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上交所分别将在8月底及9月13日展开沪港通全网测试
上交所揭晓港股通测试时间表 内地香港券商将同时演练
沪港通联网演习月底启动 联手全天候测试8月11日先行
港交所或敲定沪港通时间表
五方面解析沪港通带来的投资机会
食品饮料行业8月月报:沪港通推动行业下半年扬帆再起航
复制外资沪港通布局 机构紧急调研QFII选股路径
国际资本借道加速进入A股 QFII和RQFII再添生力军
重上2200点挣脱底部沼泽 八大牛股初露锋芒
上交所分别将在8月底及9月13日展开沪港通全网测试
8月5日获悉,继港交所下发沪股通演练方案,上交所也于近日确认了港股通测试部署情况,上交所分别将在8月底及9月13日分别展开两场全网测试。全网测试若顺利通关则意味着沪港通技术层面已经就绪。
上交所昨日向各家证券公司下发了《关于开展港股通技术系统测试的通知》。通知显示,港股通测试计划于8月11日至9月30日期间持续开展,并将分为三大阶段,全天候测试、接入测试和全网测试。
全网测试是沪港通业务启动的关键一步。该轮测试将分为两个阶段。其中,8月30日至31日为港股通的全市场功能测试,主要测试内容为港股通的交易申报、成交返回、行情、过户等即相应的登记结算业务。9月13日,上交所将另行组织港股通的全市场性能及切换测试,主要测试检验港股通技术系统的压力、容量及稳定性。不过,只有顺利完成全天候测试的券商才能申请参与全网测试。全天候测试开放时间为8月11日至9月底,测试内容为港股通业务的全部流程。
上交所表示,此次测试的目的是检验各方技术系统对港股通的准备情况和可用性。事实上,港交所昨天也下发了沪股通的仿真市场演习方案。两个交易所测试时间、测试方案及内容大体一致。这也意味着8月底内地和香港券商将同时进行沪港通演练。
上交所揭晓港股通测试时间表 内地香港券商将同时演练
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王晓宇)沪港通进入全力冲刺阶段。继港交所下发沪股通演练方案,上交所也于近日确认了港股通测试部署情况,上交所分别将在8月底及9月13日分别展开两场全网测试。全网测试若顺利通关则意味着沪港通技术层面已经就绪。
上交所昨日向各家证券公司下发了《关于开展港股通技术系统测试的通知》。通知显示,港股通测试计划于8月11日至9月30日期间持续开展,并将分为三大阶段,全天候测试、接入测试和全网测试。
全网测试是沪港通业务启动的关键一步。该轮测试将分为两个阶段。其中,8月30日至31日为港股通的全市场功能测试,主要测试内容为港股通的交易申报、成交返回、行情、过户等即相应的登记结算业务。9月13日,上交所将另行组织港股通的全市场性能及切换测试,主要测试检验港股通技术系统的压力、容量及稳定性。不过,只有顺利完成全天候测试的券商才能申请参与全网测试。全天候测试开放时间为8月11日至9月底,测试内容为港股通业务的全部流程。
上交所表示,此次测试的目的是检验各方技术系统对港股通的准备情况和可用性。事实上,港交所昨天也下发了沪股通的仿真市场演习方案。两个交易所测试时间、测试方案及内容大体一致。这也意味着8月底内地和香港券商将同时进行沪港通演练。
某大型上市券商资深创新小组负责人对中国证券网记者表示,从目前沪港通总体进度安排看,沪港通在今年10月推出的可能性很大。全网测试就是通关测试,全网测试通关意味着沪港通技术层面基本就绪。现在仍有一些技术细节仍待解决,比如在结算方面,港股卖出资金何时能用于A股买卖等尚未有争议。
7月底,有消息称沪港通业务将在10月13日推出沪港通业务,而这一预计时间与4月10日由中国证监会与香港证监会刊发的联合公告中提出的“从本联合公告发布之日起至沪港通正式启动,需要6个月准备时间”非常吻合。资深业内人士表示,尽管上述时间点被否认,但从联合公告发布时间推测,预计最终落地时间相距不远。
