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沪港通”横空出世,受消息影响当日A股蓝筹反响强烈,沪指及香港恒生指数大涨。分析人士认为,金融改革试验田的“沪港通”实施对国内基金公司QDII业务来说既是机遇也存风险,虽不会给QDII业务造成挤压影响,但拓宽投资渠道也使得QDII亟需提高“内功”迎接挑战。
专家认为,“沪港通”启动加大了A股市场对外开放的程度,资金在规定范围内流入市场化较高的场所,倒逼A股市场交易制度进一步完善;同时交易规则也有必要与国际规则接轨。
A股市场游戏规则进一步规范的同时,投资者的投资渠道也获得新拓展。目前已批准100多家QDII,其中重点投资香港市场的QDII有20只,QDII-ETF联接基金7只。2013年基金年报显示,香港地区投资市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超过50%的QDII基金共14只。可以预见的是,“沪港通”的开通,将给借助香港市场的多元化配置资产的个人投资和机构投资者打开了新的想象空间。
“自从首批QDII出海遭遇腰斩以来,个人投资者普遍对该类产品缺乏好感,且后续发行的新产品规模有限,存续产品不断遭遇赎回压力,也让QDII产品对客户吸引力锐减。”某合资基金公司负责人认为,由此在金融市场开放力度加大的背景下,资深投资专家可以在内地筹集资金,帮助客户在香港投资于优秀的基金产品,而使内地基金QDII业务无法实现自己的价值。
因此,QDII内功修炼显得十分迫切。东航国际金融研究中心分析师寥料认为,过去QDII基金分散风险作用发挥得并不好,主要原因在于:第一,全球市场联动愈发紧密已是不争的事实,海外资产配置需重逻辑依据;在全球股市低迷时,各地股市相关性还会增加,这确实降低了全球配置对冲风险的作用;第二,国内QDII基金在投资市场上主要侧重于香港地区,而香港市场走势和A股市场联系又十分紧密,因而分散风险作用不够明显。那么,QDII的配置意义不容忽视。
另外,借鉴中国台湾QDII业务发展历程,有学者也给予了三个方面的提高建议:一是人才培养、二是产品设计能力、三是专属的销售渠道。
“基金公司QDII业务需要找到自身优势,并扬长避短,才会乘风而起。”熟悉QDII业务情况的基金业内人士认为,不能直接参与与海外机构的竞争,势必导致部分QDII产品遭遇市场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