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基因革新:沪港互联互通未来活水可期_主力研究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主力研究 >> 文章正文

市场基因革新:沪港互联互通未来活水可期

加入日期:2015-1-4 8:04:27

此刻不过涓涓细流,他日便成滔滔江河。

根据世界交易所联合会数据,假如上海、深圳和香港三大交易所连为一体,中国股票市场将一举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上市公司数量及交易活跃程度都将跻身世界前三。

而2015年最令人期待的,将是MSCI新兴市场指数纳入中国A股。根据MSCI测算,如果A股纳入MSCI指数,中国A股将占新兴市场指数的权重为13.6%,占全球市场指数的权重为1.9%。兴业证券(15.12, 0.17, 1.14%)测算,由此可能引入的海外资金将达到7624.6亿人民币。

这一切的原点都将从2014年的沪港通开始,并引发市场对2015年深港通、沪新通、沪台通的期盼,条条活水正向A股市场奔涌而来。

活水促变革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根据香港交易所数据,沪股通开通第一个月成交额达1313.59亿人民币,港股通首月成交额则为213.45亿元港币。

虽然沪股通的首月成交额仅仅是A股前11个月日均成交额2511.34亿元的52%,但这股“涓涓细流”所带来的意义却与此前进入A股的QFII方式大不相同。

首先沪港通以两地交易所为载体,QFII则是以资产管理公司为载体;其次沪港通是双向投资,QFII是单向的;第三,沪港通以人民币作为交易货币,QFII以美元等外币进行投资;第四,沪港通为闭合管理,QFII可以留存在当地市场;第五,沪港通开辟了投资者直接投资渠道,可自由选择标的股票,QFII是间接投资。

这意味着更高组织层次、更多交易自由、更广市场开放,同时伴随严格的监管和额度控制,指明了A股国际化改革的方向。

香港交易所行政总裁李小加的说法令许多人记忆犹新:“沪港通将带来‘世界最大规模资产的一次重新平衡’,同时,将‘有可能缩短10年金融发展时间’。”

引活水促改革,缩短金融发展时间,这一目的在沪港通上线之初便初现端倪。

沪港通开通后一周,上交所便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筹划非公开发行股份停复牌及相关事项的通知》,针对上市公司停牌多、停牌时间长的问题主动与国际先进市场接轨。

而在港股市场方面,沪港通开通当天香港居民每天两万元的人民币兑换上限被取消,可无限量兑换人民币。这是人民币跨境流通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相当于通过沪港通,内地与香港之间可以实现人民币自由跨境流动。

一生二,二生三,沪港通及两地市场仍需进化。

2015年A股市场最为令人期待的是T+0的回归。

上交所在沪港通新闻发布会上曾表示T+0机制一直是该所重点研究推进的创新,沪港通的推出无疑将加快内地市场在这一领域的探索。考虑到我国股票市场已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现在已经具备了恢复“T+0”的条件。

而港交所则更显积极,李小加则预期“相信明年中将可于本港实施即日买卖A股细则。”

另外一方面,国内市场缺乏风险对冲工具的问题也是由来已久。

这一问题在2015年也将面临破局。

上交所上证50ETF期权、上证180ETF期权,以及深交所深证100ETF期权都在紧锣密鼓的筹备当中,股票期权意见稿已经下发,业内预计上交所的两只ETF期权有望在2015年二季度前上市。此外,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的沪深300(3533.705, 76.15, 2.20%)股指期权、上证50股指期货、中证500股指期货也已经准备成熟,只待监管层放行。

另外一方面,沪港通为A股进入国际指数埋下了伏笔,但MSCI并没有在2014年将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其最新表态是将在2015年年中再次考虑。这其中包含诸多障碍:

深交所尚未对外开放,意味着大约三分之一的A股股票无法进入MSCI指数,另外沪股通每日限额为130亿人民币,可能给指数基金经理在追踪指数表现方面带来麻烦。

瑞银证券预计,如果未来中国货币政策放松,或国企改革真正启动,北向资金都有望明显扩大;若香港市场股票池扩容,进入门槛最低限制放开(50万元)等,有望使南向资金扩大。

李小加则表示在沪港通运行顺利后,相信两地监管机构将在综合考虑额度使用程度、运行情况,以及市场需求等因素后适当调整额度管理机制,甚至可能逐步取消额度管理。

可以期待,2015年沪港通将带动内地市场更多改革,向世界水平看齐。

开放加速度

如果观察者单单从证券市场的高度理解沪港通,那么可能会忽略更为广阔的前景。

中国证监会主席肖钢在沪港通开通仪式上总结,“沪港通有利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提高跨境资本和金融交易可兑换程度。”

早在2010年,李小加便曾表示,“人民币国际化有三小步及两大步,三小步即人民币出境、离岸人民币流通及人民币回流内地,两大步即人民币在境外增量(增加人民币总量)和扩容(增加市场基建)这两大步的发展。”

随着沪港通正式上线,三小步和两大步都已实现,接下来将是市场基建的进一步完善。考虑到内地市场“先行先试,渐进改革”的思路,沪港通模式的复制将是2015年值得期待的亮点。

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长陈家强在沪港通正式上线前夕表示,“深港通”将是下一步的研究方案。而根据深圳市在本月月初发布的《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促进深港合作工作方案》,这一计划正在加速之中。

该文件提及“加强深港两地资本市场交流合作,在沪港通积累一定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支持深圳证券交易所和香港交易所本着互利共赢原则,在前海探索新的合作方式”,并提出“推进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协调合作,研究论证为中港基金互认提供相关服务的方案”。

而除了“深港通”以外,“沪新通”、“沪台通”亦频频有消息传出,沟通海外资本市场的一条条水道正在形成。

A股市场开放已经从想象变成可操作的现实,可以预见,沪港通引来的涓涓细流将在2015年带给A股市场更多改变。

爱投顾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