数据显示,截至7月18日,内地、香港分别有90家、215家券商(经纪商)申请参与沪港通试点,分别占各自市场拥有经纪业务资格会员(参与者)总数的91%和43%,这也意味着内地拥有经纪业务牌照的券商绝大部分已经申请开展沪港通业务。(中国证券网)
沪港通联网演习月底启动 联手全天候测试8月11日先行
8月11日开启的港股通全天候环境测试联合测试,将成为沪港合作的里程碑。
据记者独家获悉,8月中旬到9月中旬,两家交易所的测试时间表已经敲定。
而8月4日有媒体报道亦称,港交所已发布沪港通时间表,香港首批参与机构将在本月23日及24日确认系统准备就绪,本月30日和31日启动两地联网演习。
合作里程碑
港交所与上交所“二重奏”的步调越来越和谐。
“上交所将于8月11日启动全天候测试环境联合测试,该环境将与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及港交所相连,可以供客户日常模拟测试。”接近上交所人士表示,“港交所会参与进来,对这个测试的支持将延续到9月12日,刚好一个月。”
全天候模拟测试结束后,紧接着便是港交所9月13日到9月14日的危机应变演习,一旦模拟系统遭遇事故,各机构须紧急退回后备系统。
而在此一周后,便是港交所最后一次市场演习,沪港测试协调性可见一斑。
事实上,对于上交所辖内的各个机构来讲,港股通测试也一直在低调前行。
“试点初期,开市前投资者仅允许输入竞价限价盘,持续交易时段仅允许以增强限价盘进行买卖,且不可附加全数执行或立刻取消命令。”沪上某本地证券公司后台人员表示,“沪港通只能在沪港两地均为交易日且能满足结算安排时开通,所以内地投资者还是面临一定时间窗口的局限,再考虑到香港市场有可能发生大幅波动(没有涨跌停板),其实还是许多工作要做,有了应急预案才能保护好内地投资者的利益。”
据记者了解,资金门槛、证券组合费、风控资金的收取、佣金费率等相关问题,是券商的重点关注问题,沪港通的准备进程亦远非一条坦途。
“现在各大券商已开始动员营业部招徕客户,但最关键的门槛和费用问题还不能明确落实。”湘财证券上海营业部人士表示,“虽然50万元人民币的资金门槛已经确定,但具体计算口径仍没有明确。”
“要把可能的出血点都堵住,不能开了新业务还没赚钱就先交学费。”北京某券商后台测试人员表示,“现在有四种可能造成客户透支的情形,一是汇率损益,二是信息系统使用费,三是证券组合费,四是遭遇台风黑雨香港市场延迟交收。”
据悉,这些“出血点”如何查缺补漏仍有待监管层面予以明确。
“现在汇率问题是最好解决的,换汇银行承诺,除非特殊情况,每日最终换汇效率不会超过早晨公布的汇率期间。换汇成本均摊至当日所有买卖交易,实际结算汇兑比例突破参考汇率区间的概率很低。”前述人士表示。
而对于信息系统使用费来讲,则可能造成客户账户透支或者冻结客户资金太多的问题,这一问题尚没有合适解决方案,多家券商表示将不得不采用垫资方式解决。
另据了解,证券组合费的问题已提交港交所,此项费用极有可能撤销,并通过提高其他收费予以弥补;而延迟交收问题尚没确定最终解决方法。
港交所的市场导向
“沪港交易所互联互通,是港交所多年游说的结果,与人民币国际化的大战略不谋而合,现在港交所的一系列动作可谓顺风顺水。”接近港交所人士向记者表示。
从港交所迅速公布三次市场演习时间来看,可谓胸有成竹。
早在7月初,港交所便在针对市场参与者发布的《Business Model Updates》中,披露了《暂定测试时间表》。8月30日、31日将进行第一次市场演习;9月13日、14日将进行第二次市场演习,最后在9月20日、21日,进行第三次市场演习。
此外,港交所亦早早为人民币出海准备好了风险管理工具。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港交所去年8月推出的“中华120”指数期货。该指数期货标的“中华120指数”,追踪80只在中国内地和40只在香港上市、市值及流通量最高的中资企业,可谓与沪港互联互通的蓝筹标的股相得益彰。
据港交所公告,计划于10月1日-12月15日期间就中华120期货进行联合推广计划。
