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沪港通降温股市长期走牛尚待深层次改革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新华社:沪港通降温股市长期走牛尚待深层次改革

加入日期:2014-11-18 22:25:20

  继首日沪指、恒指双双收跌后,沪港通启动的第二个交易日,两地市场成交依然弱于预期。不仅港股通冷淡依旧,沪股通成交金额也急剧萎缩,投资者担心利好已提前消化。不过,这一重大开放举措利在长远,其效应仍待逐步释放,内地资本市场深层次改革是股市长期走牛的重要保证。

  两地市场降温

  沪港通开闸后,两地市场连续两日均呈现高开低走的态势,继17日收跌后18日同样齐跌收场。18日,上证指数收于2456.37点,跌幅为0.71%;恒生指数收于23529.17点,下跌1.13%。

  有专家认为,沪港通活跃度不及预期,市场重新回归中小盘股行情。前期受到资金分流影响出现大跌的创业板指数反而连续两日走强。

  值得注意的是,相对于17日沪港通“北热南冷”的情况,18日沪港两地齐降温。截至收盘,沪股通每日额度130亿还剩81.55亿,投资额度占比不足40%,港股通每日额度105亿还剩97.59亿,投资额度不足8亿,占比仅7%。

  不过“北热南冷”现象依然存在,分析人士认为这是“预料之外,情理之中”,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首先是港股和A股交易规则不同,可能产生额度消耗的差异。A股采用T+1交收制度,港股采用T+0日内回转交易。由于当日沪深两地同步出现高开低走行情,不排除港股通投资者有买入后抛出的操作。

  其次,港股通设置有50万元的投资“门槛”,限制了大部分内地投资者。截至11月14日仅有15万内地投资者签约港股通,势必造成南下资金数量有限。

  第三,此前已有众多内地大型机构和大户通过其他途径参与港股投资,此番港股通参与者多为个人投资者和私募,沪股通则以对冲基金等机构居多,这导致了二者首日表现的差异。

  另外,内地与海外融资成本的差异以及对汇率风险的担忧,也使得沪港通试点初期投资者观望心态较为浓重。

  利好已提前消化

  有不少股民担心,沪港通的利好影响已经提前消化,不少投资者可能获利了结,市场短期可能以震荡调整为主。

  全国50多家私募基金的调查显示,54.55%私募认为沪港通启动对A股短期是利好,推动A股继续上行;27.27%私募认为对A股影响中性;18.18%私募则表示谨慎,认为会是利好“见光死”,市场短期有下跌的可能。

  私募基金天乙合资本董事长彭乃顺认为,A股这一轮微刺激行情的推动力很大一部分来自沪港通。由于将扫除外资投资A股的制度障碍预期强烈,因此在正式推出前带给市场正面预期,但当走到沪港通兑现之时,多头的脚步就要停下来歇歇。

  “短期来看,沪港通对A股市场的影响有限。”前海旗隆基金徐馨漫妮表示,一方面沪港通涉及的市场规模、资金额度有限,对市场的影响有限;另一方面,沪港通对A股的影响在过去的一两个月内已经提前反映,透支了所带来的利好影响。

  不过,沪港通对A股的影响远不止如此。不少业内人士认为,长期来看一定会潜移默化地对A股市场产生深远影响,是未来股市长期走牛的重要保证。

  私募基金新里程投资赖戌播表示,沪港通是A股市场走向全面开发的试验田,逐步放开额度,适时开通深港通都将接踵而来,待两地市场在规则、制度、投资者结构等方面充分融合后,沪深股市全面开放的时机就到了。

  资本市场深层次改革吸引国际目光

  其实,外资对于目前低估值A股的看好依旧。新兴市场投资基金研究公司监测的数据显示,截至11月12日当周,中国股票ETF的资金从流出转为流入,当周录得1.31亿美元净流入;同时,资金加速流入香港股票ETF,11月12日当周录得0.72亿美元净流入。报告称,沪港通启动是构成全球资金流入中国概念股的主要动因。

  野村中国股票研究部主管刘鸣镝认为,由于大量海外资金存在A股配置需求,而非交易型需求,因此大资金的关注不会是股票短期涨跌,而是中国经济转型期中的受益板块。未来将迎来一个结构性牛市,A股、港股可能出现齐涨局面。

  在不少外资看来,沪港通在两地市场之间的制度融合、投资理念融合,将改变内地市场原有过度失衡的投资者结构,“倒逼”内地资本市场深层次改革。

  瑞银证券中国证券研究副主管、首席策略分析师陈李表示,沪港通作为国内资本市场开放的重要一步,远不是终点。比如MSCI将在明年再次讨论是否将A股纳入国际指数,如此一来MSCI指数的A股个数达360只之多,远大于港股在MSCI中国指数中的139只。可以预计,如果A股纳入国际指数,人民币逐渐实现自由兑换,A股有望主导一系列国际化指数中的“中国样本”。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