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能困局加剧:河源基地生产设备被抵押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汉能困局加剧:河源基地生产设备被抵押

加入日期:2015-11-22 0:01:16

  作为千亿薄膜太阳能版图的开局之篇,广东河源基地长期以来被视为汉能兴衰的主要风向标。

  从2009年开始,汉能先后在河源、双流、禹城、海口、南京、海东等地布局九大光伏基地,计划投资近2000亿元。但现实中,上述各大项目却建设进展迟缓,甚至出现了严重停滞。

  11月中旬,《中国经营报》记者前往河源实地走访。记者注意到,尽管是工作时间,汉能河源基地却显得异常冷清,鲜有员工和车辆出入。其位于生产区的一个小型太阳能薄膜光伏项目废置迹象明显,里面杂草丛生,部分薄膜太阳能电池板甚至已被杂草覆盖。

  更多信息显示,因股票停盘和香港证监会调查事件波及,汉能在资本市场频频受挫,资金链紧绷。受此影响,汉能河源基地的4700台机器设备已经于今年9月被国家开发银行做担保抵押,涉及债权金额39.5亿元。不仅如此,原本与河源基地相配套的投资近17亿元的汉能光伏玻璃生产线项目也因此搁浅。

  河源棋局始末

  河源是汉能九大光伏基地率先“落子”之处,这里也是汉能掌舵者李河君的籍贯所在地,其意义不言自明。

  汉能发迹于水电,闻达于光伏。鲜为人知的是,靠金安桥水电站发家的汉能还曾在内蒙古、云南等地大举进军煤化工项目,但很快就因环境影响不佳陷入困境。此后,李河君力排众议,于2009年带领汉能进入薄膜太阳能领域。

  据网易财经报道,在选定河源之前,汉能曾意欲将其薄膜生产基地落户北京亦庄。当时,汉能方面计划在亦庄投资260亿元,建成14条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线,总计产能1.05GW。但条件苛刻,要求从其他企业的生产线中匀出1000亩土地交由汉能使用,最后谈判无疾而终。

  紧接着,汉能在其千亿光伏版图中,又将目光对准了河源。

  记者从河源高新区了解到,当初项目动工建设的时候对外宣称是投资280亿元,是当时河源总投资规模最大的项目,并计划到2011年底前实现600MW全部投产,到2012年、2015年分别实现1000MW和3000MW全部投产。但后来项目投资规模缩减为210亿元,产能也减至1GW。

  “当时听说要投资300多亿元,也有说是400亿元”,在汉能河源基地附近的大塘村安置点,一位村民向记者表示,项目当时非常受重视,经常有不同的领导带队过来视察。

  记者获取的一份《河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培育大型骨干企业的实施意见》文件显示,内容要求广泛宣传推介汉能光伏产品,提高光伏产品抗击国际市场风险能力和内销市场占有率,力争汉能光伏于2015年将1GW产能扩大到3GW,2017年主营收入达到100亿元以上。

  起初,在河源政府支持下,汉能的项目从签约到进场开工,前后仅用了4个月时间,这一度被标榜为“汉能速度”。

  但随后,“汉能速度”悄然放慢。公开信息资料显示,河源项目第一期250MW产能于2011年11月19日正式投产,经历了近两年时间的建设。二期300MW据称已经于2012年底建成投产,但未见明确的时间点。按照当初的建设规划,整个项目的设计产能为1GW,这意味着6年过去了,项目余下还有近一半的产能未能释放。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在河源项目成功落地之后,汉能就马不停蹄的相继在海口、双流、禹城、双鸭山、禹城、南京、武进、青海等地接连布局九大光伏基地,宣称投资近2000亿元,规划产能更是高达6.35GW。

  以千亿光伏版图为依托,汉能又顺势抛出其更为宏大的“121计划”:即到2020年实现销售收入1万亿元,市值2万亿元,盈利1000亿元。

  如今,汉能只给上述区域留下了一地鸡毛。

  生产设备遭抵押

  “这些都是吹牛皮,以汉能现在的情况,根本不可能实现”,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汉能遭遇停盘后,形象受损,融资高度困难。

  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萧函亦表示,上述项目产能释放方面进展缓慢,主要是面临资金缺口,为了支撑其庞大的光伏帝国,汉能不得不大规模举债,频繁采取高息短期融资,这亦导致其资金链比以前更加高度紧绷。

  据上述业内人士透露,在汉能布局的九大光伏基地中,河源的情况是最好的。不过,如今汉能深陷困境,河源基地亦未能幸免。

  记者了解到,今年9月6日,河源基地所在的广东汉能薄膜太阳能有限公司共计4708 台机器设备被做担保抵押,抵押权人为国家开发银行,担保范围为“主债权及其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保管担保财产和实现担保物权的费用”,涉及金额395299万元。

  为了详细了解河源基地的真实情况,记者向汉能方面提出了采访意向,随后保安向一名袁(音)姓高管请示,但该名高管以没有预约为由,拒绝了记者的采访请求。

  记者调查期间正值正常的上班时间,但记者在现场看到,汉能的几栋厂房一直大门紧闭,连续两日都未见大型货物车辆进出,偌大的厂区鲜有员工出入。一位向汉能厂区配送包装盒的师傅对记者称,汉能车间是全封闭生产,员工都呆在厂房内,偶尔才会出来走动。

  记者就此向厂区内的一名汉能员工求证,该名员工称,厂房确实没有停产,不过没有以前那么多人,“五六月份走了一大批人,现在不到一千人了。”该员工指向厂区内的一个小型太阳能薄膜发电项目告诉记者,“那就是我们生产的产品,在太阳下可以发电。”不过,记者走近才发现,这片太阳能薄膜发电项目似乎早已经废置,由于年久失修,很多太阳能面板上都窜出了一米多高的杂草。

  荣辱兴衰背后

  如今汉能境遇每况愈下,此前勾画的千亿光伏版图已是镜花水月。

  为了帮助汉能落户,起初河源在政策上给予了极大支持。据财新网报道,汉能在河源的项目占地共990亩,由于政府没钱出资,所以土地是免费供汉能使用。记者就此向河源高新区致电求证,并未得到回应。

  但上述大塘村村民介绍称,刚开始项目征地的时候遇到不少阻力,后来都是政府出面帮助做工作。

  如今,汉能陷入颓势,这些项目究竟该如何取舍?当初憧憬借助汉能项目拉动经济的地方政府开始陷入了两难境地。

  据了解,汉能当初落户河源时,曾觊觎当地丰富的石英砂资源。当时项目落地后,汉能提出,作为配套项目,希望借助当地的石英砂资源,在河源市东源县投资建设超白浮法光伏玻璃生产线。双方最后达成16.9亿元的投资意向,规划四条日熔量900吨薄膜太阳能用超白浮法玻璃生产线。

  现如今,汉能的如意算盘恐怕是要落空了。有消息称,河源当地政府部门已经收紧了石英砂采矿权和汉能项目二期工程扩用地的审批。

  记者从当地官员处了解到的信息是,目前上述投资近17亿元的超白浮法光伏玻璃生产线项目已经搁置。河源商务局的一些官员也向记者明确表示,汉能在河源的项目只有高新区一处,至于其在东源县的光伏玻璃项目“没有听说过。”

  记者从河源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获取的一份文件资料显示,目前河源正在扶持引进其他新能源企业。仅今年1~9月,河源就引进了大道新能源科技、华电福新能源、连平华电清洁能源等新能源企业,投资额度均超过10亿元。


编辑: 来源:中国经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