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1月20日电(记者 高方圆)市场期盼已久的沪港通终于在本周一开闸了,当梦想照进现实,当两地互联互通预期兑现,从三日的市况,投资者似乎并没有看到波澜壮阔、激情洋溢的情绪与反应。
在尘埃落定归于平淡的背后,已经踏出对外开放坚实这一步的中国资本市场,在切实体会改革红利的同时,又需要直面哪些挑战,适应哪些不适呢?
交易模式待适应 估值体系将改变
T+0与T+1是投资者开启沪港通模式的第一道挑战。
以投资沪港通标的股A+H的“中国石油”为例:从17日后两个交易日的K线图可知,中国石油股份(HK0857)这两个交易日连续下跌,第一个交易日下跌0.58%,第二个交易日下跌1.04%;中国石油(601857)第一个交易日涨0.13%,第二个交易日跌1.28%。如果投资者在第一个交易日买入该H股,随后对该股的走势不看好,则在交易日当天收盘前,都可以随时以市场价卖出该股,及时止损;但在A股市场,投资者的操作受到限制,是无法在买进该股的当天交易日卖出,单纯从收盘涨跌幅度假定,买卖该A股股票可能承担的损失更大。
从国际经验来看,T+0能活跃市场,提高流动性,显著提升市场定价效率。上交所日前称,沪港通开通后,投资者的需求将对完善内地证券市场交易机制形成推动作用,会配合监管部门积极推进对现有T+1交易制度的研究评估,在防控风险的基础上开展试点。
交易模式的适应并不需要太长的时间,背倚内地潜力无限的中国经济与市场,A股的投资吸引力毋庸担忧。沪股通的到来,势必有更多的境外投资者将涌入中国资本市场。研判、学习、模仿、追随境外机构新增资金的投资偏好是此前市场各方关注的焦点,也进一步影响A股投资者的投资风格和投资策略。
沪港通开闸后短期的几个交易日来看,大盘蓝筹价值投资股并未如猜想中的受到热捧,反而是创业板、中小盘股开始反弹走高。这其中是否也预示着对境外资金的误解,其反而是更看好中国经济创新的潜力呢?
华安基金表示,沪港通等资本市场开放措施的作用下,A股市场和港股市场的估值结构将趋同,以目前的估值结构来看,大市值类股,港股存在溢价;新兴行业的成长类股,港股存在折价。
机构投资新课题 A股市场求稳定
沪港通开闸,多数机构人士预测的“沪港通额度遭秒杀”的火热情况并未出现,从目前三个交易日的交易情况来看,整体上沪港通出现“北热南冷”的格局,且交易额度出现逐日递减的情况,这一情况反映了市场短期的观望态势和谨慎情绪,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正体现了机构投资者的成熟与进步。
高盛中国首席策略分析师刘劲津表示,如此前预期,北上买入沪股的投资者以对冲基金为主,资金金额较大,此前该类机构已对A股有一定的了解;而大型机构资金的建仓时机选择并不盲目,很多机构也还需要处理法律上的安排,不在启动初期参与沪股通的交易并不代表今后不进入,而未来仍然会有增长的空间。
与此同时,对于内地市场与内地机构投资而言,如何摆脱机构散户化,长期资金短炒成风的陋习,学习境外机构资金的价值投资、长线投资理念,将是当前需要思考的新课题。
汇丰银行预计,沪港通开启后,目前仅占内地市场15%的机构投资者,将在中国股市变得更加活跃,而外国投资者能通过沪港通以及合格境外投资者计划等现有渠道,在未来3至5年内将A股的机构持股比例推高至少5~8个百分点,对于A股市场逐渐摆脱大涨大跌的不稳定格局意义重大。
沪港通中,对于港股通个人投资者的投资门槛高达50万,这一门槛将许多有投资港股需求的小散们拒之门外,为了满足这些有投资需求的小散民,市场便摧生出ETF基金等新产品,有业内人士称,未来将有更多的衍生品产生,为市场提供更多的投资渠道,机构投资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再次 ,目前多数机构的QDII额度处于用足状态,由于QDII额度有一定“天花板”限制,机构资金对港股的投资热情并未得到充分释放。而“沪港通”的启动,无疑为其提供了进入港股的新通道。另外,沪港通交易额度远超过去的QFII规模,这将导致以往很多必须通过地下钱庄进入内地市场的热钱可以光明正大地投资内地股票。
直面境外市场竞争 监管需要国际范儿
沪港通的开闸不仅仅是开拓资金通道,加速A股市场投资品种的丰富和创新,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外开放,迈开国际范儿的步伐,倒逼监管体系、市场秩序能够更规范、更健全。
此前,A股市场备受投资者诟病的上市公司信披造假、内幕交易、价格操纵等违法违规行为屡有发生,但随着沪港通的到来,投资者拥有了另外的投资选择通道,而且伴随着国际化进程的推进,这样的选择将更趋多样化、便利化。投资者用脚投票将走进现实。
对于监管层和市场建设方而言,直面竞争,改进自我是没有退路的选择。从此意义上而言,沪港通的开通,将有助于中国资本市场的有效监管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A股将进入国际配置,我国证券市场国际监管的合作与协调将日趋完善。
为保证沪港通顺利开通运行,证监会投资者保护局近日表示,将从加大沪港通相关政策法规宣传力度、加强投资者风险教育、优化投资者诉求处理和服务等三个方面做好相关工作,并明确表示要不断完善沪港通投资者诉求处理制度流程,为境外投资者提供与国际接轨的投诉渠道。
上交所首席经济学家胡汝银表示,未来沪港通所产生的互动和连锁效应,不仅表现在估值,更将深刻地体现在内地资本市场制度、理念、交易机制、产品线和监管等诸多领域与国际市场的全面接轨。
台湾《中国时报》在《沪港通象征大陆国际化》一文表示,沪港通的顺利开通深刻表明,中国这个大市场正在逐渐统一,融为一体,使大陆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最终实现金融市场国际化、现代化。
作者:高方圆点击进入【股友会】参与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