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亚洲公共轨道交通或可带来丰厚回报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投资亚洲公共轨道交通或可带来丰厚回报

加入日期:2015-1-17 7:29:03

  ⊙陈敏兰

  在路上遭遇大堵车总是令人不快。不过,马来西亚吉隆坡或泰国曼谷严重堵塞的街道或许带来有利的主题投资机会。

  无处不在的拥堵以及空气污染,促使亚洲各国纷纷投资建设大众轨道交通系统。仅印度、印尼、泰国和马来西亚四国政府即准备在未来10年投入高达2000亿美元,用以修建轻轨及地铁系统。再过一个10年,这方面的投资还会再次加倍。耐心的选股者或可以从上述趋势中获利。

  强大的人口因素是各国纷纷上马轨道交通项目背后的推动力。亚洲超大型城市的人口超过1000万,而且根据联合国的预测,到2025年这个数字还将翻倍。市中心的汽车拥有量每五年就翻一番。仅在2014年,亚洲的小汽车销售量就达到约4300万辆,相当于德国乘用车数量总和。这导致了交通的严重拥堵、通勤时间加长、空气质量恶化。

  各国就此问题纷纷采取应对行动。中国已表示,将建设87条轨道交通线路,总里程将达2495公里。马来西亚目前的汽车拥有量在亚洲最高,每1000公民即拥有395辆汽车。而现在,首条横跨首都吉隆坡的捷运系统已经开工,预计将在2017年开通。估计不久之后槟城类似项目也会提上日程。泰国也已经批准了曼谷轨道交通项目,投资额达166亿美元,线路总长364公里。

  此外,亚洲各国政府削减了对汽油和柴油的不菲补贴,从而腾出更多资源用以投资效率更高的运输系统。以印尼为例,该国最近大刀阔斧削减燃油补贴,这项补贴达到230亿美元,约占2015年政府支出总额的13.5%。

  有几类公司必将受益于这一趋势。首当其冲的受益者是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商。亚洲城市人口密度越大,这些运营商相比欧美同行就越赚钱,后者通常都需要政府进行补贴。

  伦敦地铁票价只能覆盖90%的运营成本,而香港地铁的这一比重高达186%。新加坡和中国台湾的捷运系统也是盈利的,不需要政府补贴。土地增值、在地铁站及轨道沿线向零售业者出租空间,也可以使运营商获利。

  大众运输系统的繁荣,对于设备提供商同样是利好,比如隧道挖掘机械以及其他建筑工具等。投资者最熟悉的欧洲公司在亚洲此类市场的敞口很小,而这一领域中的许多中国大型上市公司势必将受益更多。

  此外,本地承包商无疑将收获“大礼包”——数十亿美元的大项目。这些区域性公司将获益于严苛的进入门槛,毕竟各国政府都不放心把具有相当政治敏感性的基建项目交给新成立的公司。公众需求旺盛,许多公司将从中获益——公共轨道交通或可成为持续数十年的一个具吸引力的投资主题。 (作者系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亚太区投资主管)来源上海证券报)

编辑: 来源: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