“港交所作为一家香港上市公司,对沪港通的态度,更市场导向。”接近上交所人士表示。
据记者了解,港交所会依照“商业惯例”向内地投资者提供五档及十档行情。为招徕客户,这一费用将由内地券商买单。此外,港交所亦不会如内地交易所一样,提供港股通模拟系统给内地券商进行投资者教育工作,该问题需由内地券商自行解决。(.21.世.纪.经.济.报.道 .常.亮)
港交所或敲定沪港通时间表
昨天有消息称,港交所已通知所有交易所参与者预演开车时间表,不过港交所并未官方公布这一消息。
据透露,首批金融机构要在8月23日及24日确认系统准备就绪,本月30日及31日进行两地联网演习。香港金融机构将获分配10只指定A股模拟股份,用作测试香港股民买内地A股的流程。9月13日为危机应变演习,系统遇有事故,须紧急退回后备系统。
今年4月10日,两地监管机构联合公告,宣布展开沪港两地股票市场互联互通试点机制,允许两地投资者买卖规定范围内的对方交易所上市的股票。公告中当时提到,沪港通正式启动,需要6个月准备时间。
按此时间计算,10月中旬左右有可能正式推出沪港通业务。内地投资者可投资的港股包括恒生综合大型股指数、恒生综合中型股指数成分股以及同时在上交所和联交所上市的合共266只港股。沪股通标的范围则包括上证180指数及上证380指数成分股以及同时在两地上市的合共568只沪股。(.北.京.青.年.报 .吴.琳.琳)
五方面解析沪港通带来的投资机会
7月18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表示,证监会近期将陆续发布沪港通配套文件与规则。笔者认为,沪港通业务的开展将为A股市场带来重大的变化,投资者可以借机充分挖掘相关股票的投资机会。笔者主要从五个方面来分析。
一、A+H股折价率有望减小。沪港通的推行,对于A+H股上市公司而言,那些股价大幅低于港股的A股公司有望最先得到资金关注。按7月31日的收盘价统计,目前A+H股有86只,由于沪港通将深市A+H股和ST股排除在外,剩下的沪市A+H股为67只,其中折价最大的为海螺水泥,目前折价幅度为25.63%。而中国太保、中国人寿、宁沪高速、农业银行、中国神华、中国平安、中国交建、工商银行、中信证券、青岛啤酒、中国铁建、中国石化、华能国际、建设银行、中国中铁、招商银行16只个股的折价幅度也都超过10%。以上17只股占沪市A股总流通市值的比重约为25.64%,其中有8只个股为金融股,占比近半。香港资本市场的国际化程度很高,股价较为合理地体现了公司价值,而A股的大幅折价,则从侧面说明了我们对A股太悲观,港股通的推出,有望使这类股票的估值回归到合理区间。
二、A股独有品种将受热捧。相比港股,A股在医药、资本品、原材料等行业拥有数量更多、细分种类更丰富的个股,有一定折价且又兼具稀缺性的板块和标的值得重点关注,这些标的多集中在白酒、医药等行业中。因此,剔除云南白药等深市品种,沪市部分所谓的价值股有望获得相对溢价。A股市场上的贵州茅台、中国国旅、长江电力、新华医疗、恒瑞医药等有望成为境外投资者眼中的稀缺品种。
三、股息回报率高的品种将是价值投资者的首选。由于境外市场和A股的投资者操作理念有明显的差异,境外市场不仅机构占比较大,而且多为中长期价值投资者。这意味着,部分股息回报率较高的标的股有望进入境外投资者的视野。根据上市公司2013年年报,568只沪港通概念股中,最新股息率超过一年期定存款的个股有76只,其中安源煤业和内蒙华电两家公司股息率超过10%,分别达到13.70%和11.95%。这类股将会是境外价值投资者的首选标的。
四、券商将是沪港通业务最受益板块。不论是沪股通还是港股通,投资者都需要通过内地证券公司来实现委托和交收,沪股通总额度为3000亿元,每日额度为130亿元;港股通总额度为2500亿元,每日额度为105亿元,这将为券商惨淡的经纪业务开辟新的利润来源。其次,受益的还有相关软、硬件服务提供商。
