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交通运输行业国企改革8股蓄势待发_热股推荐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热股推荐 >> 文章正文

布局交通运输行业国企改革8股蓄势待发

加入日期:2015-11-7 11:12:35

  交通运输行业:汇兑拖累板块净利 4季度布局国企改革

  交运3Q业绩受汇兑拖累:3Q交运板块业绩整体受累出现下滑,3Q交运板块收入同比增长5.95%,营业成本同比增长3.74%,毛利同比增长15.8%,而净利润同比下降了20.27%,板块净利润下降很大程度受累于汇率贬值,尤其是航空板块的财务费用大幅增长480.25%带来的压力,若剔除掉航空板块,其他板块净利润合计值同比基本持平,仅下滑1%。

  3Q机场物流板块领先,1-3Q航空贡献最大:经济持续下行的背景下,公路、航运(剔除补贴)、港口等板块程序承压,航空板块3Q因汇兑因素业绩走低,而机场和物流等子版块增速最快,前者获益于航空业的高景气度,受汇率影响较小,后者的贡献主要来自怡亚通(供应链服务商)、外运发展(跨境电商)等新经济标的的业绩改善,而从1-3季度来看,航空仍是拉动板块净利润大增26%的最大动力,若将之剔除,交运全板块利润增速仅1.45%。

  4Q坚守改革主线:4季度能掀起交运系统性机会的最大催化剂就是国企改革,分别是:航运企业的重组和转型、地方港口平台的整合、公交和高速公路板块的转型和注入、最后就是物流板块自下而上的转型升级和航空机场的迪斯尼后续催化,航运主要关注中海海盛中海集运中国远洋;地方港口则需关注北部湾、日照港大连港;公交和高速公路板块的标的包括江西长运东莞控股皖通高速;物流则需关注外运发展中储股份等国字头标的改革;航空则看好受益迪斯尼的吉祥航空以及处于业绩拐点的吉祥航空;铁路则核心观察运费改革体系,短期建议关注广深铁路.

  投资建议:首推配置低估值、低市值、新逻辑(这点比较稀缺)的改革标的,4季度组合分别为:外运发展江西长运中海海盛东莞控股、吉祥航空、中储股份;同时关注招商轮船深圳机场广深铁路北部湾港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超预期下滑;油价快速反弹;人民币大幅贬值;国企改革、自贸区、一带一路等政策推进低于预期。(安信证券)

  外运发展:DHL持续贡献利润 关注跨境电商长期发展

  研究机构:申万宏源 分析师:王俊杰 撰写日期:2015-10-30

  业绩符合预期。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31.06亿,同比增长2.65%,实现归母净利润7.05亿,同比增长78.55%,扣非净利润为6.66亿,同比增长22.41%,EPS为0.7795元。

  中外运敦豪持续发力提升公司业绩。公司传统主业为航空货代服务,收入占比达60%以上,但整体毛利率不足2%,盈利能力较差。公司利润几乎全部来自中外运敦豪,受国际快递业务增长,及上半年欧元贬值影响(成本欧元计算),中外运敦豪涨势客观,我们测算中外运敦豪利润在6亿以上,同比增速在25%-30%左右。

  跨境业务维持高速发展,未来打造跨境渠道企业。借助多年航空货代经营,公司实现了海关系统对接,在跨境通关的时效性上较其他竞争者有极大优势,并以此为契机大力发展跨境电商业务。公司现已与网易考拉网实现深度合作,主要负责其商品进港报关等相关业务;同时顺利牵手苏宁,为其跨境业务提供通关支持,未来业务量将实现大规模提升,预计今年跨境电商将为公司带来3000万左右收入。三季度公司香港保税仓投入运营,一方面提升了跨境电商的配送效率,另一方面也有效减少了国内对保税模式的政策风险。我们认为,倚仗现有优势,公司具有极大的潜力逐渐向上拓展业务,从清关公司转变为跨境渠道公司,进一步提升跨境业务量及盈利水平。

  关注国企改革,维持盈利预测,维持增持评级。国企改革持续升温,公司跨境业务处于高速增长切竞争极其激烈的行业中,急需市场化的激励机制实现效率,我们认为如果借助国企改革实现激励改善将极大利好公司业绩。同时,中远中海两大集团停牌后,国企整合预期再次被打满,公司作为中外运集团旗下属性相对独立的资产,实际整合对其主业影响相对较小。此外,双11邻近,相关跨境电商标的或有短期主题投资机会。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15-17年净利润分别为8.89亿、9.98亿、10.42亿,对应EPS分别为0.98元、1.10元、1.22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9倍、26倍、23倍,维持增持评级。

