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MarketWatch首席经济学家凯尔纳(IRWIN KELLNER)撰文指出,由于生产者和消费者价格指数统计天生的缺陷,这些官方指数其实是无法反映全部通胀现实的,而这就导致了联储无法充分认识通货膨胀已经不再温和的现状,进而可能使得他们的政策产生失误。
以下即凯尔纳的评论文章全文:
在本周的会议上,联储的官员们将着力研究劳动力市场的情况,以确定他们到底该如何逐步收回自己史无前例的刺激计划。从他们近期的公开表态看来,我估计他们将不会多在乎通货膨胀。
当然,这不是说他们彻底无视通货膨胀。正如本周的数字将显示的,以政府的生产者价格指数和消费者价格指数为参照,通货膨胀的威胁几乎是不存在的,而这便会让货币政策制定者们感到烦恼了,甚至可能会让他们因此而暂停缩减。
其实,这也就是说,他们真正担心的,反而可能是通货膨胀的不充分。很多时候,通货膨胀都是联储必须应付的最大威胁,因此这样的说法颇有点异端的味道。比如美国的1970年代和1980年代,通货膨胀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大家都不陌生,更不必说德国的1920年代。
或许,生产者和消费者价格指数都在显示通货膨胀极端温和,可是,在现实世界当中,生活成本正在不断快速增长,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如果你不相信,不妨去询问一下那些依靠固定收益为生的人。他们会告诉你,想要支付全部账单正变得愈来愈困难。他们有充足的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说法。
食品价格大幅度上涨,尤其是牛奶和许多其他每天都要下肚的东西。医疗健康开支大幅度上涨;保费和匹配供款在大幅度上涨……公用事业账单也在涨价,还有销售税和房产税。你还可以继续加入大学教育、公共交通,以及其他所有普通家庭必须面对的开销。
新车价格也在上涨,尽管这一点从价格指数当中是看不出来的。这是因为,涨价是以和品质提升相匹配的形式出现的,比如有了倒车摄像头、车灯自动调光器,以及各种功能的报警器等等。
换言之,你花的钱是多了,但你得到的也多了,指数就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了。
在其他若干地方,都可以找到政府的统计人员没有捕捉到现实趋势的例子。比如,商品包装量缩水就是很常见的。你花了和以前一样的钱,但买到的东西却没有以前多了。这是企业常用的方法,他们不愿意明着涨价来刺激消费者。
再有,产品稀释则有点诡计的意味了。比如沐浴液和洗涤剂等,企业会加入更多的水,其实是降低了产品的效力。既然鸡都可以注水来增加重量,冰淇淋加水自然是多多益善。
最后,调查人员往往无法捕捉到购买行为模式的变化,更无法判定这种变化是一种长期趋势使然,还是眼下的价格上涨造成的。这方面的典型例子就是,当牛肉变得昂贵了,人们就会多吃鸡肉,少吃牛肉。
考虑到劳动力市场的疲软,以及联储心中通货膨胀过低的印象,如果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投票决定保持稳健不变的政策,你千万不要感到吃惊。
毕竟,如果联储的言论真是他们思想的体现,这就是他们唯一合乎逻辑的政策选择。(子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