五、沪港通标的之外的个股也将获益。因A、H股价差缩小所带来的相关A股估值的回归,将会影响这些板块中的其他个股也出现估值回归;另外,A股独有的品种及高股息回报率标的股价的上涨也将会带动市场中其他同类型个股股价出现上涨,从而使整体A股,尤其是那些低估值大盘蓝筹股的价值加快回归脚步。
目前,沪股通股票标的约有568只,市盈率约为9倍,标的市值约为13.1万亿元,占沪市A股市值比重约90%,而沪市流通市值占沪深A股总市值的比重约66.62%。可以看出,沪市A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A股市场,而沪港通中的A股标的又可以充分代表沪市A股,因此,市场的二八风格转换很可能因沪港通业务的推出而出现。(.生.活.报)
食品饮料行业8月月报:沪港通推动行业下半年扬帆再起航
本报告导读:
上半年行业机构持仓、估值均回落至低位,沪港通、年末可预期的估值切换有望推动下半年股价回升,建议从低估值、稀缺性、基本面预期存积极变化三维度把握机遇。
摘要:
投资建议:维持食品饮料行业增持评级。上半年食品饮料机构持仓、估值均回落至底部区域,在沪港通、年末估值切换的推动下,下半年行业整体有望获得超额收益,建议从低估值、稀缺性、基本面预期存在积极变化三个维度把握投资机遇,重点推荐乳制品、白酒行业,重点推荐标的为伊利股份、中炬高新、贵州茅台、泸州老窖、洋河股份、青岛啤酒。
上半年食品饮料板块机构持仓比及估值水平均已回落至历史较低区间,较为充分地反映了市场的悲观预期:大众消费品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区域,在市场对消费品受后经济周期影响担忧及消化高估值的压力下,机构对大众品明显减仓。上半年随着机构减仓,食品饮料股整体估值明显回落,即使考虑到7月份的反弹,目前估值仍处于历史低位,已较为充分地反映市场的悲观预期。
沪港通及年末估值切换有望推动下半年行业股价回升:1)港股投资者较青睐稳健增长的品牌消费品龙头,目前港股食品饮料龙头2014年的PE普遍在25-35倍,国内食品饮料股目前处于历史估值低位,龙头公司PE在25倍以内,具有明显的吸引力;2)考虑到食品饮料整体的稳健增长,在当前低估值水平上,年末可预期的估值切换亦有望提供股价空间。
建议从低估值、稀缺性、基本面预期存在积极变化三个维度把握投资机遇:1)低估值:伊利股份估值比蒙牛乳业低,近期管理层大手笔增持,基本面稳健成长,且后续存并购可能性,值得继续重点推荐,此外,低估值的大众品龙头双汇发展亦将受益;2)稀缺性:白酒股为A股独有,估值亦较低;3)基本面预期存在积极变化:我们维持高端白酒底部渐已明朗的观点,预期8月份开始高端白酒将迎来终端量价改善,维持贵州茅台、泸州老窖、洋河股份增持评级。我们认为在国窖1573调整价格体系后,泸州老窖有望加速走出低谷,目前股价对此反映不充分,继续作重点推荐;近期北京国企改革方案细则有望落地,利好啤酒行业,维持青岛啤酒增持评级,燕京啤酒亦为受益标的;我们亦预期调味品行业收入增速下半年能企稳回升,继续重点推荐中炬高新。
风险分析:1)乳制品:进口奶冲击2)白酒:宏观经济下行、消费税政策变化、行业竞争加剧。(.国.泰.君.安.证.券)
复制外资沪港通布局 机构紧急调研QFII选股路径
外资单周流入A股和中概股的资金量,创了6年以来的新高。
7月24日至30日,外资加速涌入A股和中概股,流入资金量达到21.4亿美元。申银万国研究所高级策略分析师谢伟玉指出,7月末这一周,外资流入量已超过2012年12月那波外资流入的峰值,创下2008年4月以来的新高。
EPFR监测数据显示,这一波外资流入始于6月5日,持续流入已有两个月,总流入资金量达54.3亿美元。
记者了解到,基于外资持续涌入A股,国内机构纷纷紧急调研QFII机构的投资逻辑和投资方式,以更好地布局沪港通行情。
外资流入放巨量
7月最后一周流入中国的外资放巨量,达到2008年以来的峰值。谢伟玉指出,7月24日至30日,外资加速涌入A股和中概股,流入资金量达到21.4亿美元。