  中海海盛:一致行动人连续增持 构筑安全边际股价下跌带来买入机会

  研究机构:长江证券 分析师:韩轶超 撰写日期:2015-08-28

  事件描述。

  中海海盛连续2天发布公告,公司控股股东上海览海上寿医疗产业有限公司(下称“览海上寿”)的一致行动人上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上海人寿”)增持公司股份合计182.9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31%。增持后,览海上寿及其一致行动人上海人寿合计持有公司股份从15.6%上升至15.91%。8月27日,公司收盘价12.98元。

  事件评论.

  主营干散货运输,同业竞争困扰原股东许久。中海海盛所经营的干散货运输业务一直与原股东中海集团旗下中海发展的干散货业务有同业竞争关系,因此中海海盛的业务属性问题始终困扰着集团。

  转让股份后大股东发生变更,转让价格具有重要参考依据。1)今年6月,大股东中国海运以12.55元/股的价格协议转让公司8200万股股份至览海上寿,完成后览海上寿持有公司14.11%股份并称为第一大股东。通过这一变更,一方面中国海运集团将旗下的A股上市平台进行了及时处置(未来注册制出台意味着壳资源的贬值),另一方面实际控制人密春雷旗下的览海集团用最快的速度获得了对上市公司的相对掌控权。同时,考虑到12.55元是大股东目前股权的获得成本,我们可以将这一价格视为安全底线。2)公司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最近2天的持续增持说明其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考虑到增持的平均价格大约在12.55元附近,再次反映了这一安全底线的重要性。

  转型预期明确,保险与医疗概率偏大。我们根据公司的人事任命和实际控制人旗下览海集团的资产以及近期的对外投资情况来判断,中海海盛转型介入保险、医疗行业的可能性较大,同时从估值层面来说,也会明显超越目前航运企业的平均水平。

  给予“买入”评级。考虑到:1)通过股份转让和大股东及一致行动人的增持价格来看,12.55元是公司的安全线,目前股价仅高于安全线3%;2)根据公司的人事任命和实际控制人旗下览海集团的资产以及近期的对外投资情况来判断,中海海盛转型介入保险、医疗行业的可能性较大,同时从估值层面来说,也会明显超越目前航运企业的平均水平。我们预计公司2015年EPS为0.08元、-0.28元和-0.30元,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吉祥航空:Q3毛利率业内最高 高送转短期利好

  研究机构:长江证券 分析师:韩轶超 撰写日期:2015-11-05

  报告要点

  事件描述

  吉祥航空公布2015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2.63亿元,同比增加22.98%;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9.72亿元,同比增加122.51%。

  其中,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4.21亿元,同比增长27.32%;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4.55亿元,同比增加88.12%。同时,公司拟以资本公积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10股,同时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6元(含税).

  事件评论

  运力高速扩张期,三季度客座率下滑。公司今年高速扩张,加上子公司九元,公司总机队规模较去年增长50%。前三季度,公司可用座公里同比增长35%,客座率同比提升2.21个百分点至86.2%。三季度,国内、国际航线可用座公里均同比增长50%以上,由于运力增速较快,客座率由上半年同比提升6.95个百分点转为同比下降4.71个百分点。

  Q3毛利率为上市航空公司最高,单位收益有所下降。受益油价、旺季需求旺盛,公司三季度毛利率同比提升6.14个百分点至33.81%,高于其他上市航空公司。另一方面,三季度运输周转量单位收益同比下降11.78%,略高于上半年10.15%的降幅。整体上来看,旅客周转量快速放量所带来的正效应大过供需边际恶化的负效应,最终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88.12%。公司汇率敏感性保持在低位水平,三季度财务费用仅为1.14亿。

  上调至“买入”评级。考虑到:1)公司拟每10股送6元现金股利,2)公司处于快速扩张期,3)明年迪斯尼效应的业绩弹性最大,4)公司汇率敏感性较低。预计公司15-17年的EPS(未考虑增发和高送转)为2.07元、2.85元和3.35元,上调至“买入”评级。

