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专户子公司倾巢调研沪港通标的池私募密谋借道过桥_主力研究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主力研究 >> 文章正文

公募专户子公司倾巢调研沪港通标的池私募密谋借道过桥

加入日期:2014-8-4 8:49:26

理财周报记者独家获悉,在境外投资有成熟经验的基金公司,的确有意向跟随沪港通上线的时机,通过旗下子公司发布新产品,为投资者定制个性化服务。

坊间早已流传,内地、香港两大资本市场期盼已久的“沪港通”将在今年10月正式启动上线,而更精准的时间被定格在10月13日。

距离10月份只剩下两个月,投资者对于沪港通的热情愈发高涨,此前颇为低调的公募基金,如今已经悄然行动。理财周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已经有多家公募基金公司着手调研工作,重点放在沪、港两市交易制度的研究,以及投资者热情和未来交易标的等方面。

有关沪港通的消息越来越多,甚是热闹,火热的外表下,却是冰冷的另一面。根据理财周报记者的调查情况来看,目前,公募基金针对沪港通专门设计新产品的可能性非常小,而对于现有产品投资逻辑的调整,也不会出现大动作。

一位大型公募基金内部人士亦透露,公募不会针对沪港通做出太过实质性的动作,专户、子公司很大可能先行启动。

基金公司着手调研

近期,大量由公募基金对外发布的调研报告表明,公募把目光投向“沪港通”良久。在公募基金的研究范畴内,受“沪港通”即将启动的影响,相关领域潜在的投资机会被各家公募基金分析了个遍,这种无死角的分析、鉴别,令所有投资机会无处遁形。

事实上,公募基金内部的调研、论证,几个月前就已悄然行动。

沪港通概念推出不久,大成基金就展开了全方位的研究。据大成基金方面介绍,针对沪港通,公司在投研部门进行了多次专题研究,并邀请国内知名投行,以及香港相关金融机构参与研讨,内容包括港股市场投研分析、交易规则以及相关策略的培训和学习。

这家在香港设立了子公司的公募基金,对于港股的研究和交易都拥有积累了一定经验,同时通过专题立项研究以及邀请国内外优秀卖方路演,已经做好了应对沪港通的准备。

另一家也在香港设立了子公司的公募基金——招商基金,也直接或间接地对一些境外投资者摸底调研。调研中他们发现,随着政府的微刺激逐渐产生影响,海外投资者普遍预期中国宏观经济增速在二季度已经探底,有环比改善的趋势,投资者加仓中国意愿明显。此外,恒生国企指数已经有超过20%的反弹,但A股还未明显反应,海外投资者希望借助沪港通来配置中国国内市场。

同样与香港市场紧密联系的还有景顺长城。

景顺长城内部人士介绍,自4月10日证监会与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管委员会发布联合公告、公布沪港股试点正式获批以来,景顺长城就开始研究沪港通业务给公司带来的新的产品机会。其中,景顺长城由产品开发部牵头筹备沪港通产品方案,其间在公司内部及与股东方景顺香港进行了多次沟通与论证。产品研发阶段也积极与公司主要合作银行渠道进行了沟通,新产品在设计阶段也考虑到了投资者的需求。

不难看出,在香港设立了子公司或者有香港股东背景的公募基金,在对沪港通的准备中,先行一步。此外,这类公司往往拥有QDII资格,因此,他们对于香港市场更加熟识,显然走在了前列。

值得注意的是,沪港通并非大中型基金公司专属的研究领域,一些规模较小的基金公司的节奏也在加快,华润元大基金的投研团队针对沪港通对A股市场的潜在影响进行了评估分析,同时还对沪港通潜在受益股票进行了梳理。

华润元大内部人士介绍,近期拜访了一些境外的机构投资者,他们发现,总体而言境外的机构投资者对沪港通的热情较境内的机构投资者更高,体现出一定的“外热内冷”的特点。

“当然也有一些国内的基金公司正在着手布局包括沪港通在内的跨境产品,尤其是一些大型基金公司可能会重点布局沪港通基金,而中小型基金公司很多还没有获得QDII额度,暂时可能还顾不上开拓海外市场。”这位华润元大内部人士说道。