EPFR监测数据显示,这一波外资流入始于6月5日,至今持续流入已有两个月,总流入资金量达到54.3亿美元。
资金流入放量出现在7月23日,单日流入达到7200万美元。随后加速流入,在7月30日达到峰值,流入量达到7.6亿美元。谢伟玉说。
谢伟玉根据EPFR数据统计发现,自2008年至今,外资单周流入中国股票超过10亿美元发生过9次,而单周流入中国股票超过20亿美元仅有两次。一次是在2008年4月3-9日流入21.7亿美元;还有一次是在2012年12月6-12日流入20.7亿美元。
以此来看,7月24日至30日这一周,外资流入量已超过2012年12月那波外资流入的峰值,创下2008年4月以来的新高。
而谢伟玉根据历史经验判断,此次资金净流入的趋势仍将延续一段时间。
2008年流入量出现峰值后,此后延续4周净流入。2012年12月流入放巨量后,后续持续流入10周。谢伟玉指出,2012年9月6日,美国实行QE3政策,随后资金流入A股和中概股长达24周,合计流入205亿美元。其中,2012年12月出现峰值后的10周流入量达到107.8亿美元。
在业内看来,外资加速涌入A股和中概股,10月沪港通预期升温带来的套利机会是重要驱动因素。
恒生国企指数自3月20日至今已上涨超过21%,而上证指数几乎平盘,7月23日A-H股价差扩大至11%这一八年新高。谢伟玉说,7月以来,申万策略团队到香港的QFII机构路演了一圈,发现外资对沪港通的关注程度明显升温。
值得注意的是,7月末,在香港和海外发行的跟踪A股的ETF亦受到海外资金的追捧,集体出现巨量申购,场内成交量也迅速放量。
港交所公布的每日规模信息显示,7月最后一周,三大主要RQFII-ETF产品南方东英A50ETF、博时A50ETF和华夏沪深300ETF获得资金流入规模高达35.5亿元。其中,博时A50ETF流入资金量最大,一周流入资金达到24.5亿元。
紧急调研QFII选股偏好
基于海外资金持续涌入A股,国内机构纷纷调研QFII等海外机构的持股偏好,以布局沪港通行情。
7月30日,我们请了中银国际负责香港业务的老总过来路演,了解QFII和香港的投资机构对A股的看法和选股偏好。一位大型保险公司投资经理透露,这是他们第一次找研究海外市场的卖方机构过来路演。
借助香港研究机构的渠道,这家保险公司了解到,有很多海外机构看好沪港通开闸后沪市大盘股的投资机会。其中,QFII尤为偏爱三类股票,分别是AH折价高、分红率高和港股中的稀缺品种。
经过调研后,前述保险公司将投资路线确定为两条:一是港股市场的稀缺品种,如白酒和医药。二是AH折价率高、有国企改革主题的蓝筹股。
据记者了解,国内机构摸底调研QFII投资偏好,目的是循着外资的选股思路来布局沪港通行情。
我们通过外方股东去了解QFII机构流入A股的资金量和流入原因,研究他们的投资逻辑和投资方式,并结合国内市场特点来选择受益沪港通的个股。上海一位合资基金公司投研人士透露。
这种情况同样出现在深圳一家合资基金公司。
我们向外方股东、香港研究机构和对冲基金等多渠道去了解海外资金流入的情况,资金的投资偏好。深圳一位合资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介绍。
记者从业内了解到,由于国内保险、公募等买方机构均非常关注海外机构的选股思路。这促使卖方研究机构到香港调研外资基金的想法,以循着外资偏好来推荐股票。
本周在香港路演,和在香港的不少外资基金管理人交流,发现外资基金管理者对沪港通热情很高。7月末,申万医药研究团队发给买方机构的微信中指出,有三组标的最可能成为外资通过沪港通投资A股的首选配置。
外资基金管理人对A股本身不熟,初期会优选指数成份股,尤其是上证50成份股。如复兴医药和康美药业。其次是各领域的龙头公司,外资基金对恒瑞医药和天士力认可度最高。申万医药研究员罗佳荣称。
此外,外资还偏好稀缺的、资源型的中药股,如同仁堂、云南白药、片仔癀和东阿阿胶。(.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