  中储股份:大宗疲软拖累业绩 转型国际化进程提速

  研究机构:安信证券 分析师:姜明 撰写日期:2015-11-03

  中储股份15年三季报披露。三季度实现收入43.3亿元,同比下降6.1%,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2089万元,同比下降44.6%。前三季度共实现收入126.6亿元,同比下降22.6%,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4.1亿元,同比下降7.9%,扣非后净利润3624.0万元,同比下降75.4%。

  大宗商品市场持续下滑,主业收入继续受累。15年国内经济不振、大宗商品价格萎靡,3季度钢价指数同比下跌三成。受其冲击,公司3Q收入减少2.7个亿,同比下滑6.1%,较上半年28.9%的降幅有所收窄,毛利率骤降至3.2%,同比跌近1个百分点,环比上半年也有0.8个点的下滑,单季实现毛利额1.4亿,同比减少5198万左右,跌幅达27.7%。1-3季度,公司整体收入126.6亿元同比下降22.6%,毛利率3.8%,与去年同期持平,毛利额同比下滑21.7%至4.8亿。

  土地变现为主要利润来源。公司前三季度投资收益仅937万元,同比减少3.7亿,主要为14年出售南京中储广场获得的3.6亿投资收益。土地补偿将为本年度利润主要来源,公司上半年收到天津南仓地块拆迁补偿4.6亿元,预计四季度还有3.5亿补偿款到账。

  业务转型两步走:定增普洛斯获准,揽入海外商品交割库牌照。公司向战投普洛斯定增流程完成在即,其仓库开发能力有望升级中储仓储业务。另外公司9月收购HenryBath集团拥有伦敦金属交易所在内的多家海外交易所仓库资质,其境外仓储资源有望承担上期所可能的海外仓库重任,而倘若LME进入大陆,HB的LME交割库牌照已使中储具备内地交割库资质。

  国企改革标的,未来具备资产注入预期。公司大股东诚通集团有望进入第二批央企改革名单,其可能的资本平台预期将提升公司估值潜力,另外诚通及子公司所有的800万平方米土地资源若能注入中储,将能极大提升公司资产价值。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15年-2017年的收入增速分别为-23.3%、5.3%、11.5%,考虑到天津南仓土地赔偿的收益,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8.0%、19.6%、21.4%,给予买入-A的投资评级,6个月目标价为13.94元,相当于2015年41倍动态市盈率.

  风险提示:普洛斯合作项目落地低于预期;海外战略不达预期

  招商轮船:拆船补贴略超预期 油轮业绩大幅提升

  研究机构:广发证券 分析师:杨志清 撰写日期:2015-10-28

  核心观点:

  前三季度业绩大幅增长,归母净利同比增长超400%。

  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5.51亿元(+158.37%),归母净利16.26亿元(+419.58%),每股收益0.3354元。其中三季度单季实现营收16.69亿元(+192.8%),归母净利10.69亿元(去年同期0.595亿元)。利润大幅增长系三方面原因:1.VLCC船队规模扩大;2。油运运价景气;3。三季度收到拆船补贴7.41亿元,略超预期。

  三季度油运运价有所回落,但四季度强势反弹。

  三季度VLCC-TD3运价一度从二季度最高点WS80回落至WS30,但进入四季度传统旺季后强势反弹,现在TCE已突破9万美元/天。考虑到明年油轮运力增速将超过6%,运价长期维持高位并不实际。但从需求端来看,OPEC短期并无减产意向,美国方面还有开放原油出口的预期存在,稳定的运输需求将给予运价强有力的支持,预计16年油运运价相比15年有所回落,但依然会明显高于14年的水平。

  运力过剩限制了干散货运价的反弹力度与持续时间。

  干散货市场上半年极度惨淡,BDI指数创历年新低。三季度运价触底反弹,BDI短期冲高至1200点以上。然而行业运力过剩的现状抑制了运价反弹的力度与持续时间,运价在短期上行后继续回落。散货船队仅实现毛利2613万元,较上年同期的6655万元明显下降。

  VLOC与LNG船贡献稳定收益。

  公司现有运营中的LNG船6艘,每年贡献投资收益约9000万元。同时,公司积极推进亚马尔项目,先后参与投资建造11艘北极型LNG船。干散货方面,公司与巴西淡水河谷签订了14艘VLOC的长期运输协议,未来也将稳定贡献收益。

