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好各产业链环节中积极布局工业4.0 的公司。1)传感器领域重点关注:汉威电子、华工科技;2)工业以太网领域重点关注:东土科技;3)工业软件领域重点关注:海得控制、黄河旋风;4)机器人领域重点关注:机器人、新时达;5)智能工厂领域重点关注:东方精工。
智能工厂全面升级,工业4.0 下迎来世界新格局
未来工业制造市场以智能制造为核心,全面打造智能生产线,德国美国成为行业未来标杆,掌握着世界最先进技术,日本、中国后来居上,积极赶上时代步伐,完成制造向智造的转变。
产业链各要素结构齐全,奠定未来转型基石
中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形成了世界上最大最全的工业体系。产业链上游:传感器、工业以太网让智能工厂可以感知世界,传递讯息;中游:工业软件、智能机器人让智能工厂拥有一双灵巧的双手;下游:软硬件结合构筑智能工厂,让生产过程融入个性化定制元素。从实现工业4.0 转型的产业链上、中、下游来看,各领域企业众多,分类完善。各行业内定位清晰,竞争充分,可以充分满足市场高、中、低端全方面的需求。
需求端驱动工业转型
我国目前老龄化趋势严重,人口红利逐年递减,尽管十八界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全面放开二孩政策,重新找回人口红利尚需要时日。各城市相继提出“机器换人”的发展战略就是为了减缓人口红利消失给制造业带来的不利影响,也是工业4.0 发展的必经环节。工业自动化的升级需求主要体现在生产效率和质量的提升。新的工业革命下,需要更多的技术性人才,我们应该解放劳动力去创造更多有意义的价值,而并非将我们束缚在重复性高的体力劳动中。全新的工业新环境正促使着这场工业4.0 的转型。
德美中工业4.0 实现路径对比
通过对比不同的发展路径,可以看到各国的核心优势,我们需要结合自身的基本国情,制定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完成工业升级的需求。美国主要思路是从软件到硬件的改革提升,属于自上而下的发展方式;德国是硬件到软件实力的全面升华,属于自下而上的实现路径;中国的基本国情不同于世界各国,提出了一条与德国和美国均不相同的发展路径。中国制造2025 的发展路径是软件和硬件共同发展,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因此中国强调的是上下齐头并进,共同开启新一轮革命的浪潮。
投资建议:
投资标的方面,我们看好各产业链环节中积极布局工业4.0 的公司。1)传感器领域重点关注:汉威电子、华工科技;2)工业以太网领域重点关注:东土科技;3)工业软件领域重点关注:海得控制、黄河旋风;4)机器人领域重点关注:机器人、新时达;5)智能工厂领域重点关注:东方精工。
风险分析:
工业4.0 持续时间较长,改革进度可能低于预期。
概念股解析>>>
汉威电子:内生外延同时发力,产业布局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
公司2015 年三季度报告
2015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12 亿元,同比增长129.7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86.59 万元,同比增长72.10%。
投资要点
内生外延同时发力,收入实现高增长;业务结构改变致使综合
毛利率有所下滑。2015 前三季度收入增长主要来自内生的仪器仪表销售出现高增长和收购的嘉园环保以及沈阳金建并表。根据公司半年报及三季报数据推算,我们保守预计全年仪器仪表销售为4.5 亿元,同比增长40%;环保业务收入可达2.5 亿元,约占全年公司收入的33%。由于环保业务毛利率低于公司原有业务毛利率,收入结构的变化导致公司综合毛利率下滑。前三季度,公司综合毛利率为41.56%,而去年同期为54.95%。
公司的产业布局围绕物联网(I.T)整体解决方案的目标展开:
智慧市政板块:结合沈阳金建GIS 系统、鞍山易兴SCADA 系统,公司具备提供先进整体决解决方案的能力,目前已经在智慧燃气、水务领域有许多成功案例。公司已经完成郑州高新供水(日供水8万吨)的全套示范工程,目前正向各大水务公司拓展物联网业务,业务内容包括“核心传感技术+监测终端+SCADA+GIS+云平台”的成套解决方案或部分产品。
工业安全生产信息化:未来1-2 年的增速维持在10%左右。国内经济不景气,下游产业运营困难,汉威通过软件和服务提升来提升价值。国内近期生产安全事件频发,国家对工业安全生产日趋重视。智慧环保方面:嘉园环保是业内领先的废气、废水治理专家,结合汉威的检测产品,已经打通从前端检测到后端治理的产业链。VOCs治理的产业机会已经到来,嘉园已经在这个领域取得比较多成果。
8 月公司公告非公开发行预案,拟11 亿元加码智慧水务、智慧热力和智慧市政综合管理系统项目。全国智慧水务项目刚刚起步,智慧水务可使漏损率由25%降低至5%、实现远程监控、保证供水安全,经济效应十分可观,理论上投资2 年便可收回;智慧热力市场国内几乎空白,随着阶梯热力收费精细化计算,智慧热力市场潜力巨大。
盈利预测与估值:根据公司继续坚定推进物联网(IOT)产业平台的构建与完善,围绕智慧市政、工业安全、环保监治、居家健康等业务板块全力开拓的发展战略,以及嘉园环保、沈阳金建业绩并表;假设非公开发行在2016 年完成,我们预计公司2015-2017年收入分别为7.6 亿元、10.27 亿元和14.08 亿元,采用增发后最新股本摊薄EPS 分别为0.31 元、0.35 元和0.49 元。对应PE 分别为88、77 和55 倍。考虑到公司智慧市政、物联网产业的广阔前景,业绩具有高弹性,我们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存在估值较高的风险(来源:东吴证券)
(责任编辑:DF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