券商紧闭口风

相比于公募基金,券商的风头更劲。

早在4月29日,证监会就发布了关于沪港通《业务试点方案》征求意见稿,随后的6月13日,证监会又发布了《沪港通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试点若干规定》。

证监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18日,内地、香港分别有90家、215家券商(经纪商)申请参与沪港通试点。

事实上,自4月10日沪港通联合公告发布以来,券商就积极参与了沪港通筹备的全程。7月21日、24日,上证所先后在北京、广州组织了沪港通讲师培训班,两场培训都得到了券商的高度重视。据一位业内人士介绍,沪港通10月13日正式上线的消息,也是从这一轮培训上传出的。

然而据沪上一位券商人士透露,此前在沪港通方面较为高调的券商,在本次上线传闻扩散后,口风也变紧了。根据他的描述,上证所对于“沪港通10月13日上线”的传闻进行了辟谣,并对券商提出了相关规定,此后,一些券商对于沪港通业务谈之甚少。

在一位公募基金人士看来,沪港通政策的推行,更多的是利好券商业务,以及便利个人投资者直接进行海外证券投资,对于公募基金的发展空间不是非常大,“券商争夺沪港通试点资格时会更加积极。”

尽管券商收紧了口风,但据这位公募人士介绍,临近10月份,券商们发力更狠,“不少券商一个多月前就对海外投资者进行了详细的访谈,了解海外投资者的兴趣点,8、9月份内地还会进行两次全网测试,届时也将确定试点券商的范围,首批肯定是大型券商。”

的确,进入8月份,全网测试的时间也渐渐临近。据了解,上海证券交易所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也将于8月11日组织市场进行港股通全天候测试环境联合测试,内地、香港此前申报试点的305家券商将全部参加测试。中登公司日前也表示,全天候测试将于8月11日启动,9月进行全天候演练。

事实上,先后两次的测试、演练,主要目的就是攻克沪港通上线后的技术难题,同时,沪港通业务8月份在香港进行推介后,9月份还将进行全球推介。另据上述业内人士透露,就在上线时间传闻后不久,港交所也举行了培训讲座,在他看来,无论是培训,还是全网测试,两地几乎都在保持同步节奏。

尽管沪港通正式上线时间没有得到官方确认,10月13日上线的消息也被辟谣,但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按照目前公布的信息来看,沪港通极有可能于10月份正式上线。

公募无意发新产品

从表面上看,券商、公募基金都在积极备战即将到来的沪港通,而深入到机构内部,理财周报记者却发现,公募基金远没有券商那般火热,尚未有实质性进展。

北京多位公募基金人士向理财周报记者坦承,公司内部除了对沪港通制度做了一系列研究外,再也没有其他动作,至于对现有产品投资逻辑进行调整、甚至是新发一只针对沪港通的公募产品,都没有可能。

“政策没有完全落地,我们也不会急于研发新的产品,况且目前来看,沪港通对市场并不会带来更大的影响。”一位北京公募基金人士说道,新发产品仍存在其他风险,比如A股和港股市场存在一定的差异,而且国内基金公司的投研人员对港股不是十分熟悉,在选股和投资上难度很大。

理财周报记者发现,目前公募基金研究沪港通业务时,多会拿QDII产品做比较,以期通过从QDII的投资经验中找寻布局沪港通的路径,尽管诸多公司已经得出研究结果,但在布局沪港通业务的道路上,仍不见实质性进展。

大成基金此前就对沪港通和QDII产品进行了对比调研,其也总结道,诸如港股通目前没有涉及参与一级市场的机制,而QDII可以参与海外新股发行等等的区别。

但大成基金方面坦承,QDII制度与港股通制度相比,对于基金公司来说QDII产品设计空间更大,也更加灵活;而沪港通对于基金公司目前在产品设计上的空间不大,“我们会关注沪港通的开展情况和政策调整情况,在有市场机遇的时候再推出合适的产品。”