  预计15-17年EPS为0.40、0.33、0.36元,维持买入评级。

  考虑到拆船补贴影响消除以及16年油运运价可能有一定的回落,我们测算公司16年EPS较15年有所下滑。预计15-17年EPS分别为0.40、0.33、0.36元/股,对应PE为19、24、21倍,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运价快速下滑、OPEC减产、替代能源迅速发展。

  深圳机场:流量中长期空间已经打开

  研究机构:海通证券 分析师:虞楠 撰写日期:2015-10-29

  深圳机场公布 2015 年第三季度报告。公司 2015 年 1-9 月实现营业收入 22.18亿元,同比增长 2.55%,营业成本 16.08 亿元,同比下降 3.13%,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3.37 亿元,同比增长 76.43%,每股收益 0.18 元。三季度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7.41 亿元,同比下降 1.1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 1.20 亿元,同比增长 81.82%。公司三季度业绩增速平稳,符合预期。

  运营分析: 流量增长进入快车道,有效覆盖折旧开支影响。 前 3 季度深圳机场累计完成旅客吞吐量 2961.35 万人次,同比增长 11.42%;完成货邮吞吐量 73.95万吨,同比增长 5.31%;完成航空器起降架次 22.83 万架次,同比增长 8.77%。随着转场完成可以看到,公司流量增速逐步加快;航空消费升级动力则进一步驱动机场流量的增长;而成本端折旧对业绩的负面影响也在逐步减弱。

  全年航空供给增长仍较快,尤其国际出行,对机场淡季流量将形成补充。 今年前三季度, 航空有效需求得到实质性的释放,由上半年的淡季不淡以及旺季更旺趋势可以见得。从航空运力投放看,今年前三季度航空运力增速仍较快,对机场的航空主业收入增长的影响是积极的。从航空需求水平看,整个行业需求增速水平,尤其是国际航线的强势需求增速并未发生明显变化,深圳机场作为珠三角地区国际航线的出口之一,必将从中受益。

  非航空类业务增长值得期待。 T3 投产后,短期商业租赁等非航空类业务还无法有效反映出来,目前仍处于培育期。但长期来看,新航站楼形成集群效应会慢慢体现出来,打造未来临空服务的产业基地。 T3 建筑面积 45 万平方米,商业面积约为 2.4 万平方米,约为原 A、 B 航站楼商业面积的 2 倍。利用 A、 B 航站楼闲置期实施商业转型升级,既能够适应深圳机场主业的长远发展,又能够充分实现A、 B 航站楼的资产价值,同时也有利于带动周边城区的消费和产业升级。

  未来深港通潜在标的,市值有较大增长潜力。 深圳机场流量增长较快,同时区位优势十分明显,但目前二级市场市值仅为上海机场的 1/3。我们认为未来深港通开通后如深圳机场这样中长期业绩增长进入快车道,现金流稳定,同时区位优势明显的标的有望成为 QFII 偏好的品种。

  盈利预测。 维持 2015-16 年的 EPS 分别为 0.21 元和 0.32 元。新航站楼投产对公司业绩的打压阶段已经过去,中长期来看,随着时刻资源向上空间的打开以及非航空类业务比重的大幅增加,公司业绩在 2015 年下半年后将具备较大的弹性。维持公司“增持”的评级,目标价 11.2 元,对应 2016 年动态 PE35 倍。

  风险提示: 需求增速,尤其国际线增长不达预期。

  广深铁路:铁路运营业务增收增利,长期投资可配置

  研究机构:东北证券 分析师:王晓艳 撰写日期:2015-10-30

  公司1-9月业绩增长明显。公司发布2015年3季报,实现营业收入113.2亿元,同比增长2.5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83亿元,同比增长35.86%;实现每股收益0.125元。截至今年3季度末,证金和汇金持股比例分别为2.99%和1.21%,10个中证金融资产管理计划共持有近4%的股份;

  货运价增不抵量减。公司货运业务主要包括深圳-广州-坪石间铁路货运业务,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以及运输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通过铁路运输货物减少,尽管2015年2月1日起,全国铁路货物统一运价平均每吨公里提高1分钱,但是运价上涨不抵运量下降,公司货运收入明显下降,预计2015年将维持这一现状,后续铁路运输产品的完善和推出有望陆续改变现有局面,但是业务培育需要一定时间。公司客运业务包括广深城际列车、长途车和过港(香港)直通车运输业务,收入相对稳定,未来铁路运价改革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客运业务收入;

