的循环是人民币循环。进来全是人民币,出境也必须是人民币,这也就使得人民币从贸易结算货币真正变成了世界舞台上一个大规模的投资货币。“所以沪港通对人民币国际化将是一个巨大的机会,将可能从质上带来人民币新的发展机会。”李小加描述道。
对于沪港通的“钱景”,李小加十分乐观。他预计,22万亿美元的银行资产将大规模地向资本市场转移,其中的七八万亿美元可能会流入A股市场,使得A股市场的体量在未来五到十年获得巨大增长。
攻略 内地股民如何炒港股?
基本交易规则
已有沪市A股账户的投资者,无需另行开立股票账户,只需在买卖港股通股票前,与证券公司签订港股通证券交易委托协议,签署风险揭示书等,就可以通过A股账户买卖港股。当然,没有沪市A股账户的,需要先去开户。
投资者在总额度范围内,跟买卖A股市场其它股票一样,直接在交易软件上下单即可,落盘及结算交收分别由上交所旗下的上交所证券交易服务公司以及中国结算代替完成。而且投资者买卖港股通标的范围内的联交所上市且以港币报价的股票,以人民币进行交收,中间换汇环节也由上交所和中国结算代替执行,投资者无需自行换汇。
两市主要区别
港股有“持仓费”。持有港股,投资者必须对持仓市值支付存管、代理人服务等组合收费项目。如果像在A股市场那样数年持有一股,可就亏大了。
1手股票可能有几千股。A股中,所有的股票都是以100股为1手作为最小交易单位。但是在港股,每手股票到底是多少股却完全不同,有的股票是2000股一手。投资者对此要心中有数。
实时行情收费。香港股市效仿美国,将实时股价数据作为增值的收费内容提供。所以,要想获得港股实时报价,了解买一、卖一等挂盘数据,必须付费。
股票“飘绿”才好。港股报价屏是股价上涨时显示绿色,下跌时显示红色,这刚好与A股相反。因此,内地股民投资港股,看到个股飘红,千万不要以为自己赚得盆满钵满了。
无涨跌幅限制。香港近几年的牛市固然造就了一些几年翻了十几倍的大牛股,但也有短时间股价就跌去90%的个案。
防范五大风险
第一,国际化的市场风险。完全开放的香港股市国际资金可自由进出,交易十分活跃,国际关联度高,波动较大。
第二,信息不对称的风险。目前内地居民获得香港市场的信息来源非常有限,投资者一旦选股不慎,可能受到比A股市场更大损失。
第三,融资融券风险。香港证券公司一般都会给投资者提供短期融资的保证金交易,虽可以小博大,但在市场波动时也让人损失惨重。
第四,炒作低价“仙股”风险。内地不少中小投资者都很青睐便宜的低价股,往往看哪个便宜就买哪个。结果就是投资者的钱流入企业,而投资回报可能遥遥无期。
最后,两地市场监管合作和投资者保护滞后的风险。假如出现了侵害内地投资者的违法违规行为,应该由内地还是香港法院受理,内地投资者面临着不确定的法律保护风险。
评论
夸大沪港通利好是一种YY
随着沪港通的正式到来,对沪港通的舆论炒作中也有一些不好的现象出现,比如过度放大沪港通的利好作用,甚至把沪港通视为了中国股市的灵丹妙药。仿佛沪港通一开通,中国股市的各种问题都迎刃而解。其实,把这些美好的愿景都寄托在沪港通的身上,显然不太现实。
比如,认为沪港通为A股市场引进活水,让A股市场走出慢牛行情,只是一厢情愿。根据沪港通的设计,沪港通对人民币跨境投资额度实行总量管理,并设置每日额度,实行实时监控。其中,沪股通总额度为3000亿元人民币,每日额度为130亿元人民币;港股通总额度为2500亿元人民币,每日额度为105亿元人民币。因此,在沪港通的设计里,国内市场表现为一种净流入。但实际情况是否如此,这还有待于时间来给出答案,而其中最终形成资金净流出的可能性更大。
又如,关于沪港通的开通可以让投资者树立价值投资理念以及让A股走向成熟的问题,这同样是沪港通难以承受之重。毕竟QFII制度引入中国已经有12年的时间了,12年来,QFII一直都是高举价值投资大旗的。但12年来QFII都没有让中国投资者树立价值投资理念,也没能让中国股市走向成熟,难道沪港通一开通,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过分地夸大沪港通对于A股市场发展的意义是不合适的,A股市场要健康发展最终还要靠A股市场自己。奢望一服“解药”,很可能最终只能得到一味“春药”。本报综合
(责任编辑:HN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