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证券入亚入欧创新发展模式,回甘5年前大福_公司信息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公司信息 >> 文章正文

海通证券入亚入欧创新发展模式,回甘5年前大福

加入日期:2014-12-22 9:46:32

通过不断的外延式扩张,海通证券行业排名(按净利润)由2005年之前的20多位不断提升至目前稳定在行业第2位的水平。

理财周报记者 章银海/上海报道

从原来的中小券商到如今行业第二,并购、整合成为海通证券发展壮大的主要方式。

如今,正在积极布局海外业务的海通证券依然延续其成长模式,近日,其先后宣布收购亚洲独立股票研究机构Japaninvest和圣灵投资银行。

不过,对于此次收购市场显得并不看好。除了所购标的资产不佳外,后续的业务和人员整合也有待观察。

海外扩张布局

近年来,券商传统的经纪业务受到多种因素冲击和挑战,行业转型迫在眉睫。除了大力发展信用业务、新三板业务、互联网金融等领域外,积极向海外拓展布局也是各家券商的着力点,海通证券便是其中之一。

日前,海通证券宣布称,公司将通过全资子公司海通国际控股拟以3.79亿欧元的价格向Novo Banco,S.A.(以下简称“Novo Banco”)收购其拥有的Banco Espírito Santo de Investimento,S.A.(以下简称“BESI”,即圣灵投资银行)的全部股份。

“这次并购是海通先亚太后欧美海外并购战略的具体实施。”海通证券董秘金晓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收购将促进公司业务的国际化,拓展其地域覆盖。

据了解,BESI为一家在葡萄牙成立的私人公司,在巴西、英国、印度、墨西哥等多个国家拥有控股核心子公司,提供诸如企业融资、资本市场、项目融资、私募股权及资产管理等不同的金融产品及服务。

对于此次收购的影响,海通证券方面直言将为公司带来独特的战略价值。不仅有助于公司进一步完善跨境业务平台,提升对客户的综合服务能力,而且双方可以共享销售渠道、融资资源及客户关系,加强交叉销售。

海通证券通过此次收购后在伦敦、纽约、马德里、新加坡、东京等全球最重要的金融中心都已布局落子,全球化平台初步形成。

事实上,这已经是海通证券下半年以来第二笔海外收购项目了。11月底,海通国际宣布以约1.2亿元现金收购亚洲独立股票研究机构Japaninvest。

市场人士认为,对Japaninvest的收购明显加快了海通国际全球化的步伐,未来公司有望借助Japaninvest研究服务建立的广泛机构客户基础,在企业融资、收购兼并、资产管理等方面不断拓展新的业务机会。

市场并不乐观

从动因上来看,海外收购对海通证券颇为有利。但对于收购标的以及未来发展情况,市场显得并不乐观。

“虽然BESI在葡萄牙投行中处于前列,但是其大股东在处置资产时曾将其一分为二,海通收购的是信用等级不高的那块资产,存在较大风险。”中西部地区一家中小券商行业研究员向理财周报记者表示。

据了解,今年7月圣灵投资银行母公司圣灵金融集团曝出财务危机,圣灵投资银行股价受累暴跌。随后葡萄牙央行宣布对深陷财务困境的圣灵投资银行实施救助,向圣灵投资银行注资49亿欧元,并将该行一分为二,拆分为“不良银行”和“新银行”两部分。所有存款、优先债和大部分资产将被转移至“新银行”,并在接受重组后被重新命名为Novo Banco,最终将被出售,所得款项用以偿还欧盟和IMF的救助贷款。

有投资机构认为,今年上半年圣灵投资银行提取42.5亿欧元进行坏账拨备,在欧洲经济尚不太稳定的情况下之后可能还会提取拨备。对于收购价格是否充分反映了拨备风险显然有所怀疑。

理财周报记者注意到,海通证券在宣布收购BESI方案的同时,还审议通过了《关于为子公司提供融资担保的议案》。

议案显示,同意公司或公司下属子公司在交易完成交割后为BESI、其下属子公司或成立的SPV提供融资担保,担保金额(余额)不超过8亿欧元,担保期限不超过5年。

值得注意的是,BESI由于坏账成本上升,BESI 2013-2014.H1ROE 分别仅1.15%和0.8%,上半年净利润250 万欧元、相当于海通上半年净利润0.7%。而海通证券上半年收购恒信金融集团以后,公司业务及管理费支出达到25.6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2.36%,是拖累公司上半年业绩增速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外,金融机构之间的整合一直都是国际并购中的难点,此前瑞士信贷收购帝杰证券,野村证券收购雷曼兄弟在欧洲和亚洲的资产之后,都曾出现核心人员流失的情况。市场对于海通收购BESI的后续情况并不看好。

瑞银证券就是其中之一。海通证券宣布收购方案后,瑞银将其评级降至中性。“海外并购更为复杂及如何与国内业务形成协同难度更大,我们认为并购后的整合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并购成长跃升行业第二

截至2014年9月30日,海通证券总资产、净资产分别达到2431.5亿元、656.63亿元,实现净利润49.49亿元。从规模上来看,海通证券仅次于中信证券,处于第二的位置。但回顾海通证券的发展历程,并购无疑是其成长的主要方式。

海通证券是我国成立最早的证券公司之一,其前身为1988年成立的上海海通证券公司,早期在行业内处于中小券商行列。

2005年证券行业大整合浪潮中,海通证券通过托管甘肃证券、兴安证券迅速扩大了规模;2007年7月成功借壳上市,并于同年12月定向增发募资260亿元,净资产增厚897%;2009年收购香港大福证券,随后实现H股上市,融资约115亿元,净资产增厚30%;2013年成功收购中国外资租赁企业中排名第七(按注册资金)的恒信金融集团。通过不断的外延式扩张,海通证券行业排名(按净利润)由2005年之前的20多位不断提升至目前稳定在行业第2位的水平。

集团化和国际化发展是如今海通证券的战略方向,公司高层直言,本集团一直有意物色机会以扩展现有业务。

“公司战略上非常重视境内外并购,并积极探索新的融资模式。海通证券目前首要工作是深化国际化战略布局、拓展境内外并购,关注公司未来可能的并购;其次是探索新的融资模式。”瑞银证券研究认为。对于标的收购的标准,海通证券方面在接受机构投资者调研时直言:“有现金流、有品牌、有自生存能力、与海通业务线互补、能够控股、尽量不摊薄ROE,地域上先亚太后欧美。”

海外业务方面,海通证券以海通国际作为平台重点开展。从起步至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数据显示,2013年海通国际控股经纪业务交易量位列香港B类券商第17位,较2012年上升4位;同时,海通国际控股承销业务在中资券商中较为领先,成功完成银河证券、中石化炼化等大型IPO项目,港股IPO承销家数位居中资券商第二位;RQFII额度累计获批57亿元,以RQFII、QFII及RQFLP为契机,推动各类投资产品的设计和创新,资管规模达到112.7亿港元,同比增长74%。

(理财周报)

编辑: 来源:理财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