  铁路运营业务增收增利。公司为武广铁路、广深港铁路、广珠城际、厦深铁路、赣韶铁路、贵广铁路和南广铁路提供铁路运营服务,既有线路业务量的增长和新线路的拓展使得公司铁路运营业务收入明显增长,报告期公司利润的增长也主要来自于铁路运营、机客车租赁、乘务服务等业务以及维修成本和财务费用的下降。随着高铁线路的投入运营和班次的增加,铁路运营业务近两年有望保持30%的增速,也是公司短期的一个盈利增长点;

  长线资金可积极配置。虽然铁路是周期性行业,但短期供需关系使得周期性相对弱化,公司业绩稳定增长,客、货运多元化发展潜力巨大,后续具有铁路改革利好,派息率在60%以上,可作为长期投资配置。预计公司2015-1017年EPS分别为0.15、0.18和0.2元,PE分别为31x、26x和24x,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经济增速下滑超出预期。

  北部湾港:干散货需求低迷影响业绩 依托东盟打造集运枢纽

  研究机构:申万宏源 分析师:吴一凡 撰写日期:2015-08-20

  投资要点:

  公司公布201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实现收入15.35亿,同比减少21.90%;归属净利润2.46亿,同比减少19.00%;加权平均ROE为5.64%,较上期减少2.18个百分点;2015年上半年EPS为0.26元/股。

  干散货需求低迷,货物吞吐减少2%。受宏观经济下行影响,煤炭、矿石等干散货需求疲软,航运市场低迷,公司上半年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5790万吨,同比减少2.33%。同时在“散改集”和航线布局加密的有力推动下,公司完成集装箱吞吐量60.66万TEU,同比增加16.84%。

  收入分业务来看:1)港口装卸收入13.80亿,同比增加0.27亿,增幅2%,主要因报告期防城港兴港公司、钦州兴港公司和北海兴港公司三家公司计入合并报表,增加收入0.91亿,剔除上述因素后,港口业务收入减少0.64亿;2)贸易业务收入1.55亿,同比减少74.71%,主要是子公司北海新力贸易公司本期按计划停止了大宗商品贸易业务。

  三家公司计入并表,贸易业务缩减提升毛利率。报告期营业成本9.85亿,同比减少30.02%,整体毛利率35.83%,较上期增加7.45个百分点,主要系低毛利的贸易业务大幅减少所致。

  分业务来看:1)港口装卸业务成本同比增加0.34亿,增幅4.3%,原因是三家兴港公司计入合并报表增加营业成本0.58亿,剔除该影响后营业成本同比减少0.24亿,降幅2.95%;2)贸易业务成本同比减少4.57亿,降幅75.13%,主要也是子公司北海新力贸易公司本期停止了大宗商品贸易业务。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分别同比增加15.73%、25.94%,主要是工资以及土地使用税、房产税等费用同比增加和增加的利息支出。

  依托东盟,打造区域集箱干线港。公司处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与东盟经济圈结合部,是我国内陆腹地进入中南半岛东盟国家最便捷的出海门户。公司致力于打造区域性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和干线港:1)定增融资,扩大规模。6月30日,公司定向增发1.2亿股,募集26.65亿,收购防城港兴港、钦州兴港、收购北海兴港及后续泊位建设,进一步扩大业务规模;2)对外合作,提升港口竞争力。7月21日,公司与PSA、太平船务共同设立北部湾国际,有助于提高集装箱运营管理水平和吸引国际船公司;3)打通资源,增开新航线。通过“海陆联运”打通陆地资源,开辟辐射东南亚的外贸航线,打造集装箱海陆运输大通道。

  下调盈利预测,维持增持评级。受干散货低迷影响,我们下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15-17年净利润分别为5.00亿、4.37亿、4.07亿(下调前分别为6.50亿、7.09亿、7.56亿),在不考虑定增摊薄的条件下,对应EPS分别为0.60元、0.52元、0.49元,分别对应PE为34倍、39倍、42倍。虽然业绩短期向下压力较大,但我们认为,公司极大受益于“海上丝绸之路”带来的东盟自贸区升级,未来在估值上仍有较大的上行空间,维持增持评级。

(责任编辑:DF078)

编辑: 来源: