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沪港通渐行渐近,各路机构都想抢占先机,筹划推出跨境投资的产品。
“我们公司的产品部已做了很多套产品方案,准备在未来推出跨市场投资的沪港通基金产品。”景顺长城基金公司一位内部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
据其介绍,当前的QDII产品全部投资于海外市场,不能投资A股市场。但等到沪港通推出时,景顺长城希望能有一只可以同时投资A股与港股两市的基金产品,以帮助投资者实现跨市场的资产配置。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推出跨市场投资的沪港通基金是基金公司的一致设想,上投摩根、招商基金等均在筹划相关产品。
“我们在研究可以同时投资上海和香港两地股票的基金产品,既可以套利,又能投资两地的稀缺品种。”一家合资基金公司投研人士说,沪港有一批同时在两地上市的投资标的,他们倾向于在A股部分选择较H股折价较多的股票,在H股中则挑选香港市场的成长股。
这位投研人士举例,港股有一批中小市值的H股,其估值较A股有一定折价。
例如,新华制药(行情,问诊)(00756.SZ)A股价格是8.86元/股,H股的价格是4.68港元,相当于3.72元/股。A股较H股的溢价率达到了83.91%。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虽然基金公司已着手设计沪港通基金,但由于沪港通制度中还有很多细则尚未公布,这类产品短期内很难面世。
除了公募基金,一向嗅觉灵敏的国内私募基金同样在酝酿跨市场投资的产品,不过,他们并不想坐等沪港通放行。
“最近,很多私募基金问我们能否做海外市场的股票收益互换业务,他们想通过这种方式去投资港股。”深圳一家大型券商场外市场部人士说,私募希望在沪港通开闸前,率先推出能跨境投资的产品。
所谓“股票收益互换”,是指机构与券商根据协议,约定在未来某一期限内针对特定股票的收益表现与固定利率进行现金流交换——即甲方向乙方支付固定利息,而乙方向甲方支付指定的股票收益,进行互换。
打个比方,假设深圳某私募看好港股中的新华制药,他与券商A签订一份约定在未来三个月内进行固定利率与股票收益的协议。那么,券商A在港股市场买入新华制药,持有三个月后的股票收益与私募支付的固定利率进行互换。
“通过固定利率与股票收益互换,资金在国内的私募基金,可以投资港股市场的上市公司,达到跨市场投资的效果。”前述大型券商场外市场部人士说,股票收益互换属于券商柜台(OTC场外市场)产品,在香港市场亦是很常见的业务。
当内地私募还在摸索打通A股与港股跨境投资的路径时,香港市场的对冲基金已经“甩开膀子开工”。
“我们正在和内地一家券商准备推出跨境投资的产品,预计8月底就能发行。”香港一位对冲基金人士透露,该产品在国内发行,可以同时投资A股和海外市场。其中,海外部分的投资需要采用股票收益互换的方式来操作。
“我们找了一家可以做海外资产收益互换业务的券商合作,他们在海外帮我们买股票,到期再把股票收益换回来。”前述香港对冲基金人士称,海外的投资范围包括香港、台湾、日本等亚洲市场的中概股以及部分当地公司,此外,会投资美国上市的中概股。
据记者了解,这家对冲基金在香港已经有几只运行多年的全球化对冲基金产品。而这次面对A股投资者推出全球基金,其最大的特点是可以投资A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