广发基金内部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更是表示,广发对于沪港通比较平淡,“因为本身我们也有子公司在香港那边,所以对港股的研究是一直都有的,我们肯定是不会专门为了沪港通去发一些相关的产品,不会专门去追逐那些概念股,该怎样还是怎样,主要还是看基本面。”

相比而言,景顺长城是少有的表态要推出沪港通概念产品的公募基金公司。

景顺长城方面表示,目前公司正在积极备战首批推出沪港通概念产品,不过目前由于沪港通最终法规还未出台,因此在产品设计方面公司内部做了多手准备,充分论证各种可行方案,最终会根据监管部门公布的业务规范修改产品方案。

“与QDII产品全部投资于海外市场相比,在法规允许的情况下,景顺长城希望未来沪港通概念产品能够充分综合A股与港股两市投资优势,将跨市场概念注入到新的产品中,帮助投资者通过沪港通产品实现一站式投资管理服务,无需自己进行(A股、港股)投资组合配置。”景顺长城内部人士说道。

专户、子公司或先行启动

就在公募基金尚无意针对沪港通发布新产品时,沪港通却对当前的资本市场带来了明显的影响。

在沪港通带动下,蓝筹股近期表现抢眼,在业内人士看来,蓝筹股之后,A+H股也将因沪港通获得利好,这些异动会令公募基金对现有的产品进行调整吗?多家公募基金表示,目前不会因为沪港通的变动,在大方向上对现有产品进行调整。

对于目前公募基金的表现,华润元大方面的调研结果也显示,短期内沪港通对A股市场的实质影响有限,可能不会有大规模的资金流入A股市场,一是沪港通总量较小,沪港通中的沪股通总额度为3000亿人民币,占沪股通股票流通市值的2.2%左右,二是沪港通初期受一些技术细节的限制,这些限制包括卖出股票交易限制、股东配股权利限制、税收细节待明确等。

在招商基金国际业务部副总监牛若磊看来,目前的产品受到契约的约束,不会因为沪港通的政策进行大规模的调整,“但我们会密切关注沪港通的潜在影响。”

一位广发基金内部人士也表示,总体上公司还是沿袭以前的思路在调整行业和个股,大的方向是不变的。“我们不会因为沪港通短期的表现,就去转化这样一个大的逻辑,我认为是没有必要的。除非我们认为这种阶段性的机会时间比较长,幅度比较大,我才有可能去转化。”

包括华夏、嘉实、工银等在内的大型基金公司接受采访时也表示,不会因为沪港通概念,短期内对现有产品的投资逻辑进行大调整。

不难发现,在沪港通大热的背景下,却是基金公司对现有产品的冷静对待,既不会轻易调整,更不会短期内发行沪港通基金产品。

但是,多位接受理财周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透露,虽然公募方面没有太大动作,但是不排除公募公司的专户以及旗下子公司先行推出针对沪港通的新产品。

理财周报记者也独家获悉,在境外投资有成熟经验的基金公司,的确有意向跟随沪港通上线的时机,通过旗下子公司发布新产品,为投资者定制个性化服务。

而北京一位私募人士亦向记者透露,以往私募就有借道公募基金QDII通道投资境外的成熟先例。虽然沪港通细则还未公布,但目前来看沪港通总额度有限,即便公募基金没有大动作,私募也会把握这个机会,具体操作模式可能与以往借道QDII相同。

不过,另一家私募机构却表示,该公司不打算推出相关的产品,一方面沪港通开放的规模很小;另一方面,股票的先期反应已经产生了,后面再推出相关产品的意义已经不大。

相关专题:最后一位元老离开 华夏基金不再长青(2013-06-04)

经济良好,打压金银
标签: 景顺长城 公募基金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